首页 > 古诗词

【谨和老人赋牛尾貍二首】_洪咨夔 | 宋代

【谨和老人赋牛尾貍二首】作者:洪咨夔 朝代:宋代

[谨和老人赋牛尾貍二首]谨和老人赋牛尾貍二首原文

踏白霜明夜,牵黄木叶秋。
斓斑文未豹,觳觫炙先牛。
奈玉开三面,蒸酥让一头。
酒边纤手削,醉倒老浮丘。

[谨和老人赋牛尾貍二首]诗词问答

问:谨和老人赋牛尾貍二首的作者是谁?答:洪咨夔
问:谨和老人赋牛尾貍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洪咨夔的名句有哪些?答:洪咨夔

[谨和老人赋牛尾貍二首]参考注释

[谨和老人赋牛尾貍二首]踏白

(1).见“ 踏白军 ”。

(2).谓开路,打先锋。也指打先锋的人。 元 蒋子正 《山房随笔》:“ 卢梅坡 《咏梅开一花》诗云:‘昨夜花神有底忙,先教踏白入南邦。冷将双眼窥春破,肯把孤心受雪降。’”

[谨和老人赋牛尾貍二首]明夜

(1).白天和黑夜。《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上》:“ 晋王 遣 李嗣恩 不分明夜,奔入 晋阳 城治兵备御。”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四折:“正欢娱有甚进退,且谈笑不分明夜。”

(2).夜犹未明,后半夜。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越越的哭得灯儿灭,惭愧哑、秋天甫能明夜,一枕清风半窗月。”

[谨和老人赋牛尾貍二首]牵黄

见“ 牵黄犬 ”。

[谨和老人赋牛尾貍二首]木叶

树叶。《楚辞·九歌·湘夫人》:“嫋嫋兮秋风, 洞庭 波兮木叶下。”《晋书·儒林传·董景道》:“ 永平 中,知天下将乱,隐于 商洛山 ,衣木叶,食树果。” 唐 骆宾王 《冒雨寻菊序》:“泛兰英於户牖,座接鸡谈;下木叶於中池,厨烹野雁。” 元 萨都剌 《芙蓉曲》:“鲤鱼吹浪 江 波白,霜落 洞庭 飞木叶。”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水蚕》:“吾乡山蚕食椒、椿、檞、柘诸木叶而成茧。” 徐迟 《“不过,好日子哪天有?”》一:“这自己的房子,处在一个山坡上,入夜以后,淹没在墨绿的木叶中。”

[谨和老人赋牛尾貍二首]斑文

花纹

其中多斑文小鱼。——明· 刘基《苦斋记》

[谨和老人赋牛尾貍二首]觳觫

恐惧得发抖

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孟子·梁惠王上》

申大头觳觫惶恐,只是跪在地下磕头。—— 清· 李伯元《文明小史》

[谨和老人赋牛尾貍二首]三面

(1).三个方向,三方面。《汉书·张良传》:“南有 巴 蜀 之饶,北有 胡 苑之利,阻三面而固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

(2).指传统戏剧中的丑角。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梨园以副末开场,为领班;副末以下,老生、正生、老外、大面、二面、三面七人,谓之男脚色。”

[谨和老人赋牛尾貍二首]一头

(1) 径直地;没有偏向地

(2) 头向前投入水中

一头扎进水里

(3) 一个头的高度

他比我高一头

(4) 一端

扁担的一头挑着篮子,另一头挂着水罐

(5) 突然;一下子

刚进门,一头碰见了他

(6) 一块;一伙

他们是一头来的

[谨和老人赋牛尾貍二首]纤手

指女子纤细而柔嫩的手

[谨和老人赋牛尾貍二首]浮丘

(1).即 浮丘公 。《文选·郭璞<游仙诗>之三》:“左挹 浮丘 袖,右拍 洪崖 肩。” 李善 注引《列仙传》:“ 浮丘公 接 王子乔 以上 嵩高山 。” 唐 李白 《凤笙篇》:“莫学吹笙 王子晋 ,一遇 浮丘 断不还。” 唐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见寄》诗:“何时得把 浮丘 袖?白日将昇第九天。” 宋 司马光 《游仙曲》之二:“何时得接 浮丘 袂,沧海横飞万餘里。”参见“ 浮丘公 ”。

(2).复姓。 汉 有 浮丘伯 。见《汉书·儒林传·申公》。

,

  • 【弊庐】_陆游 | 宋代
  • 【弊庐】_陆游 | 宋代 >> 【弊庐】_陆游 | 宋代...

  • 【绝句六十四首】_张伯端 | 宋代
  • 【绝句六十四首】_张伯端 | 宋代 >> 【绝句六十四首】_张伯端 | 宋代...

  • 【王修竹监簿名楼曰与造物游命予赋】_林景熙 | 宋代
  • 【王修竹监簿名楼曰与造物游命予赋】_林景熙 | 宋代 >> 【王修竹监簿名楼曰与造物游命予赋】_林景熙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