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行脚僧】作者:戴叔伦 朝代:唐代
[赠行脚僧]赠行脚僧原文
补衲随缘住,难违尘外踪。
木杯能渡水,铁钵肯降龙。
到处栖云榻,何年卧雪峰。
知师归日近,应偃旧房松。
[赠行脚僧]诗词问答
问:赠行脚僧的作者是谁?答:戴叔伦
问:赠行脚僧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赠行脚僧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戴叔伦的名句有哪些?答:戴叔伦
[赠行脚僧]戴叔伦赠行脚僧 书法图
赠行脚僧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273_56
[赠行脚僧]参考注释
[赠行脚僧]补衲
(1).缝补,补缀。 柔石 《为奴隶的母亲》:“一个憔悴异常的乡人,衣服补衲的,头发很长,在他的腋下,挟着一个纸包。”
(2).指破旧的僧衣。 唐 戴叔伦 《赠行脚僧》诗:“补衲随缘住,难违尘外踪。”
(3).指写诗作文堆砌典故。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遂乃句无虚语,语无虚字,拘挛补衲,蠹文已甚。” 陈延杰 注:“用事过多,形同补衲,是为文之蠹也。”
[赠行脚僧]随缘
(1).佛教语。谓佛应众生之缘而施教化。缘,指身心对外界的感触。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然羣生之神,其极虽齐,而随缘迁流,成麤妙之识,而与本不灭矣。” 唐 戴叔伦 《赠行脚僧》诗:“补衲随缘住,难违尘外踪。”
(2).顺应机缘;任其自然。《北齐书·陆法和传》:“ 法和 所得奴婢,尽免之,曰:‘各随缘去。’” 唐 张籍 《赠道士宜师》诗:“自到王城得几年, 巴 童 蜀 马共随缘。”《古今小说·单符郎全州佳偶》:“随缘快活,亦足了一生矣。” 郭沫若 《圣者》:“到处随缘是我家,一篇《秋水》一杯茶。”
[赠行脚僧]尘外
犹言世外。 汉 张衡 《思玄赋》:“游尘外而瞥天兮,据冥翳而哀鸣。” 唐 孟浩然 《武陵泛舟》诗:“坐听閒猿啸,弥清尘外心。” 清 曹寅 《花笑轩步月留别蒲庵》诗:“鐘声尘外梦,花笑静中情。”
[赠行脚僧]铁钵
僧徒的食器。用铁制成,故称。 唐 戴叔伦 《赠行脚僧》诗:“木杯能渡水,铁鉢肯降龙。” 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至今铁鉢在,当底手跡穿。”
[赠行脚僧]降龙
古代服饰及旗帜上所绣绘的下降之龙的图案。《仪礼·觐礼》:“天子乘龙,载大斾,象日月,升龙降龙。” 宋 曾巩 《降龙》诗:“降龙左右施襟裾,两廊夹庙深渠渠。”《诗·豳风·九罭》“衮衣綉裳” 宋 朱熹 集传:“天子之龙,一升一降。上公但有降龙,而无升龙。”
谓以佛法降伏神龙。 唐 灵一 《宿天柱观》诗:“中宵自入定,非是欲降龙。” 元 薛玄曦 《送朱本初之玉阶堂》诗:“慎勿挽弓思射鹿,祇须铸铁学降龙。” 陈毅 《悼罗炳辉将军》诗:“自有擎天手,伏虎復降龙。”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石油头》:“尖刀班,突击队,从两个方向,猛扑钻台。一个伏虎。一个降龙。带上管线,压上井口。”参见“ 降龙伏虎 ”。
[赠行脚僧]到处
各处;处处
陪客人到处参观
到处找他
[赠行脚僧]云榻
指出家人的栖身之所。 唐 戴叔伦 《赠行脚僧》诗:“到处栖云榻,何年卧雪峰。”
[赠行脚僧]卧雪
《后汉书·袁安传》“后举孝廉” 李贤 注引 晋 周斐 《汝南先贤传》:“时大雪积地丈餘。 洛阳 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 袁安 门,无有行路,谓 安 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 安 僵卧。问何以不出。 安 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又 三国 魏焦先 亦有“卧雪”故事。 晋 皇甫谧 《高士传·焦先》:“后野火烧其庐, 先 因露寝,遭冬雪大至, 先 袒卧不移,人以为死,就视如故。”后遂以“卧雪”为安贫清高的典实。 唐 皇甫曾 《酬郑侍御秋夜见寄》诗:“ 袁公 方卧雪,尺素及柴荆。”
唐代,戴叔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