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作者:马钰 朝代:元代
[满庭芳]满庭芳原文
般般识破,物物难惑。
自然安魂定魄。
视听如聋如瞽,绝尽声色。
身心逍遥自在,没家缘、恩爱系勒。
无为作,乞残馀度日,无耻无格。
游历恣情坦荡,似孤云野鹤,有谁管得。
不羡荣华富贵,革车三百。
终日澄心遣欲,觉玄机、密妙易测。
功行满,做十洲三岛真客。
[满庭芳]诗词问答
问:满庭芳的作者是谁?答:马钰
问:满庭芳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满庭芳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马钰的名句有哪些?答:马钰
[满庭芳]参考注释
[满庭芳]般般
众多貌。 程善之 《拟古》诗:“衣锦返故乡,骑从何般般。”
(1).犹种种,样样,件件。 唐 方干 《海石榴》诗:“亭际天妍日日看,每朝颜色一般般。”《清平山堂话本·戒指儿记》:“那 阮三 年方二九,一貌非俗,诗词歌赋,般般皆晓。” 清 李渔 《奈何天·焚券》:“我只怕你助边焚券般般好,却与那节用生财事事违。”
(2).犹斑斑。灿烂多彩。般,通“ 斑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般般之兽,乐我君囿。” 司马贞 索隐:“般般,文彩之皃也。音班。”
[满庭芳]识破
看穿;看破
识破他的伪装,并揭发他的真面目
[满庭芳]物物
各种东西,各种事物
物物各自异。——《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一物以与物物争。——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满庭芳]自然
(1) 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择于自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2)
(3)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
自然现象
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
(4)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动作很自然
复得返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
听其自然
(6) 当然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鲁迅《朝花夕拾》
[满庭芳]安魂定魄
魂、魄:人的灵气、精神。指使人心安定。
[满庭芳]视听
(1) 看和听
视听效果
(2) 看到的和听到的
以正视听
(3) 指视力和听力
视听不衰
[满庭芳]声色
(1) 说话时的语气和脸色
声色俱厉
(2) 指歌舞和女色
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汉· 司马迁《货殖列传序》
[满庭芳]身心
(1) 肉体和精神
身心健康
(2) 心思,精神
身心恍惚
(3) 指人的品德修养
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层己焉而不可得也。——清· 刘开《问说》
[满庭芳]逍遥自在
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除却五欲,疮疣解脱,逍遥自在。——宋· 道原《景德传灯录》
[满庭芳]家缘
(1).家业;家产。 唐 吕岩 《沁园春》词之二:“限到头来,不论贫富,著甚千忙日夜忧,劝年少,把家缘弃了,海上来游。”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夜拥孤衾三幅布,昼欹单枕是一枚甎,只此是家缘。”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第一折:“因此上携宅眷,撇家缘,图一个苟活偷全。”《西游记》第二三回:“我倒是个真心实意,要把家缘招赘汝等,你倒反将言语伤我。”
(2).犹家务。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三折:“念 竇娥 从前已往干家缘,婆婆也,你只看 竇娥 少爷无娘面。”
(3).指妻子。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索元》:“他行踪杳然,他行踪杳然。有了俏家缘,风声儿落谁店?”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五折:“几番要丢了这桩道路,争奈没甚么养活家缘。”
[满庭芳]恩爱
亲热,夫妻之间的亲热和情爱,也指深厚的感情
[满庭芳]为作
(1).造作;做作。 汉 王符 《潜夫论·贤难》:“豕俛仰嚘咿,为作容声,司原愈益珍之。” 唐 柳宗元 《辩<列子>》:“其文辞类《庄子》,而尤质厚,少为作。” 元 无名氏 《替杀妻》第三折:“那婆娘打扮来便似女猱,全不似好人家苗条,上坟处説不尽乔为作。”
(2).犹作为;行为。 唐 李翱 《去佛斋论》:“使佛生於中国,则其为作也必异於是。”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风俗习惯道德宗教趣味好尚言语暨其他为作,俱欲去上下贤不肖之间,以大归乎无差别。”
[满庭芳]度日
过日子,多指日子过得很艰难
[满庭芳]无耻
不知耻辱;不要脸
无耻的东西
[满庭芳]游历
(1) 到远地游览;考察
游历名山大川
(2) 漫游
[满庭芳]恣情
纵情
[满庭芳]坦荡
(1) 宽且平
一片坦荡的苇丛
(2) 喻人心地正直,心胸开阔
君子坦荡荡。——《论语·述而》
胸襟坦荡
[满庭芳]孤云野鹤
天上的孤云和野生的仙鹤。常比喻隐居或闲散的人。 唐 刘长卿 《送方外上人》诗:“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元 曾瑞 《山坡羊·叹世》曲:“干虚名,捨残生,归来笑杀 彭泽 令,孤云野鹤为伴等。”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我自做孤云野鹤无拘係,寒瓢破衲堪遗世。”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成仙》:“孤云野鹤,栖无定所。”
[满庭芳]不羡
不过分。《淮南子·精神训》:“无天下不亏其性,有天下不羡其和。” 高诱 注:“羡,过;和,适也。”
[满庭芳]荣华富贵
指人兴盛显达,财多位尊
我则道他一世儿荣华富贵,可怎生被包待制斩了,人皆欢悦。——《元曲选·鲁斋郎》
[满庭芳]革车
古代兵车的一种。《左传·闵公二年》:“元年革车三十乘,季年乃三百乘。” 杜预 注:“革车,兵车。”《孙子·作战》:“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駟,革车千乘。” 梅尧臣 注:“驰车,轻车也;革车,重车也。凡轻车一乘,甲士步卒二十五人。重车一乘,甲士步卒七十五人。”《北史·文苑传序》:“既而革车电迈, 渚宫 云撤。” 宋 叶大庆 《考古质疑》卷二:“古者,车兼攻守,合而言之,皆曰革车;分而言之,曰革车,又曰轻车、重车。”
[满庭芳]三百
《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刑昺 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三百之蔽,义归无邪。” 清 姚鼐 《<敦拙堂诗集>序》:“文士得三百之义者,莫如 杜子美 。”参见“ 三百篇 ”。
[满庭芳]终日
从早到晚
终日忙忙碌碌
终日而思。——《荀子·劝学》
[满庭芳]澄心
(1).使心情清静。《文子·上义》:“ 老子 曰:‘凡学者能明於天人之分,通於治乱之本,澄心清意以存之,见其终始,反於虚无,可谓达矣。’” 唐 吕岩 《水龙吟》词:“万事澄心定意,聚真阳、都归一处。”《醒世姻缘传》第九三回:“ 晁梁 澄心定虑了一会,将那寺中房廊、屋舍、园圃、庭堂合他住过的禪房榻炕,都能想记无差。”
(2).静心。 晋 陆机 《文赋》:“罄澄心以凝思,眇众虑而为言。” 唐 王鲁复 逸句:“清泉绕屋澄心远,曙月衔山出定迟。”
[满庭芳]遣欲
犹言排除欲念。 元 耶律楚材 《再用张敏之韵》:“遣欲絶形累,无贪不行妨。”
[满庭芳]玄机
(1) 佛家、道家称奥妙的道理
(2) 神妙的机宜
不露玄机
[满庭芳]功行
(1).功绩和德行。《后汉书·杨震传》:“今 瓌 无佗功行,但以配阿母女,一时之间,既位侍中,又至封侯。” 唐 韩愈 《科斗书后记》:“天下之欲铭述其先人功行,取信来世者,咸归 韩氏 。” 宋 欧阳修 《<江邻几文集>序》:“余窃不自揆,少习为铭章,因得论次当世贤士大夫功行。”
(2).僧道等修行的功夫。 唐 吕岩 《五言》之十五:“二十四神清,三千功行成。”《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 司花女 道:‘ 秋先 ,汝功行圆满,吾已申奏上帝,有旨封汝为护花使者,专管人间百花。’”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三·陶松云》:“吾弟子三十餘人,皆在下界,汝其一也。今命汝以度人为功行,汝其慎之!”
[满庭芳]十洲三岛
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王乐仙得道》:“某於十洲三岛,究访并无此人名籍,后检 蓬莱 謫籍中,始见其名氏乡里也。”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二折:“你看那縹渺间十洲三岛,微茫处閬苑 蓬莱 。”《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 魏生 此时,恍恍惚惚,如已在十洲三岛之中矣。”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求仙者何必十洲三岛乎!”参见“ 十洲 ”、“ 三岛 ”。
[满庭芳]真客
指修真得道的人。 前蜀 杜光庭 《题鹤鸣山》诗:“五气云龙下泰清,三天真客已功成。人间回首山川小,天上凌云剑佩轻。”
元代,马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