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谹父答郑丈】作者:王洋 朝代:宋代
[和谹父答郑丈]和谹父答郑丈原文
郑圃潜仙客,陈留继阮生。
抡才俱道用,昌誉得诗鸣。
未解侯三接,先歌玉六成。
篇篇多瘦骼,疑似带铜声。
[和谹父答郑丈]诗词问答
问:和谹父答郑丈的作者是谁?答:王洋
问:和谹父答郑丈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洋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洋
[和谹父答郑丈]参考注释
[和谹父答郑丈]郑圃
(1).古地名, 郑 之 圃田 ,在今 河南省 中牟县 西南。相传为 列子 所居。《列子·天瑞》:“ 子列子 居 郑圃 ,四十年人无识者。国君、卿大夫眎之,犹众庶也。” 杨伯峻 集释:“ 郑 之 圃田 ……今 河南 中牟县 西南之 丈八沟 及附近诸陂湖,皆其遗蹪。” 唐 李白 《赠张公洲革处士》诗:“ 列子 居 郑圃 ,不将众庶分。” 明 沉璟 《义侠记·解梦》:“ 郑圃 残蕉, 邯郸 一枕,醒后偏縈方寸。”
(2).指 列子 的学说和文字。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 柳子厚 、 洪景卢 左袒 郑圃 者也, 高似孙 、 林希逸 左袒 漆园 者也。然率举一端,未极二家之造,大抵 列 之文法, 庄 之文奇。”
[和谹父答郑丈]仙客
(1).仙人。 汉 刘向 《列仙传·女几》:“ 女几 藴妙,仙客来臻。倾书开引,双飞絶尘。” 宋 司马光 《瘿盆》诗:“昔时仙客浮孤槎,波痕渍朽成凹洼。”
(2).借称官职清贵或风神超逸之士。 宋 无名氏 《满朝欢·寿韩尚书出守》词:“元是凤池仙客,曾曳履、持荷簪笔。” 明 屠隆 《綵毫记·乘醉骑驴》:“下界凡夫、幸遇仙客,容下官款留请教。”
(3).对隐者或道士的敬称。 唐 崔峒 《送侯山人赴会稽》诗:“仙客辞萝月,东来就一官。” 唐 李宗闵 《赠毛仙翁》诗:“不知仙客占青春,肌骨纔教称两旬。”
(4).指 王仙客 。 唐 传奇《无双传》中, 王仙客 娶外舅之女 无双 。因亦用为 王 姓女婿之典。 宋 秦观 《调笑令十首并诗·无双》:“姊家 仙客 最明俊,舅母惟止呼 王郎 。” 宋 无名氏 《鹊桥仙》词:“风流 仙客 ,文章 逸少 ,復见当年佳壻。”原注:“ 王仙客 、 王逸少 。”参阅《太平广记》卷四八六引 唐 薛调 《无双传》。
(5).古人对某些特异的动植物,如鹿、鹤、琼花、桂花等,皆有“仙客”之称。 唐 郑嵎 《津阳门诗》“长生鹿瘦铜牌垂”原注:“上常於 芙蓉园 中获白鹿,惟山人 王旻 识之,曰:‘此 汉 时鹿也’。上异之,令左右周视之,乃於角际雪毛中得铜牌子,刻之曰: 宜春苑 中白鹿。上由是愈爱之,移於北山,目之曰‘仙客’。”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昔 张敏叔 有《十客图》。忘其名。予长兄 伯声 尝得三十客:牡丹为‘贵客’,梅为‘清客’……琼花为‘仙客’。” 元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五客图》:“ 李文正 尝於私第之后园,育五禽以寓目,皆以‘客’名之。后命画人写以为图:鹤曰‘仙客’,孔雀曰‘南客’,鸚鵡曰‘陇客’……各有诗篇,题於图上。” 明 都邛 《三馀赘笔·十友十二客》:“ 张敏叔 以十二花为十二客,各诗一章。牡丹,‘赏客’;梅,‘清客’……桂,‘仙客’。”
[和谹父答郑丈]抡才
亦作“ 抡材 ”。选拔人才。 唐 刘禹锡 《史公神道碑》:“ 元和 中,太尉 愬 为 魏 帅,下令抡才于辕门。”《旧唐书·刘迺传》:“今夫文部,既始之以抡材,终之以授位。”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赵忠定抡才》:“此先公抡才报国之一端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惟改柱张絃,抡才访道。” 清 钱谦益 《祭赵端肃公文》:“今我衔命,抡材於 浙 。” 清 沉起凤 《谐铎·苏三》:“吾宁识英雄於 孙山 之外,不敢向及第花下抡才矣。”
[和谹父答郑丈]三接
谓三度接见。语本《易·晋》:“晋, 康侯 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孔颖达 疏:“昼日三接者,言非惟蒙赐蕃多,又被亲宠频数,一昼之间,三度接见也。”后多以“三接”为恩宠优奖之典。 宋 范仲淹 《贤不家食赋》:“敦三接而何善不臻,达四聪而无远勿访。” 金 朱之才 《卧病有感二十韵》:“ 荀爽 岁九迁, 康侯 日三接。” 明 杨慎 《八月二日经筵纪事》诗:“晋昼延三接, 尧 旻达四聪。”一说,接读为捷,“三接”即三捷。 高亨 注:“接读为捷,战胜曰捷。此乃 周 初故事, 康侯 出征异国,俘马甚多,以献於王。其战也,一日三胜。”
谓数度交战。三,言其数之频繁。 晋 左思 《魏都赋》:“推锋积纪,鋩气弥鋭,三接三捷,既昼亦月。” 唐 符载 《保安镇图记》:“红旗拉风,长戟如倚,晨暮三接,朱殷谿瀆。”
[和谹父答郑丈]疑似
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疑似之间
[和谹父答郑丈]铜声
(1).敲击铜而发出的声响。引申指洪亮的声音。 唐 李贺 《马诗》之四:“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王琦 汇解:“铜声,谓马骨坚劲,有如铜铁,故其声亦带铜声也。” 元 冯奖翁 《金马门赋》:“敲铜声於骏骨,撼削铁於霜蹄。”
(2).比喻遒劲的笔力。 明 徐渭 《女状元》第四出:“谁似你铜声欵识,铁屈珊瑚,几撇斜披薤。”
宋代,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