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周昭礼】作者:赵蕃 朝代:宋代
[寄周昭礼]寄周昭礼原文
都城饮别四年余,寥阔无因问起居。
闻道客游犹往昔,不知生理比何如。
谩从诗卷追还往,肯向书筒计密疏。
折得梅花睇江水,驿程千万渺愁予。
[寄周昭礼]诗词问答
问:寄周昭礼的作者是谁?答:赵蕃
问:寄周昭礼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赵蕃的名句有哪些?答:赵蕃
[寄周昭礼]赵蕃寄周昭礼 书法图
寄周昭礼书法作品
[寄周昭礼]参考注释
[寄周昭礼]都城
古代诸侯封给卿大夫的采邑;首都;国都
[寄周昭礼]寥阔
(1).空旷;广远。 明 归有光 《思子亭记》:“徘徊四望,长天寥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成仙》:“僕寻至,急驰之,竟无踪兆。一望寥阔,进退难以自主。”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二:“铁的轮轧出的大声,在这安静而寥阔的空间,更显得震耳。”
(2).指天空。 明 何景明 《送刘御史按淮阳诸郡》诗:“鹰隼在寥阔,一击乘秋霜。”
(3).渺茫无所见;稀少。 唐 杜甫 《秦州见敕目薛璩毕曜迁官三十韵》:“大雅何寥阔,斯人尚典型。” 明 方孝孺 《王君国祥墓碣》:“近世史所録名将,争战之绩则有矣,然言辞之士,寥阔罔闻,岂驰説骋辩者不若古之人耶?”
[寄周昭礼]无因
(1).无所凭借;没有机缘。《楚辞·远游》:“质菲薄而无因兮,焉託乘而上浮?”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怨年岁之易暮,伤后会之无因。”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金刚经鸠异》:“梦至荒野,遇大河,欲渡无因。” 清 吴伟业 《梅花庵同林若抚话雨联句》:“有待闻乾鹊,无因见皎蟾。”
(2).无故,无端。 汉 邹阳 《狱中上书自明》:“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於道路,众莫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世说新语·雅量》“ 宣武 与 简文 太宰共载”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鸾 《续晋阳秋》:“﹝帝﹞雅有局镇。尝与 桓温 、太宰 武陵王 晞 同乘,至板桥, 温 密勑令无因鸣角鼓譟,部伍并惊驰……帝举止自若。” 唐 王昌龄 《送韦十二兵曹》诗:“对坐论岁暮,絃悲岂无因。”
(3).犹无须。 唐 元稹 《酬友封话旧叙怀十二韵》:“人欺翻省事,官冷易藏威。但拟驯鸥鸟,无因用弩机。” 唐 罗虬 《比红儿》诗:“轻小休夸似燕身,生来占断紫宫春。 汉 皇若遇 红儿 貌,掌上无因著别人。”
[寄周昭礼]起居
指日常生活作息
太公太母起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寄周昭礼]道客
道士。 唐 张籍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之八:“尽得仙家法,多持道客斋。” 唐 皮日休 《五贶诗·华顶杖》:“金庭仙树枝,道客自携持。”
[寄周昭礼]往昔
昔日;从前
往昔初阳岁。——《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远在往昔的朦胧岁月中
[寄周昭礼]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寄周昭礼]理比
(1).纹理相次。形容细密。
(2).犹理顺。谓于道理切近。 晋 陆机 《文赋》:“或辞害而理比,或言顺而义妨。”
[寄周昭礼]何如
(1) 如何,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项羽本纪》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与其强攻,何如智取
[寄周昭礼]诗卷
诗集。 唐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旧五代史·梁书·罗隐传》:“ 畋 女幼有文性,尝览 隐 诗卷,讽诵不已。” 清 顾炎武 《自笑》诗:“自笑今年未得归,酒樽诗卷欲何依。”
[寄周昭礼]追还
追要讨还
追还逾期贷款
[寄周昭礼]书筒
古代盛书信的筒。亦指书信。 唐 李白 《酬宇文少府见赠桃竹书筒》诗:“桃竹书筒綺绣文,良工巧妙称絶羣。” 宋 赵蕃 《呈季承》诗:“但恐 衡阳 无过雁,书筒不至费人思。”
[寄周昭礼]密疏
(1).秘密的奏疏。 宋 苏轼 《论隐公里克李斯郑小同王允之》:“ 郑小同 为 高贵乡公 侍中,常诣 司马师 。 师 有密疏,未屏也。如厠,还问 小同 :‘见吾疏乎?’”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密疏》:“近见实録,多载密疏,言不彰於朝听,事不显於当时。”
(2).秘密开列。《宋史·王旦传》:“每有差除,先密疏四三人姓名以请,所用者帝以笔点之。”
[寄周昭礼]梅花
(1) 梅树的花
(2) 〈方〉∶腊梅
(3) 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寄周昭礼]江水
即 长江 。《淮南子·墬形训》:“何谓六水?曰 河水 、 赤水 、 辽水 、 黑水 、 江水 、 淮水 。” 高诱 注:“ 江水 出 岷山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 岷山 ,即 瀆山 也,水曰 瀆水 矣。又谓之 汶 。 阜山 在徼外, 江水 所导也。” 唐 韩愈 《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诗:“ 盆城 去 鄂渚 ,风便一日耳。不枉故人书,无因帆 江水 。”
[寄周昭礼]驿程
驿站之间的里程。 金 董师中 《自临洮还》诗:“ 临潭 仍是 汉 家城, 积石 相望十驛程。” 元 贡奎 《次韵袁伯长舟中杂书》之一:“弱质辞官责,归心数驛程。” 清 舒位 《送唐符川明经之西宁》诗:“情话思亲戚,离愁数驛程。”
[寄周昭礼]千万
副词,无论如何,不管怎样
千万不复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千万无渝 。——唐· 李朝威《柳毅传》
[寄周昭礼]愁予
使我发愁。《楚辞·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王逸 注:“予, 屈原 自谓也。”一说犹忧愁。 姜亮夫 校注:“予,诸家以为吾之借字,实不辞。予者,......忧也。”按,后人皆用 王 注义。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众鸡鸣而愁予兮,起视月之精光。” 唐 皮日休 《贫居秋日》诗:“亭午头未冠,端坐独愁予。” 清 方文 《陆放翁集有“身后人传千首诗”之句予乐而赋之》诗:“千首诗传吾愿足,家人穷饿岂愁予。”
宋代,赵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