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阳庙二首·其二】作者:王式丹 朝代:清代
[睢阳庙二首·其二]睢阳庙二首·其二原文
绣幔烟沉铁面寒,冲冠馀怒尚桓桓。
戴天定不偕阿荦,斫地还应灭贺兰。
万古岁时尊俎豆,九幽灵爽托筳篿。
即今灯火倾城市,彩绘旌旗彻夜看。
[睢阳庙二首·其二]诗词问答
问:睢阳庙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谁?答:王式丹
问:睢阳庙二首·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睢阳庙二首·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王式丹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式丹
[睢阳庙二首·其二]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2. 自注:铁铸贺兰进明跪阶下,为观者捶击,止存半躯。
[睢阳庙二首·其二]参考注释
[睢阳庙二首·其二]铁面
(1).古代作战时用以自卫的铁制面具。《晋书·朱伺传》:“ 夏口 之战, 伺 用铁面自卫,以弩的射贼大帅数人。”《南史·贼臣传·侯景》:“见贼军皆著铁面,遂弃军走。”《北齐书·神武帝纪下》:“ 西魏 晋州 刺史 韦孝宽 守 玉璧 ,城中出铁面, 神武 使 元盗 射之,每中其目。”
(2).黑脸。 宋 苏轼 《真兴寺阁》诗:“当年 王中令 ,斫木南山赬。写真留阁下,铁面眼有稜。”
(3).喻指刚直无私的人。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一折:“则除是 包龙图 ,那个铁面没人情。”
(4).比喻刚直、不徇私情。 清 方文 《送马倩若令阳江》诗:“君家柱后惠文冠,铁面霜威草木寒。”原注:“ 倩若 祖 蓼初 公曾为御史,劾权相。”《黑籍冤魂》第四回:“不料这 林大人 竟是铁面无情,一些贿赂也不能搞。” 郭沫若 《海涛集·我是中国人》:“这本是很看得起我,这样的条件在当时也可算是相当公平,但我由于自己的洁癖,铁面拒绝了。”参见“ 铁面御史 ”。
[睢阳庙二首·其二]冲冠
谓头发上指把帽子冲起。形容极为愤怒。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 因持璧却立,倚柱,怒髮上衝冠。” 南朝 梁 徐悱 《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玡城》诗:“少年负壮气,耿介立衝冠。怀纪 燕山 石,思开九谷丸。” 隋炀帝 《白马篇》:“衝冠入死地,攘臂越金汤。” 宋 王禹偁 《拟李靖破颉利可汗露布》:“谋臣为之切齿,壮士为之衝冠。” 黄节 《宴集桃李花下》诗:“丈夫拊髀惊,衝冠裂目眥。”
[睢阳庙二首·其二]桓桓
威武的样子
桓桓于征。——《诗·鲁颂·泮水》
尚桓桓。——《书·牧誓》
[睢阳庙二首·其二]天定
* 者谓人间的吉凶、祸福、贵贱等皆由天命所定,谓之“天定”。《史记·伍子胥列传》:“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 明 李东阳 《对鸥阁赋》:“数虽天定,业乃人为。”《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万事都有天定,这如何是人力防得来的?”
[睢阳庙二首·其二]斫地
(1).砍地。表示愤激。 唐 杜甫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王郎 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西涯待友》:“斫地哀歌兴未阑,归来长鋏尚须弹。” 陈去病 《自厦门泛海登鼓浪屿有感》诗:“凭高独揽沧溟远,斫地谁为 楚 汉 争。”
(2).锄地。 宋 杨万里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诗之五:“斫地烧畬旋旋开,豆花麻荚更菘栽。”
[睢阳庙二首·其二]贺兰
(1).见“ 贺兰山 ”。
(2).国名“荷兰”的旧译。 清 汪仲洋 《杂感》诗:“ 贺兰 佛郎机 ,楼船屡捍拒。”
(3).复姓。 北周 有 贺兰祥 。见《周书》本传。
[睢阳庙二首·其二]万古
万世
万古长青
[睢阳庙二首·其二]岁时
一年;四季;季节
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优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睢阳庙二首·其二]尊俎
(1).古代盛酒肉的器皿。尊,盛酒器;俎,置肉之几。《礼记·乐记》:“铺筵席,陈尊俎,列籩豆。” 宋 王安石 《送吴显道南归》诗:“天际张帷列尊俎,君歌声酸辞且苦。” 清 唐甄 《潜书·交实》:“子何为不祭?曰:无以供尊俎也。”
(2).常用为宴席的代称。《战国策·齐策五》:“千丈之城,拔之尊俎之间;百尺之冲,折之衽席之上。” 宋 姜夔 《法曲献仙音·张彦远官舍》词:“树鬲离宫,水平驰道,湖山尽入尊俎。” 明 何景明 《送杭宪副兵备天津》诗:“莫笑谈兵尊俎上,书生元不为封侯。”
[睢阳庙二首·其二]幽灵
幽魂;人死后的灵魂(迷信);泛指神鬼(迷信)
[睢阳庙二首·其二]筳篿
亦作“ 筳篅 ”。古 楚 地人占卜的一种方法。《楚辞·离骚》:“索藑茅以筳篿兮,命 灵氛 为余占之。” 王逸 注:“索,取也。藑茅,灵草也。筳,小折竹也。 楚 人名结草折竹以卜曰篿。” 王夫之 通释:“筳,折竹枝。篿,为卜算也, 楚 人有此卜法。取琼茅为席,就上以筳卜也。” 清 赵翼 《苏州元妙观登三层楼》诗:“周廊千步地,列肆百区廛。祝卜筳篅集,游观履舄駢。”
[睢阳庙二首·其二]即今
今天;现在。 唐 高适 《送桂阳孝廉》诗:“即今江海一归客,他日云霄万里人。” 宋 陆游 《连日有雪意戏书》诗:“壮岁羈游半九州,即今憔悴老菟裘。”《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事已如此,料留你不住了,只是你要去时,即今就去。”
[睢阳庙二首·其二]灯火
泛指亮着的灯烛
[睢阳庙二首·其二]城市
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通常是周围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睢阳庙二首·其二]彩绘
器物、建筑物上的彩 * 案或图画
彩绘陶器
[睢阳庙二首·其二]旌旗
旗帜
旌旗裂。——《资治通鉴·唐纪》
上建旌旗。——《资治通鉴》
钟鼓旌旗。——宋· 苏轼《教战守》
遍地旌旗。——《广东军务记》
旌旗蔽日
[睢阳庙二首·其二]彻夜
整夜;一夜
彻夜苦读
清代,王式丹,睢阳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