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概轩有会】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得概轩有会]得概轩有会原文
事弗得其概,安能定善否。
人弗得其概,安能定妍丑。
然得概亦难,忘我以为首。
设有我于中,纷投外来诱。
试观镜之空,其中物无有。
更观衡之平,量物随所受。
得概或庶几,匪曰赏林薮。
[得概轩有会]诗词问答
问:得概轩有会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得概轩有会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得概轩有会]注释
1. 押有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四十六
[得概轩有会]参考注释
[得概轩有会]善否
(1).善恶;好坏。《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 三国 魏 应璩 《与广川长岑文瑜书》:“ 周 征 殷 而年丰, 卫 伐 邢 而致雨。善否之应,甚於影响。”
(2).犹褒贬。《国语·晋语一》:“今子内固而外宠,且善否莫不信,若外殫善而内辱之,无不迁矣。” 韦昭 注:“所善恶无不见信。”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唐观察使》:“毁誉善否,随其意好。”
[得概轩有会]妍丑
美和丑。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公平》:“能以古之哲王,鉴於己之行事,则貌之妍丑宛然在目;事之善恶自得於心。” 清 惠周惕 《赠维扬顾书宣》诗:“人生眉眼不自见,愿以妍丑烦青铜。”
[得概轩有会]忘我
不考虑个人
忘我地工作
[得概轩有会]以为
认为
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以为旦噬己也。——唐· 柳宗元《三戒》
以为鄙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资治通鉴》
自以为必死。——《资治通鉴·唐纪》
以为豪。——明· 魏禧《大铁椎传》
以为妙绝。——《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得概轩有会]外来
从外边来的;非固有的
外来干涉
[得概轩有会]其中
那里面;那中间
乐在其中
[得概轩有会]无有
没有
[有在者乎?]曰:[无有。]——《战国策·赵策》
无有碍矣。——唐· 李朝威《柳毅传》
无有不过而拜。——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绝无有。——清· 方苞《狱中杂记》
果无有。
[得概轩有会]庶几
(1) 或许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测
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史记·秦始皇本纪》
(2) 差不多;近似
全我社稷口,可以庶几乎!
(3) 指贤者或可以成才的人
[得概轩有会]林薮
(1).山林与泽薮。《管子·立政》:“修火宪,敬山泽,林藪积草,天财之所出,以时禁发焉。” 晋 左思 《魏都赋》:“隰壤瀸漏而沮洳,林藪石留而芜秽。” 唐 李白 《大猎赋》:“穷遐荒,荡林藪,扼士狛,殪天狗。”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赏花》:“或密或疎的林藪,葳葳蕤蕤。” 清 方文 《送薪行·答胡公峤》:“侵晨持斧出,刈薪向林藪。”
(2).指山野隐居的地方。 汉 蔡邕 《荐皇甫规表》:“藏器林藪之中,以辞徵召之宠。”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 周党麟 跱于林藪,而无损 孝文 之刑厝也。” 唐 钱起 《送褚人落第东归》诗:“ 汉 家侧席明扬久,岂意遗贤在林藪。” 清 金农 《蒲州刘高士隐居不仕时时断炊作诗慰之》之一:“林藪惟知味道腴,长贫何用计华枯。”
(3).比喻事物聚集的处所。 汉 班固 《典引》:“是时圣上……屡访群儒,諭咨故老,与之斟酌道德之渊源,肴覈仁谊之林藪。”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裴僕射 ,时人谓为言谈之林藪。”《历代名画记·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购求至宝,归之如云,故内府图书谓之大备”注:“国初左僕射 萧瑀 及 许善心 、 杨素 、 褚安福 家并进图画,兼 隋 代所有,乃成林藪。”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