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吟十咏有序·其三·宝盖山(在泉郡)】作者:王渐逵 朝代:明代
[空山吟十咏有序·其三·宝盖山(在泉郡)]原文
宝盖参差映石台,茅斋遥傍翠微开。
谈真道士携琴去,问字门生载酒来。
[空山吟十咏有序·其三·宝盖山(在泉郡)]诗词问答
问:《空山吟十咏有序·其三·宝盖山(在泉郡)》的作者是谁?答:王渐逵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王渐逵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渐逵
[空山吟十咏有序·其三·宝盖山(在泉郡)]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灰韵
2. 在泉郡
[空山吟十咏有序·其三·宝盖山(在泉郡)]参考注释
[空山吟十咏有序·其三·宝盖山(在泉郡)]宝盖
(1).佛道或帝王仪仗等的伞盖。《观佛三昧海经·观四威仪品》:“於阶道侧竪诸宝幢,无量宝幡悬其幢头,百亿宝盖弥覆其上。” 南朝 梁简文帝 《菩提树颂》:“菩萨飞象,越香土而来仪,五百宝盖,腾光自合。” 唐 骆宾王 《帝京篇》:“小堂綺帐三千户,大道青楼十二重。宝盖雕鞍金络马,兰窗绣柱玉盘龙。”《云笈七籤》卷一一四:“左侍仙女,右侍羽童,宝盖沓映,羽旂荫庭。” 清 黄遵宪 《新嘉坡杂诗》之十二:“宝盖逢花网,金函护叶笺。”
(2).即宝盖头。详“ 宝盖头 ”。
[空山吟十咏有序·其三·宝盖山(在泉郡)]参差
(1) 不齐
参差荇菜。——《诗·周南·关睢》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早晚相差
参差了三两年
(3) 差池;失误
没半点儿参差
译意参差
(4) 马虎
不敢参差
(5) 关系不融洽
人人不睦,个个参差
[空山吟十咏有序·其三·宝盖山(在泉郡)]石台
(1).石桌。 唐 李颀 《觉公院施鸟石台》诗:“石臺置香饭,斋后施诸禽。”
(2).石砌的高台。 唐 王建 《逍遥翁溪亭》诗:“ 逍遥翁 在此裴回,帝改溪名起石臺。” 唐 郑畋 《初秋寓直》诗之二:“宿鸟翩翩落照微,石臺楼阁锁重扉。” 清 张岱 《陶庵梦忆·雷殿》:“殿前石臺高爽,乔木萧疏。”
[空山吟十咏有序·其三·宝盖山(在泉郡)]茅斋
亦作“茆斋”。茅盖的屋舍。斋,多指书房、学舍。《南齐书·刘善明传》:“﹝ 善明 ﹞质素不好声色,所居茅斋斧木而已,牀榻几案不加剗削。” 唐 孟浩然 《西山寻辛谔》诗:“竹屿见垂钓,茅斋闻读书。”《剪灯馀话·幔亭遇仙录》:“遥知置向茆斋里,夜夜虹光贯紫虚。” 清 唐孙华 《抱灌轩杂兴》诗之一:“野岸青芜合,茅斋白日长。”
[空山吟十咏有序·其三·宝盖山(在泉郡)]翠微
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毛 * 《答友人》
[空山吟十咏有序·其三·宝盖山(在泉郡)]真道
犹真理。旧时常指道教或其他宗教的教义。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所以真道不交乎世,神仙罕游人间,正为此耳。” 唐 康骈 《剧谈录·严使君遇终南山隐者》:“ 大中 末, 建州 刺史 严士则 本 穆宗 朝为尚衣奉御,颇好真道。”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叙》:“抑或有心怀疑义者欲寻其绪而识其端,不遇解释之人而疑终莫袪,无怪乎真道日在天下而真理终不明於人心也。”
[空山吟十咏有序·其三·宝盖山(在泉郡)]问字
请教学问
闻道携壺来问字。——苏轼诗
客来问字莫载酒。——黄庭坚《谢送碾壑源栋芽》
[空山吟十咏有序·其三·宝盖山(在泉郡)]门生
汉人称亲受业者为弟子,相传受业者为门生。后世门生与弟子无别,甚至依附名势者,也自称门生
明代,王渐逵,空山吟十咏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