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邻人自金仙观移竹】_李远 | 唐代

【邻人自金仙观移竹】作者:李远 朝代:唐代

[邻人自金仙观移竹]邻人自金仙观移竹原文

移居新竹已堪看,劚破莓苔得几竿。
圆节不教伤粉箨,低枝犹拟拂霜坛。
墙头枝动如烟绿,枕上风来送夜寒。
第一莫教渔父见,且从萧飒满朱栏。

[邻人自金仙观移竹]诗词问答

问:邻人自金仙观移竹的作者是谁?答:李远
问:邻人自金仙观移竹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邻人自金仙观移竹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远的名句有哪些?答:李远

全唐诗:卷519-29

[邻人自金仙观移竹]参考注释

[邻人自金仙观移竹]移居

迁居

[邻人自金仙观移竹]莓苔

青苔。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践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 宋 苏舜钦 《寄守坚觉初二僧》诗:“松下莓苔石,何年重访寻。” 明 李瀚 《光孝寺访唐佛》诗:“一径莓苔寒瑟瑟,千年灯火坐萧萧。”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四)》:“正如通过密叶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见点点的碎影。”

[邻人自金仙观移竹]粉箨

竹笋的外壳。 唐 李商隐 《自喜》诗:“緑筠遗粉籜,红药绽香苞。” 宋 孙光宪 《浣溪沙》词:“粉籜半开新竹逕,红包尽落旧桃蹊,不堪终日闭深闺。”参见“ 粉节 ”。

[邻人自金仙观移竹]墙头

亦作“墻头”。1.围墙的上端。 唐 于鹄 《题美人》诗:“ 秦 女窥人不解羞,攀花趁蝶出墙头。” 宋 欧阳修 《斋宫感事寄原甫学士》诗:“曾向斋宫咏麦秋,緑阴佳树覆墙头。” 凌力 《星星草》第十一章:“二百名弟兄架着长梯,呐喊着攻上墙头。”

(2).墙上。 任光椿 《戊戌喋血记》第十三章:“他心潮未平,站起身来,取下墙头挂着的那把乌龙青霜剑,迈步向庭院中走去。”

[邻人自金仙观移竹]上风

(1) 风吹来的那一方

在上风方向喷洒农药

(2) 比喻优势或有利地位

占了上风

[邻人自金仙观移竹]第一

(1) 排在最前的

排名第一

(2) 首要的,最重要的

质量第一

[邻人自金仙观移竹]莫教

犹莫非。《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 吴教授 听得外面声音,不是别人,是我浑家和 锦儿 ,怎知道我和 王七三 官人在这里?莫教也是鬼?”

[邻人自金仙观移竹]渔父

渔翁,捕鱼的老人

渔父见而问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邻人自金仙观移竹]萧飒

(1).形容风雨吹打草木发出的声音。 唐 陈羽 《湘妃怨》诗:“商人酒滴庙前草,萧颯风生斑竹林。” 宋 王安石 《次韵酬朱昌叔》之六:“长以声音为佛事,野风萧颯水潺湲。” 清 纳兰性德 《唐多令·雨夜》词:“萧颯不堪闻,残妆拥夜分。”

(2).萧条冷落。 唐 杜甫 《相从歌赠严二别驾》:“ 成都 乱罢气萧颯, 浣花 草堂 亦何有。” 宋 王安石 《金陵怀古》诗之三:“山水寂寥埋王气,风烟萧颯满僧窗。” 清 狄亿 《菩萨蛮》词:“萧颯不胜情,孤鸿三两声。”

(3).稀疏;凄凉。 唐 李白 《飞龙引》之二:“下视 瑶池 见 王母 ,蛾眉萧颯如秋霜。” 宋 陆游 《独立》诗:“白髯萧颯一愚公,独立濛濛细雨中。” 元 郝经 《巴陵女子行》:“诗成泪尽赴江流,蛾眉萧颯天为愁。”

(4).萧洒自然。 唐 白居易 《画竹歌》:“嬋娟不失筠粉态,萧颯尽得风烟情。”

[邻人自金仙观移竹]朱栏

朱红色的围栏。 唐 李嘉祐 《同皇甫冉登重元阁》诗:“高阁朱栏不厌游,蒹葭白水遶长洲。” 宋 王安石 《金山寺》诗:“摄身凌苍霞,同凭朱栏语。” 清 陈梦雷 《西洋贡狮子赋》:“观其俛受金絙,俯入朱栏,既听乐而率舞,亦仰德而来观。”

,

  • 【问诸亲友】_白居易 | 唐代
  • 【问诸亲友】_白居易 | 唐代 >> 【问诸亲友】_白居易 | 唐代...

  • 【子夜四时歌:冬歌】_李白 | 唐代
  • 【子夜四时歌:冬歌】_李白 | 唐代 >> 【子夜四时歌:冬歌】_李白 | 唐代...

  • 【赠韦处士,六年夏大热旱】_白居易 | 唐代
  • 【赠韦处士,六年夏大热旱】_白居易 | 唐代 >> 【赠韦处士,六年夏大热旱】_白居易 |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