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板桥】_吴宣 | 明代

【板桥】作者:吴宣 朝代:明代

[板桥]板桥原文

一板虽然薄,犹能济远人。

如何当路客,鞭石慕亡秦。

[板桥]诗词问答

问:板桥的作者是谁?答:吴宣
问:板桥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板桥是什么体裁?答:五绝
问:吴宣的名句有哪些?答:吴宣

[板桥]注释

1. 五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八十八

[板桥]参考注释

[板桥]一板

(1).亦作“ 一版 ”。谓书之一页。《朱子语类》卷十:“读书不可贪多,且要精熟;如今日看得一板,且看半板,将那精力来更看前半板。”《朱子语类》卷一○九:“只看实録头一版便见。”

(2).音乐节奏中的一拍。《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他活了这样大年纪,从不曾照今日这等按着三眼一板的説过话。”《品花宝鉴》第四一回:“你真不会唱,何以其中的深微奥妙都知道,且人偶然唱错了一板,你总听得出来的。”

[板桥]虽然

(1) ——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前边的为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李大伯虽然年过六十,劳动劲头却比得上年轻的小伙子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鲁迅《故乡》

(2) 虽然如此,虽是这样;即使这样

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战国策·魏策》

[板桥]远人

(1) 疏远的人

(2) 远处的人

[板桥]如何

(1)

(2)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贴的问题

(3) 方式、方法怎样

接下去的问题是如何表明我们的意思

(4) 在什么情况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会

(5) 怎么,怎么样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水浒传》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样]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汤问》

[板桥]当路

(1) 路中间

他站在当路望了一会儿

(2) 掌握政权

奸臣当路

[板桥]鞭石

(1).《艺文类聚》卷七九引 晋 伏琛 《三齐略记》:“ 始皇 作石桥,欲过海观日出处。于时有神人,能驱石下海, 城阳 一山石,尽起立。嶷嶷东倾,状似相随而去。云石去不速,神人輒鞭之,尽流血,石莫不悉赤,至今犹尔。”后遂以“鞭石”为神助的典故。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东门则鞭石成桥,南极则铸铜为柱。” 宋 苏轼 《两桥诗·西新桥》:“岌岌类鞭石,山川非 会稽 。” 元 陈樵 《蔗庵赋》:“ 秦 人鞭石而望洋, 谢娥 入海而增喟。” 明 王世贞 《太和即事》诗之一:“路疑鞭石就,室似凿空悬。”

(2).相传 难留城 (今 湖北 宜昌 )山上有一石洞,洞中有两块大石,俗名阴阳石。阴石常湿,阳石常燥。每遇水旱不调,百姓便进洞祈福。天旱则鞭打阴石得雨,雨多则鞭打阳石天晴。事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夷水》。后作为乞求晴雨和洽的典故。 北周 庾信 《和乐仪同苦热》:“鞭石未成雨,鸣鳶不起风。” 唐 杜甫 《雷》诗之二:“暴尪或前闻,鞭石非稽古。”

,

  • 【寄怀梁公狄内弟流寓宝应】_王崇简 | 明代
  • 【寄怀梁公狄内弟流寓宝应】_王崇简 | 明代 >> 【寄怀梁公狄内弟流寓宝应】_王崇简 | 明代...

  • 【秋霁回文和韵】_沈大俊 | 明代
  • 【秋霁回文和韵】_沈大俊 | 明代 >> 【秋霁回文和韵】_沈大俊 | 明代...

  • 【秋夜同醒中六净两上人宿大乘庵话旧】_朱谋晋 | 明代
  • 【秋夜同醒中六净两上人宿大乘庵话旧】_朱谋晋 | 明代 >> 【秋夜同醒中六净两上人宿大乘庵话旧】_朱谋晋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