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作者:可旻 朝代:宋代
[渔家傲]渔家傲原文
人世罪冤知底数。
前程不是无冥府。
争似静焚香一炷。
无行住。
声声称念弥陀父。
罪业尽消生有处。
弥陀愿力堪凭据。
十念一心存旦暮。
西方路。
功成足步红莲去。
[渔家傲]诗词问答
问:渔家傲的作者是谁?答:可旻
问:渔家傲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渔家傲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可旻的名句有哪些?答:可旻
[渔家傲]可旻渔家傲 书法图
渔家傲书法作品
[渔家傲]参考注释
[渔家傲]人世
整个人类社会;人类世界
降生人世
非人世所堪。——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渔家傲]知底
知道底细或内情
知根知底
[渔家傲]前程
(1) 前面的路程
前程艰难
(2) 比喻未来在功业上的成就
锦绣前程
前程远大
(3) 特指婚姻
(4) 旧时指读书人或官员的功名、官职等
[渔家傲]不是
(1)
错误;过失
是吾不是处。——清·林觉民《与妻书》
(2)
否定判断
现在不是讲话的时候
[渔家傲]冥府
亦称[阴间],迷信的人指人死后鬼魂所在的地方
[渔家傲]争似
怎似。 唐 刘禹锡 《杨柳枝》词:“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宋 柳永 《慢卷紬》词:“又争似从前,淡淡相看,免恁牵繫。” 元 关汉卿 《金线池》楔子:“虽然故友情能密,争似新欢兴更浓。” 清 洪昇 《长生殿·密誓》:“问双星,朝朝暮暮,争似我和卿!”
[渔家傲]焚香
(1) 烧香
焚香拜佛
(2) 点燃香支
焚香祷告
[渔家傲]行住
行走或停留。谓一举一动。 唐 李嘉祐 《送 * 上人归湖州》诗:“山林唯幽静,行住不妨禪。” 唐 寒山 《诗》之 * :“苟欲乘白云,曷由生羽翼,唯当鬒髮时,行住须努力。”
[渔家傲]声称
(1) 公开宣称;声言
他声称有病而不去上班
(2) 声名
声称籍甚
[渔家傲]弥陀
阿弥陀佛的略称。佛教指西方极乐世界中最大的佛
[渔家傲]罪业
佛教语。指身、口、意三业所造之罪;亦泛指应受恶报的罪孽
前生罪业
[渔家傲]有处
谓有处置的办法。《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你两人且莫悲伤,我看你不像哥妹,快説真情,下官有处。”《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 宋敦 道:‘这价钱也是公道了。’想起……不上一百铜钱,总凑与他,还不勾一半。‘我有处了, 刘顺泉 的船在 枫桥 不远。’便对 陈三郎 道:‘价钱依了你,只是还要到一个朋友处借办,少顷便来。’”
有处所。《吕氏春秋·圜道》:“ 黄帝 曰:‘帝无常处也,有处者乃无处也。’” 陈奇猷 校释:“此文谓帝无永恒不变之处所,乃是在‘有处所’与‘无处所’之间递相变换。”
[渔家傲]愿力
(1).佛教语。誓愿的力量。多指善愿功德之力。 南朝 梁 沉约 《千佛赞》:“参差各随,愿力密迹。” 唐 刘禹锡 《唐故衡岳大师湘潭唐兴寺俨公碑》:“呜呼!岂生能全吾真,故死不速朽,将有愿力耶!” 宋 范成大 《福胜阁》诗:“劫火不能侵愿力,岿然独似 汉 灵光 。”
(2).泛指意愿之力。 张难先 《日知会始末》:“类皆道德高尚,愿力弘大,当能本 基督 救世之旨,同情吾辈。”
[渔家傲]凭据
证据;根据,凭证
有何凭据
[渔家傲]念一
思念大道。谓修道。“一”指道。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清水》:“北有石室二口,旧是隐者念一之所,今无人矣。”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涑水》:“是以緇服思玄之士,鹿裘念一之夫,代往游焉。” 宋 苏辙 《抱一颂》:“真人告我,昼夜念一……子若得一,万事皆毕。”
[渔家傲]旦暮
同旦夕。早晨和傍晚,比喻短暂的时间
吾攻赵,旦暮且下。——《史记·魏公子列传》
[渔家傲]西方
(1) 西边或西边的地方
(2) 指位于西半、北半球的国家。指欧美各国
[渔家傲]足步
脚步。 清 王待 《点夫行》:“縴夫相戒须努力,足步稍缓生荆棘。” 艾芜 《南行记·乌鸦之歌》:“赶紧加快足步转过坡去,天空忽然开敞。”
[渔家傲]红莲
(1).红色荷花。 南朝 梁元帝 《采莲赋》:“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 唐 王维 《山居即事》诗:“緑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宋 辛弃疾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词:“红莲相倚深如怨,白鸟无言定是愁。”
(2).指女子的红鞋。 宋 秦观 《满庭芳·咏茶》词之三:“娇鬟,宜美盼,双擎翠袖,稳步红莲。”《花月痕》第八回:“一个十四五岁的,身穿一件白纺绸大衫,二蓝摹本缎的半臂,头上挽了个 * 髻,当头插一朵芍药花,下截是青縐镶花边裤,微露出红莲三寸。”
(3).早稻名。 唐 陆龟蒙 《别墅怀归》诗:“遥为晚花吟白菊,近炊香稻识红莲。” 宋 范成大 《吴郡志·土物下》:“红莲稻,自古有之……此米中间絶不种,二十年来农家始復种,米粒肥而香。” 宋 范成大 《再到虎丘》诗:“觉来饱喫红莲饭,正是塘东稻熟天。”
可旻,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