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自破坐】作者:马钰 朝代:元代
[满庭芳-自破坐]满庭芳 自破坐原文
执法行功,按时打坐,奈何不得惺忪。
睡魔返倒,头点点占胸。
鼻气如雷响亮,才惊觉、眼又朦胧。
予自劝,凭般修进,怎炼虎和龙。
斯言如不信,偷观同辈,定是心通。
见摇船身分,自愧梢翁。
好认无为大道,心清净、神气和冲。
灵光结,三丹踊跃,晃朗五明宫。
[满庭芳-自破坐]诗词问答
问:满庭芳 自破坐的作者是谁?答:马钰
问:满庭芳 自破坐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满庭芳 自破坐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马钰的名句有哪些?答:马钰
[满庭芳-自破坐]马钰满庭芳 自破坐 书法图
满庭芳 自破坐书法作品
[满庭芳-自破坐]参考注释
[满庭芳-自破坐]法行
矜大其行。《管子·法禁》:“诡俗异礼……大言法行,难其所为,而高自错者,圣王之禁也。”
[满庭芳-自破坐]按时
同[按期]
[满庭芳-自破坐]打坐
原指僧道盘腿闭目而坐,使心入定。现也指闭目凝神而坐
[满庭芳-自破坐]奈何
(1) 怎么办
无可奈何
(2) 如何
奈何不礼
不予我城奈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之奈何。——《史记·项羽本纪》
(3) 又
且为之奈何。
奈何取之尽锱铢。(锱铢(zīzhū ),古代重量单位,一铢等于二十四分之一两,六铢为一锱,喻微小。)—— 唐· 杜牧《阿房宫赋》
奈何饮于酒肆。——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 惩治;对付
等我慢慢的奈何他
[满庭芳-自破坐]不得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满庭芳-自破坐]惺忪
(1) 因刚睡醒而眼睛模糊不清
睡眼惺忪
(2) 从睡梦中醒来并恢复意识
花如中酒不惺松。——杨万里《风花》
[满庭芳-自破坐]睡魔
喻指人受强烈睡意的侵袭
建茶三十斤,不审味如何?奉赠 包居士,僧房战睡魔。—— 宋· 苏轼《赠包安静先生》
[满庭芳-自破坐]返倒
违逆,抗拒。《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不孝人,难説喻,返倒二亲非母曾;家内喧諍拗父娘,门前相駡牵宗祖。”《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及其长大,无孝顺心,不报恩德,由(游)闲逐日,更返倒父母。”
[满庭芳-自破坐]点点
(1) 表面上的小记号;一个一个的微小的斑点
穿孔纸上透过点点的光斑
(2) 细微的迹象或轻微的痕迹
灰色中带点点蓝色
[满庭芳-自破坐]鼻气如雷
见“ 鼻息如雷 ”。
[满庭芳-自破坐]响亮
(1) 响声
(2) 声音宏大高亢
[满庭芳-自破坐]惊觉
因受到惊动而有所察觉;警觉
妇人惊觉。——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满庭芳-自破坐]朦胧
(1) 月光不明;看不清
朦胧的月色
(2)
(3) 看不分明;没有鲜明轮廓或细节;勉强看得见
朦胧景色
(4) 在感情或直觉的意义上微微感觉到或觉察到
朦胧的意识
[满庭芳-自破坐]自劝
(1).自我劝勉。《北史·文苑传·樊逊》:“ 逊 感母言,遂专心典籍,恒书壁作‘见贤思齐’四字以自劝。”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三:“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茫茫出门路,欲去聊自劝。”
(2).犹自酌。劝,谓劝酒。 宋 陆游 《闲咏园中草木》:“领略年光属閒客,一樽自劝不须推。”
[满庭芳-自破坐]不信
(1).不相信。《书·汤誓》:“尔无不信,朕不食言。” 孔颖达 疏:“汝无得不信我语。” 宋 曾巩 《南湖行》之一:“生长江湖乐卑湿,不信中州天气和。”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二折:“不信好人言,必有悽惶事。”
(2).不诚实;不信实。《诗·小雅·苍伯》:“慎尔言也,谓尔不信。”《史记·穰侯列传》:“夫 三晋 之相与也, 秦 之深讎也。百相背也,百相欺也,不为不信,不为无行。”
(3).犹言难道。《水浒传》第六回:“胡説!这等一个大去处,不信没斋粮?”
[满庭芳-自破坐]同辈
(1) 年辈相同
同辈的朋友
(2) 同伴,伙伴
(3) 同列,同僚
眼看同辈上青云
[满庭芳-自破坐]摇船
摇橹行船
[满庭芳-自破坐]身分
(1) 身段,体态
舞出身分来
(2) 东西的质量
这酒也还有些身分。——《儒林外史》
(3) 勾当
所以闲常也与人做些不伶俐的身分。——《初刻拍案惊奇》
(4) 指人在社会上或法律上的地位、资格,也指人受尊敬的地位
医生的身分
对有点身分的街坊四邻,他相当的客气。——老舍《四世同堂》
[满庭芳-自破坐]无为
(1) 道家思想,指要依天命,顺其自然,没必要有所作为
(2) 儒家指用德政感化人民,不施行刑罚
(3) 不要,不用
无为在歧路。——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满庭芳-自破坐]大道
(1) 宽阔的道路
(2) 正确的道理
合于大道
[满庭芳-自破坐]清净
(1) 心境洁净,不受外扰
清净守节
(2) 安定,不纷扰
图清净
(3) 清洁纯净
清净的山,清净的水
(4) 简明不繁
清净简易
(5) 佛教语。指远离恶行与烦恼
出家清净
[满庭芳-自破坐]神气
(1) 神情;神态
带着一副习惯于简短会谈的人的神气正襟危坐着
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聊斋志异·促织》
(2) 有精神,有气魄
他走起路来很神气
(3) 骄傲或得意,也指得意或骄傲的样子
神气十足
[满庭芳-自破坐]和冲
(1).谦和淡泊。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五》:“﹝ 子由 亦云﹞我兄和冲,塞刚立柔。” 明 刘基 《招隐诗》:“冥冥絶思虑,默默全和冲。”
(2).古指天地气合以生万物的和气。 明 刘基 《夏夜台州城中作》诗:“胡为旱魃还肆虐,坐令毒沴伤和冲。”参见“ 和气 ”。
[满庭芳-自破坐]灵光
(1) 神异之光
那大圣棍起处,打倒妖魔,才断绝了灵光。——《西游记》
(2) 指画在神像头部的光辉
(3) 〈方〉∶顶用;好
他的羽毛球打得真灵光
这药不灵光
[满庭芳-自破坐]踊跃
(1) 向上跳起
踊跃欢呼
(2) 欢欣奋起的样子
踊跃参加
[满庭芳-自破坐]晃朗
明亮貌。 晋 潘岳 《秋兴赋》:“天晃朗以弥高兮,日悠阳而浸微。” 清 曹寅 《黄河看月示子猷》诗:“阴森浚九地,晃朗排三垣。”
[满庭芳-自破坐]五明宫
道教中真人讲道之所。 唐 吕岩 《敲爻歌》:“仙童仙女彩云迎,五明宫内传《真誥》。”
元代,马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