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杂曲歌辞秋夜曲】_张仲素 | 唐代

【杂曲歌辞秋夜曲】作者:张仲素 朝代:唐代

[杂曲歌辞秋夜曲]杂曲歌辞秋夜曲原文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壁暗虫通夕响,寒衣未寄莫飞霜。

[杂曲歌辞秋夜曲]诗词问答

问:杂曲歌辞秋夜曲的作者是谁?答:张仲素
问:杂曲歌辞秋夜曲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杂曲歌辞秋夜曲是什么体裁?答:乐府
问:张仲素的名句有哪些?答:张仲素

[杂曲歌辞秋夜曲]张仲素杂曲歌辞秋夜曲 书法图

【杂曲歌辞秋夜曲】_张仲素 | 唐代
杂曲歌辞秋夜曲书法作品

[杂曲歌辞秋夜曲]译文和注释

译文
漏壶的滴水丁丁作响,秋夜为何如此漫长?无边无际的薄云间漏下淡淡的月光。
暗处的秋虫一整夜都在鸣叫着,给出征在外的丈夫准备的寒衣还未寄出,此时千万不要下霜。

注释
丁丁:拟声词,形容漏水的声音。
何:何其,多么。
漫漫:形容轻云的形状变幻。
暗虫:暗处的秋虫。
通夕:整晚,通宵。
响:鸣叫。
征衣:出征将士之衣,泛指军服。
寄:寄送,寄达。
莫飞霜:千万不要下霜。

[杂曲歌辞秋夜曲]诗文赏析

计时的漏壶在静夜里响起“丁丁”的滴水声,一滴滴、一声声,仿佛都敲打在她心坎上。她听着,数着,心里着急地在想:“夜怎么这么长啊!”她百无聊赖地把目光投向天空,天幕上无边无际的轻云在缓慢地移动,月亮时而被遮住,时而又露了出来。思妇在失眠时的所见所闻,无不引动并加重着她的凄清孤寂的感情,并且写出了秋夜十分漫长、寂静、清冷的特点。

在失眠的长夜里,暗处的秋虫通宵都在鸣叫着。听着听着,她突然想到该是给丈夫准备寒衣的时候了。诗歌三四两句琅琅上口,照应了诗题,暗示秋虫鸣叫时间之长,暗示了思妇(作者)对征人的关切和思念。第三句中的“通夕”二字明是写秋虫的鸣叫的时间之长,实际是暗示思妇通宵达旦未能成眠。“逼”字用得神妙,既“逼”出秋虫的叫声,衬出思妇难耐的寂寞,又“逼”得思妇转而想到丈夫没有寒衣,自然地引出了抒情的末一句。第四句“征衣未寄莫飞霜”是思妇内心的独白。她既是在向老天爷求告,又是在径直命令上天。无论是求告还是命令,都可以从这天真的出语中窥见她对丈夫的无限深情。

这首诗采用了画龙点睛的写法。前三句虽然是以情取景,但若没有末一句的点题,读者既无法领会景中之情,也不可能知道全诗主要抒写什么感情,诗中的主人公又是谁。最后一句响起思妇情浓意深的一片心声,才揭开了全诗的主旨:原来诗人在《秋夜曲》中所要弹奏的,不是别的,而是思妇心上的那根悠思绵绵的情弦。

,

【杂曲歌辞秋夜曲】_张仲素 | 唐代
  • 【奉和同太子监守违恋】_李元嘉 | 唐代
  • 【奉和同太子监守违恋】_李元嘉 | 唐代 >> 【奉和同太子监守违恋】_李元嘉 | 唐代...

    【杂曲歌辞秋夜曲】_张仲素 | 唐代
  • 【画角东城】_李贺 | 唐代
  • 【画角东城】_李贺 | 唐代 >> 【画角东城】_李贺 | 唐代...

    【杂曲歌辞秋夜曲】_张仲素 | 唐代
  •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_孟浩然 | 唐代
  •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_孟浩然 | 唐代 >>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_孟浩然 |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