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杨使君】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赠杨使君]赠杨使君原文
曾嗟放逐同巴峡,且喜归还会洛阳。
时命到来须作用,功名未立莫思量。
银衔叱拨欺风雪,金屑琵琶费酒浆。
更待城东桃李发,共君沉醉两三场。
[赠杨使君]诗词问答
问:赠杨使君的作者是谁?答:白居易
问:赠杨使君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赠杨使君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答:白居易
[赠杨使君]白居易赠杨使君 书法图
赠杨使君书法作品
全唐诗
[赠杨使君]参考注释
[赠杨使君]放逐
古时候把被判罪的人流放到边远地方
这位大臣在被放逐之后,活得比他的大仇敌还长
[赠杨使君]巴峡
指 巴县 以东江面的 石洞峡 、 铜锣峡 、 明月峡 ,即《华阳国志·巴志》所称的 巴郡 三峡。 唐 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即从 巴峡 穿 巫峡 ,便下 襄阳 向 洛阳 。”
[赠杨使君]且喜
犹言可喜、幸喜。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一折:“员外,且喜且喜,小姐説今夜晚间约定在 玉清庵 中与你赴期,教我先将的鸳鸯被来了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且喜他不装模样,见説做醮,便肯轻身出观来到我家。”《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且喜是月半天气,还辨得出影响来。” * 《和 * 同志七绝》之四:“抗战连年秋復秋,今秋且喜稻如油。”
[赠杨使君]归还
把人或物送回原主、原地
把它归还给图书馆
[赠杨使君]洛阳
河南省地级市。位于河南西部,市区面积79平方公里,人口97万。中国著名古都,有[九朝古都]之称,中国佛教祖庭白马寺位于市东,其南龙门石窟为中国三大石窟之一。河南省第二大城市,陇海铁路、焦枝铁路交汇于此
[赠杨使君]时命
(1).不时之命。《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共其职贡,从其时命。” 杨伯峻 注:“盖谓不时之命亦从之。”
(2).朝廷的命令。《晋书·儒林传·杜夷》:“皇太子三至 夷 第,执经问义。 夷 虽逼时命,亦未尝朝謁。”
(3).犹时机。《庄子·缮性》:“当时命而大行乎天下,则反一无迹。”
(4).指命运。 汉 严忌 《哀时命》:“哀时命之不及古人兮,夫何予生之不遘时。” 唐 钱起 《送邬三落第还乡》诗:“ 郢 客文章絶世稀,常嗟时命与心违。” 郁达夫 《客感寄某》诗:“敢随 杜甫 憎时命,欲向 田横 放厥声。”
[赠杨使君]到来
(1) 按时接近或即将临近
下班时间终于到来
(2) ;来到
[赠杨使君]作用
(1) 对人或事物产生影响
(2) 对人或事物产生的影响或其功能、效果
积极作用
(3) 用意
他这话是有作用的
(4) 作为;行为
老先生英雄作用,固不可测。——《好逑传》
(5) 做;处理
看他怎生作用
[赠杨使君]功名
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
[赠杨使君]思量
(1) 思索
你思量思量这事儿该怎么办
(2) 放在心上;惦记
方才我是怕说话防头招的我们奶奶哭,所以催你出来的。别思量。——《红楼梦》
几个月不见了,思量你哩
[赠杨使君]叱拨
良马名。 唐 岑参 《玉门关盖将军歌》:“櫪上昂昂皆骏驹,桃花叱拨价最殊。”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四:“ 唐 天宝 中, 大宛 进汗血马六匹:一曰红叱拨,二曰紫叱拨,三曰青叱拨,四曰黄叱拨,五曰丁香叱拨,六曰桃花叱拨。” 宋 陆游 《闻蝉思南郑》诗:“金羈叱拨驹,玉盌蒲萄酒。”《丹铅总录·鸟兽·叱拨》引 宋 王明 《群牧故事》:“北方马以叱拨及青、白、紫纯色,緑鬃騮为上。”
[赠杨使君]金屑
(1).黄金的粉末、碎末。 宋 梅尧臣 《妾薄命》诗:“曾闻清冷混金屑,谁谓飘扬逐路人。” 清 龚自珍 《西域置行省议》:“戈壁无水草处,地方官踏着,有可簸采金屑之地。” 叶圣陶 《城中·病夫》:“有几个翻检很高的一堆书籍,眉头微蹙,目光深沉,似乎要从细碎的沙砾里拣出金屑来。”
(2).佛教谓佛经中的片言只语,佛法中的一知半解。《五灯会元·黄檗运禅师法嗣·临济义玄禅师》:“金屑虽贵,落眼成翳。”《五灯会元·东林总禅师法嗣·龙泉夔禅师》:“岂况牵枝引蔓,説妙谭玄。正是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
(3).见“ 金屑酒 ”。
(4).黄色的花粉。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朱瑾》:“其花深红色,五出,大如蜀葵,有蕊一条,长於花叶,上缀金屑,日光所烁,疑若焰生。”
[赠杨使君]琵琶
中国的一种四弦乐器,弹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诗琴,颈部有琴柱12个以上,伸入主体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汉[裁筝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从西汉试制,历东汉、魏晋、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汉末魏初始获[枇杷]名。魏晋时,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赠杨使君]桃李
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喻人的青春年少;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赠杨使君]沉醉
(1)
(2) 大醉
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儒林外史》
(3) 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宋· 李清照《如梦令》
沉醉在节日的欢乐里
[赠杨使君]三场
科举时 * 试须经三次,叫初场、二场、三场。亦总称三场。《宋史·选举志二》:“﹝ 建炎 ﹞二年,定诗赋、经义取士,第一场诗赋各一首,习经义者本经义三道,《语》、《孟》义各一道;第二场并论一道;第三场并策三道。”《明史·选举志二》:“初设科举时,初场试经义二道,四书义一道;二场论一道;三场策一道。”《西游记》第九回:“不拘军民人等,但有读书儒流,文义明畅,三场精通者,前赴 长安 应试。”
唐代,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