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光山四首绝境亭】作者:徐玑 朝代:宋代
[净光山四首绝境亭]净光山四首绝境亭原文
行向最高处,惟将物色参。
郡城依薮泽,地势转东南。
对景身垂老,题诗兴欲酣。
可能清晓出,四面有晴岚。
[净光山四首绝境亭]诗词问答
问:净光山四首绝境亭的作者是谁?答:徐玑
问:净光山四首绝境亭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徐玑的名句有哪些?答:徐玑
[净光山四首绝境亭]徐玑净光山四首绝境亭 书法图
净光山四首绝境亭书法作品
[净光山四首绝境亭]参考注释
[净光山四首绝境亭]物色
(1) 牲畜的毛色
(2) 按一定标准去访求
乃令以物色访之。——《后汉书·严光传》
物色人才
为巡船所物色。——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瞅见;看到
免亲友物色
(4) 风物;景色
(5) 各种物品
[净光山四首绝境亭]郡城
(1).郡治的城垣。《南史·齐纪上·武帝》:“ 齐兴 太守 刘元宝 於郡城壍得钱三十七万,皆轮厚径一寸半,以献,上以为瑞,班赐公卿。”
(2).郡治所在地。 唐 李德裕 《登崖州城作》诗:“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遶郡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白秋练》:“妾 白 姓。有息女 秋练 ,颇解文字。言在郡城,得听清吟,於今结想,至絶眠餐。”
[净光山四首绝境亭]薮泽
(1).指水草茂密的沼泽湖泊地带。《庄子·刻意》:“就藪泽,处閒旷,钓鱼閒处,无为而已矣。” 宋 苏辙 《民政下·第三道》:“及行天下,览其山林藪泽之所生,与其民之所有,往往与古不类。” 明 刘基 《寄赠怀渭上人》诗:“我如野鸟贯藪泽,络以羈鞿知必踠。” 章炳麟 《訄书·原人》:“莙藻浮乎江湖,鱼浮乎藪泽。”
(2).犹渊薮。喻人或物荟聚之处。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风流薮泽》:“ 长安 有 平康坊 ,妓女所居之地……时人谓此坊为风流藪泽。” 明 袁宏道 《郑母节行始末》:“ 巴陵 ,贾藪泽也。”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二:“ 维扬 本鶯花藪泽。自昔 新城 司李,狎主词盟; 红桥 冶春,香艶如昨;浮湛宦辙,代有名流。”
(3).犹草野。《后汉书·郎顗传》:“若有德不报,有言不醻,来无所乐,进无所趋,则皆怀归藪泽;修其故志矣。” 晋 葛洪 《抱朴子·穷达》:“邈俗之士,不羣之人……或抑顿於藪泽,或立朝而斥退也。”
[净光山四首绝境亭]地势
地面高低起伏的形势
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宋· 沈括《梦溪笔谈》
[净光山四首绝境亭]东南
介于东和南之间的方向
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净光山四首绝境亭]对景
(1).对着眼前景物。 南唐 李煜 《浪淘沙》词:“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元 耶律楚材 《河中游西园》诗:“对景怕看红日暮,临池羞照白头新。”
(2).比喻两相符合;对路。《红楼梦》第三三回:“ 袭人 听了这两件事都对景,心中也就信了八九分。”《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大家説这戏唱得对景。”
[净光山四首绝境亭]垂老
年将至老
[净光山四首绝境亭]诗兴
做诗的兴致
诗兴大发
这种奇景,古时侯的文人墨客看到了,往往忍不住诗兴大发。——《海市》
[净光山四首绝境亭]可能
可能性
不相信有发生惨剧的可能
[净光山四首绝境亭]清晓
清晨;天刚亮的时候
清晓的微风,略带凉意
[净光山四首绝境亭]四面
东、南、西、北四个方面,泛指周围
四面受敌
[净光山四首绝境亭]晴岚
晴日山中的雾气。 唐 郑谷 《华山》诗:“峭仞耸巍巍,晴嵐染近畿。” 宋 周邦彦 《渡江云》词:“晴嵐低 楚 甸,暖回鴈翼,阵势起平沙。” 明 刘基 《郁离子·玄豹》:“暖靄晴嵐,山蒸泽烘,结为祥云。”
宋代,徐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