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王孙(秋闺)】作者:仲并 朝代:宋代
[忆王孙(秋闺)]忆王孙(秋闺)原文
庭梧叶密未惊秋。
风雨潇潇特地愁。
愁绪如丝无尽头。
思悠悠。
怅望王孙空倚楼。
[忆王孙(秋闺)]诗词问答
问:忆王孙(秋闺)的作者是谁?答:仲并
问:忆王孙(秋闺)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忆王孙(秋闺)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仲并的名句有哪些?答:仲并
[忆王孙(秋闺)]仲并忆王孙(秋闺) 书法图
忆王孙(秋闺)书法作品
[忆王孙(秋闺)]参考注释
[忆王孙(秋闺)]惊秋
(1).秋令蓦地来到。 唐 韦应物 《府舍月游》诗:“横河俱半落,泛露忽惊秋。” 唐 无名氏 《落叶赋》:“见一叶之已落,感四序之惊秋。”
(2).喻迅速凋零衰败。 宋 蔡襄 《方山渡口占》:“江上行人空自愁,壮年双鬢已惊秋。” 宋 苏辙 《次韵王适送张耒赴寿安尉》:“緑鬢惊秋半欲黄,官居无处觅林塘。”
[忆王孙(秋闺)]风雨
(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
(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参见“ 风雨如晦 ”。
(4).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文汇报》1992.2.15:“ 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参见“ 满城风雨 ”。
[忆王孙(秋闺)]潇潇
(1) 形容风雨急骤
风雨潇潇
(2) 形容毛毛雨
[忆王孙(秋闺)]特地
特意;特为
他昨晚特地来看你,你不在家
[忆王孙(秋闺)]愁绪
忧愁的思绪;忧虑发愁的心情
愁绪满腹
[忆王孙(秋闺)]尽头
末尾;终点
一眼望不到尽头
[忆王孙(秋闺)]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忆王孙(秋闺)]怅望
惆怅地看望或想望。 南朝 齐 谢朓 《新亭渚别范零陵》诗:“停驂我悵望,輟棹子夷犹。”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二:“悵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元 萨都剌 《满江红·金陵怀古》词:“六代繁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悵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西游记》第五十回:“却説 唐僧 坐在圈子里,等待多时,不见 行者 回来,欠身悵望道:‘这猴子往那里化斋去了?’”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九:“在那高坡上立着怅望的时候,有一群 日本 的新闻记者也走了来,其中有几个是我在 汉口 认识的。”
[忆王孙(秋闺)]王孙
(1) 王爵的子孙
(2) 泛指贵族子孙,古时也用来尊称一般青年男子
王孙公子
[忆王孙(秋闺)]倚楼
倚靠在楼窗或楼头栏干上。 唐 杜甫 《江上》诗:“勋业频看镜,行 * 倚楼。” 宋 黄庭坚 《南乡子·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词:“诸将説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 元 黄庚 《西州即事》诗:“一雨洗空碧,江城独倚楼。”
仲并,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