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张燕公行郡竹篱】作者:赵冬曦 朝代:唐代
[陪张燕公行郡竹篱]陪张燕公行郡竹篱原文
良臣乃国宝,麾守去承明。外户人无闭,浮江兽已行。
随来晋盗逸,民化蜀风清。郛郭从彝典,州闾荷德声。
小人投天涯,流落巴丘城。所赖中和作,优游凿与耕。
[陪张燕公行郡竹篱]诗词问答
问:陪张燕公行郡竹篱的作者是谁?答:赵冬曦
问:陪张燕公行郡竹篱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赵冬曦的名句有哪些?答:赵冬曦
[陪张燕公行郡竹篱]参考注释
[陪张燕公行郡竹篱]国宝
(1) 国家的宝物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
(2) 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的赞誉
成就卓著的老科学家被国人誉为国宝
[陪张燕公行郡竹篱]承明
(1).古代天子左右路寝称承明,因承接明堂之后,故称。 汉 刘向 《说苑·修文》:“守文之君之寝曰左右之路寝,谓之承明何?曰:承乎明堂之后者也。”
(2).即 承明庐 。《汉书·翼奉传》:“ 未央宫 又无 高门 、 武臺 、 麒麟 、 凤皇 、 * 、 玉堂 、 金华 之殿,独有 前殿 、 曲臺 、 渐臺 、 宣室 、 承明 耳。” 南朝 梁元帝 《去丹阳尹荆州》诗:“驂驾乘駟马,謁帝朝 承明 。” 宋 辛弃疾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词:“想夜半 承明 ,留教视草,却遣筹边。”参见“ 承明庐 ”。
[陪张燕公行郡竹篱]外户
(1).从外面关闭的门。《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孔颖达 疏:“扉从外闔也。”《吕氏春秋·慎大》:“故 周 明堂外户不闭,示天下不藏也。”
(2).泛指大门。《宋书·索虏传》:“边城之下,外户不闭。” 宋 范成大 《代儿童作端午贴门诗》:“笑倩艾人看外户,北窗深处咏归来。”
(3).喻屏障或出入要地。 子虚子 《湘事记》:“其城与 岳州 犄角,又为 湘 之外户。”
[陪张燕公行郡竹篱]风清
(1).谓风轻柔而凉爽。 南朝 梁元帝 《锺山飞流寺碑》:“云聚峰高,风清鐘彻。” 唐 戴叔伦 《泊湘口》诗:“露重猿声絶,风清月色多。”
(2).谓社会清平。《魏书·邢峦传》:“ 淮 外謐以风清, 荆 沔 於焉肃晏。”
[陪张燕公行郡竹篱]郛郭
1.外城。 2.泛指城郭,城市。 3.比喻屏障。
[陪张燕公行郡竹篱]从彝
古代祭器名。形近于鼎,故称。 宋 赵希鹄 《洞天清禄集·古钟鼎彝器辨》:“此盖古之祭器,名曰从彝。曰从,则其品不一。盖以贮已熟之物以祭宗庙,象鼎之器形而实非鼎也。”
[陪张燕公行郡竹篱]州闾
(1).古代地方基层行政单位州和闾的连称。《礼记·曲礼上》:“夫为人子者,三赐不及车马,故州閭乡党称其孝也。” 郑玄 注:“《周礼》二十五家为閭,四閭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官一》:“制卒以州閭,授正以乡曲,辨疑以旌舆,申令以金鼓。” 章炳麟 《排满平议》:“凡诸夏所有者,经略万里,陇亩既成,州閭既定,而復有阑入此土者,则据左契而攘之。”
(2).泛指乡里。《史记·滑稽列传》:“若乃州閭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 明 何景明 《送邵守孙公考绩诗序》:“予得告还处野中别业,不能应州閭交际。”
[陪张燕公行郡竹篱]德声
(1).仁德的声誉。古代多用以称颂官吏治政。《文选·曹植<又赠丁仪王粲>诗》:“君子在末位,不能歌德声。” 李善 注:“德声,谓 太祖 令德之声也。”《隋书·百官志下》:“又有特进、左右光禄大夫……并为散官,以加文武官之德声者,并不理事。” 宋 叶适 《修职郎吴君墓志铭》:“摄 大冶县 ,慕其德声,不言而化。”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武虚谷》:“﹝ 武虚谷 ﹞任 山东 博山县 县令,有德声。”
(2).指美好的声誉。 晋 张华 《励志诗》之七:“勉尔含弘,以隆德声。”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释僧锺》:“帝以 钟 有德声,敕令酬对,往復移时,言无失厝。”
(3).合乎仁德的言谈。 唐 韩愈 《祭穆员外文》:“诲余以义,復我以诚。终日以语,无非德声。”
[陪张燕公行郡竹篱]小人
(1) 〈方〉
(2) 指子女
养这么一个小人就让夫妻俩够操劳的了
(3) 小孩儿
[陪张燕公行郡竹篱]天涯
在天的边缘处。喻距离很远
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同是天涯沦落人。——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陪张燕公行郡竹篱]流落
穷困失意,在外漂泊
流落他乡
[陪张燕公行郡竹篱]丘城
空城。《后汉书·庞参传》:“ 三辅 山原旷远,民庶稀疏,故县丘城,可居者多。” 李贤 注:“丘,空地。”
[陪张燕公行郡竹篱]中和
(1) 使中和
用酸中和碱
(2) 相对的事物互相抵消,失去各自的性质
酸碱中和
[陪张燕公行郡竹篱]优游
生活得十分闲适
优游的生活
唐代,赵冬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