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伊江杂诗·其三】_方士淦 | 清代

【伊江杂诗·其三】作者:方士淦 朝代:清代

[伊江杂诗·其三]伊江杂诗·其三原文

雪海冰山路,开疆赖伏波。

鹰声偏善引,马骨却怜多。

唯有天垂险,能教地不颇。

南方资保障,改道究如何?

[伊江杂诗·其三]诗词问答

问:伊江杂诗·其三的作者是谁?答:方士淦
问:伊江杂诗·其三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伊江杂诗·其三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方士淦的名句有哪些?答:方士淦

[伊江杂诗·其三]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歌韵

2. 见《西域闻见录》。

[伊江杂诗·其三]参考注释

[伊江杂诗·其三]雪海

(1). 唐 代西北边境地名。故址在前 苏联 境内,距 伊塞克湖 不到百里。 唐 岑参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四边伐鼓 雪海 涌,三军大呼 阴山 动。” 陈铁民 等校注:“《西突厥史料》谓应指 乏驛岭 上诸小湖。”《新唐书·西域传下·康》:“出 安西 西北千里所,得 勃达岭 ……北三日行度 雪海 ,春夏常雨雪。”

(2).广阔深厚的积雪。 宋 陆游 《雪中登云泉上方》诗:“滃滃云堆上,茫茫雪海中。”

(3).比喻如海洋似的梅花。《随园诗话补遗》卷三引 清 陈岸亭 《忆梅》诗:“相思雪海应同涨,一笛江城忍便吹。”

(4).白色海涛。 唐 刘禹锡 《客有为余话天坛遇雨之状因以赋之》:“滉瀁雪海翻,槎牙玉山碎。”

[伊江杂诗·其三]冰山

冰冻形成的山;冰层长年不化的高山;两极地带的冰川,入海口处常结成巨大的冰块,受海浪冲击而断裂,漂浮海上,成为冰山

[伊江杂诗·其三]开疆

占领扩大领土

[伊江杂诗·其三]伏波

(1). 汉 将军名号。 西汉 路博德 、 东汉 马援 都受封为伏波将军。见《汉书·武帝纪》、《后汉书·马援传》。 南朝 宋 鲍照 《代苦热行》:“ 戈船 荣既薄, 伏波 赏亦微。” 唐 刘长卿 《送张司直赴岭南谒张尚书》诗:“盛府依 横海 ,荒祠拜 伏波 。” 明 夏完淳 《大哀赋》:“ 横海 、 伏波 , 戈船 、 下瀨 。”

(2).谓平息变乱。 王闿运 《丁文诚诔》:“抗急疏而请使,举偏师以伏波。”

[伊江杂诗·其三]偏善

谓局部完善。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附会》:“故宜屈寸以信尺,枉尺以直寻;弃偏善之巧,学具美之绩。”

[伊江杂诗·其三]马骨

战国 时, 燕昭王 欲求贤才, 郭隗 以买千里马为喻,说古代有君王悬赏千金买千里马,三年后得一死马,用五百金买下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马。比喻若能真心求贤,贤士必闻风而至。事见《战国策·燕策一》。后以“马骨”喻贤才俊士。 明 张煌言 《感遇》诗:“落拓何曾夸马骨,淹留岂为恋猪肝。” 清 朱之瑜 《与源纲条书》之一:“是则千里逸足,期年三至,而僕为五百金之马骨矣。”

[伊江杂诗·其三]天垂

犹天际。 晋 左思 《蜀都赋》:“火井沉荧於幽泉,高爓飞煽於天垂。”

[伊江杂诗·其三]南方

位于一特定的或暗示的方位点以南的地区或国家(在我国指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地区)

今南方(川之西南、滇之北部)已定。——诸葛亮《出师表》

[伊江杂诗·其三]保障

(1) 保护(权利、生命、财产等),使不受侵害

保障国家安全

为国重镇,不能保障江淮。——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确保;保证做到

保障供给

保障人民 *

(3) 起保障作用的事物

[伊江杂诗·其三]改道

(1) 改变行走路线

(2) 河流改变河道

三峡改道工程

[伊江杂诗·其三]如何

(1)

(2)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贴的问题

(3) 方式、方法怎样

接下去的问题是如何表明我们的意思

(4) 在什么情况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会

(5) 怎么,怎么样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水浒传》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样]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汤问》

,,

  • 【元武湖即景杂咏·其一】_乾隆 | 清代
  • 【元武湖即景杂咏·其一】_乾隆 | 清代 >> 【元武湖即景杂咏·其一】_乾隆 | 清代...

  • 【影湖楼】_乾隆 | 清代
  • 【影湖楼】_乾隆 | 清代 >> 【影湖楼】_乾隆 | 清代...

  • 【题创得斋】_乾隆 | 清代
  • 【题创得斋】_乾隆 | 清代 >> 【题创得斋】_乾隆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