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杨待制挽词】_韩元吉 | 宋代

【杨待制挽词】作者:韩元吉 朝代:宋代

[杨待制挽词]杨待制挽词原文

妙龄著足道家山,壮岁升华玉笋班,千里麾符才假手,几年香火竟投閒。
诗书坐命名家声大,簪绂谁令寿历悭。
太傅功名有遗恨,鵷雏凋落泪频潸。

[杨待制挽词]诗词问答

问:杨待制挽词的作者是谁?答:韩元吉
问:杨待制挽词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韩元吉的名句有哪些?答:韩元吉

[杨待制挽词]参考注释

[杨待制挽词]妙龄

妙年,多指女子的青春时期

[杨待制挽词]道家

先秦时期的一种思想流派,以老子、庄子为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主张清静无为

[杨待制挽词]壮岁

壮年。 唐 白居易 《晚岁》诗:“壮岁忽已去,浮荣何足论。” 宋 陆游 《月夜泛小舟湖中三更乃归》诗:“壮岁巧名惭汗马,暮年心事许沙鸥。” 明 方孝孺 《与讷斋先生书》:“壮岁难恃,倏焉将老。” 清 顾炎武 《岁暮》诗:“壮岁尚无闻,及今益樗散。” 邓溥 《自题印雅》诗:“壮岁雕虫感,除非 扬子 知。”

[杨待制挽词]升华

(1) 固态物质不经过液态阶段直接变为气体。樟脑、碘、萘等都容易升华

(2) 比喻某些事物的精炼和提高

思想境界的升华

艺术的升华

(3) 指官吏升级

十年高卧,一旦升华

[杨待制挽词]玉笋班

亦作“ 玉笋班 ”。指英才济济的朝班。 唐 郑谷 《九日偶怀寄左省张起居》诗:“浑无酒泛金英菊,漫道官趋玉笋班。” 宋 张元干 《奉送晁伯南归金溪》诗:“文元勛业金甌字,昭德风流玉笋班。” 金 元好问 《王子端内翰山水同屏山赋》诗之二:“眼明今日题诗处,却见明昌玉笋班。” 明 刘基 《送金华何生还乡觐亲》诗:“故家文物依然在,似汝须归玉笋班。”参见“ 玉笋 ”。

见“ 玉笋班 ”。

[杨待制挽词]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杨待制挽词]假手

为了某种目的而利用别人为自己做事

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于 许君,而假拜寡人。——《左传·隐公十一年》

[杨待制挽词]香火

(1) 用于祭祀祖先神佛的香和烛火

香火甚盛

(2) 燃点的香

用香火点爆竹

[杨待制挽词]诗书

(1) 指《诗经》和《尚书》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泛指一般书籍、诗文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漫卷诗书喜欲狂。——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杨待制挽词]名家

战国时讨论“名”(概念)和“实”(事实)的关系问题的学派。主要代表为惠施和公孙龙,惠施强调事物的相同性,公孙龙强调事物的差别性。他们的讨论对古代逻辑发展有一定贡献。

[杨待制挽词]簪绂

冠簪和缨带。古代官员服饰。亦用以喻显贵,仕宦。 唐 李颀 《裴尹东溪别业》诗:“始知物外情,簪紱同芻狗。” 宋 范仲淹 《奏上时务书》:“凡居近位,岁进子孙,簪紱盈门,冠盖塞路。” 清 方文 《述哀》诗:“儿长粗能文,母日望簪紱。”

[杨待制挽词]太傅

官名。三公之一,职很高

遣太傅赍黄金。——《战国策·齐策四》

[杨待制挽词]功名

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

[杨待制挽词]遗恨

未尽的心愿,未完成的理想,遗憾

吾遗恨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杨待制挽词]落泪

(1) 掉眼泪

(2) 哭,从眼里不断流出泪水

,

  • 【洞仙歌】_佚名 | 宋代
  • 【洞仙歌】_佚名 | 宋代 >> 【洞仙歌】_佚名 | 宋代...

  • 【失调名】_花仲胤妻 | 宋代
  • 【失调名】_花仲胤妻 | 宋代 >> 【失调名】_花仲胤妻 | 宋代...

  • 【过林静学湖庄】_董嗣杲 | 宋代
  • 【过林静学湖庄】_董嗣杲 | 宋代 >> 【过林静学湖庄】_董嗣杲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