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其五】作者:释契嵩 朝代:宋代
[古意·其五]古意·其五原文
穷品偶真叟,授我一卷书。
深林值幽人,遗我斧与锄。
斧锄亦奚为,教养材与蔬。
荒秽必须剪,使之蔼自如。
授书欲胡为,教尔心与躯。
学必先正己,自治乃及馀。
此意有嘉训,佩之未始除。
如何悠悠人,自谬欲是渠。
相习成薄俗,鲜德怀籧篨。
吾裁此俚语,凭君为传诸。
[古意·其五]诗词问答
问:古意·其五的作者是谁?答:释契嵩
问:古意·其五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契嵩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契嵩
[古意·其五]注释
1. 押词韵第四部
[古意·其五]参考注释
[古意·其五]真叟
道家称修真得道的老人。 唐 孟郊 《怀南岳隐士》诗:“千峯映碧 湘 ,真叟此中藏,饭不煑石喫,眉应似髮长。”
[古意·其五]一卷
一排。《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只见里面是小小的三间两捲房子。前一捲三间,通连左右两铺,靠窗南炕;后一捲,一明两暗。”
[古意·其五]深林
茂密的树林。《荀子·宥坐》:“夫芷兰生於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 唐 贾岛 《咏怀》:“ 中岳 深林秋独往,南原多草夜无邻。”《初刻拍案惊奇》卷四:“绕山走去,多是深林,仰不见天。” 叶圣陶 《倪焕之》五:“银杏和柳树都已绿叶成荫,树下有深林幽壑那样美妙。”
[古意·其五]幽人
(1).幽隐之人;隐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孔颖达 疏:“幽人贞吉者,既无险难,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后汉书·逸民传序》:“ 光武 侧席幽人,求之若不及。” 清 顾炎武 《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诗:“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户。”
(2).指幽居之士。 宋 苏轼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诗:“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
[古意·其五]教养
(1) 教育培养
教养子女
(2) 指一般文化、道德修养
他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古意·其五]荒秽
亦作“ 荒薉 ”。1.犹荒芜。《孔丛子·巡守》:“入其疆,土地荒秽,遗老失贤。”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五代 齐己 《春草》诗:“欲寻兰蕙径,荒秽满汀畦。” 清 顾炎武 《玉田道中》诗:“山中无父老,故宅恐荒薉。” 胡适 《古史讨论的读后感》:“夫所谓种植耕稼者,不过以一举手、一投足之劳,扫荒薉,培所欲之植物而已。”
(2).犹荒废。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中》:“於是三公每有所选,参议掾属咨其行状,度其器能,然犹有溺职废官,荒秽不治。”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殷文圭》:“ 唐 季,文体浇漓,才调荒秽。”
(3).犹污秽。亦谓稀少而低下。 宋 秦观 《睡足轩》诗之一:“地撤蔽亏僧界浄,人除荒秽玉奩空。” 鲁迅 《集外集拾遗·<北平笺谱>广告》:“勉维旧业者,全市已不及五七家,更过数载,出品恐将更形荒秽矣。”
[古意·其五]必须
必定;一定要
工作必须严格认真
必须指出
[古意·其五]自如
(1) 没有障碍地;不受约束地
(2) 活动或操作灵活自然
[古意·其五]胡为
何为,为什么。《诗·邶风·式微》:“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礼记·檀弓上》:“夫古之人,胡为而死其亲乎?”《汉书·黥布传》:“胡为废上计而出下计?” 颜师古 注:“胡,何也。” 唐 李白 《蜀道难》诗:“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宋 苏轼 《郑州别后马上寄子由》诗:“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明 高启 《赠金华隐者》诗:“嗟我胡为在尘网,远望高峰若天壤。” 何其芳 《画梦录·扇上的烟云》:“你这些话又胡为而来?我一点儿也不能追踪你思想的道路。”
胡作非为;任意乱来。《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如今説先朝一个宰相,他在下位之时,也着实有名有誉的,后来大权到手,任性胡为,做错了事,惹得万口唾駡,饮恨而终。”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二折:“由他閒戏,任你胡为。”《红楼梦》第一一一回:“ 寳釵 听着这话,好不自在,便説道:‘我原不该给他行礼,但只老太太去世,咱们都有未了之事,不敢胡为。’”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盖 中国 艺术家,一向喜欢介绍 欧洲 十九世纪末之怪画,一怪,即便于胡为,于是畸形怪相,遂弥漫于画苑。”
[古意·其五]心与
以心相许。《文选·枚乘<七发>》:“杂裾垂髾,目窕心与。” 刘良 注:“心与,心相许也。” 唐 裴度 《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铭》序:“故 州平 心与, 元直 神交。”
[古意·其五]先正
(1).亦作“ 先政 ”。前代的贤臣。《书·说命下》:“昔先正保衡,作我先王。” 孔 传:“正,长也,言先世长官之臣。” 汉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惟祖惟父,股肱先正,其孰恤朕躬。” 晋 陆机 《辩亡论下》:“山川之险易守也,劲利之器易用也,先政之策易循也。”《北齐书·高勱传》:“臣以蒙幼,滥叨拔擢,虽竭庸短,惧忝先政。” 宋 岳飞 《御书屯田三事跋》:“臣闻先正 司马光 有言:德胜才,谓之君子。”
(2).泛指前代的贤人。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三:“世谓先正论三江以味别,自 孔子 删定《书》以来,学者不知也。” 明 宋濂 《题郑北山追复诰后》:“会予有千里之役,始获见此卷,走笔识之,殊不暇详。若夫公之大节与贼 檜 ( 秦檜 )之姦,诸先正已极论之,亦不待详也。” 清 恽敬 《<诵芬录>序》:“《诵芬録》者,録 滎阳 郑氏 自 浦江 迁 归安 诸先正之言行也。” 章炳麟 《与人论国学书》:“及其自抒膺臆,纠葛不驯,虚张类例,以奋笔施评於先正。”
(3).前代的君长。《礼记·缁衣》引逸《诗》:“昔吾有先正,其言明且清。” 郑玄 注:“先正,先君长也。”
[古意·其五]自治
行政上相对独立,有权自己处理自己的事务
自治领
[古意·其五]嘉训
善言,有教益的话。《后汉书·爰延传》:“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
[古意·其五]未始
同[未尝]
未始无春。——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这么办理也未始不可
[古意·其五]如何
(1)
(2)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贴的问题
(3) 方式、方法怎样
接下去的问题是如何表明我们的意思
(4) 在什么情况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会
(5) 怎么,怎么样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水浒传》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样]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汤问》
[古意·其五]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古意·其五]相习
(1).互相沿袭。 宋 司马光 《序赙礼》:“有因丧纳妇者,相习为常,恬不知怪。” 明 宋濂 《六经论》:“所以高者涉於虚远而不返,卑者安於浅陋而不辞,上下相习,如出一辙,可胜嘆哉。” 清 徐士銮 《宋艳·奇异》:“ 东坡公 虽一时出之戏謔,难言大公,亦以见当时相习宴乐者多。”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当是时,史籍较略,民无谱谍,仍世相习,则人人自谓出于帝子, 稷 契 之托 高辛 是也。”
(2).互相熟悉。《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听了多遍,渐渐相习。”《老残游记》第九回:“山上人与虎相习,寻常人固避虎,虎也避人,故伤害人也不是常有的事,不必怕他。” 孙中山 《革命原起》:“予一见则奇之,稍与相习,则与之谈革命。”
[古意·其五]薄俗
轻薄的习俗,坏风气。《汉书·元帝纪》:“民渐薄俗,去礼义,触刑法,岂不哀哉!”《晋书·虞预传》:“穷奢竭费谓之忠义,省烦从简呼为薄俗,转相放效,流而不反。” 宋 苏舜钦 《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人生交分耻苟合,贵以道义久可要,薄俗盈虚逐势利,清风緜邈日已凋。” 清 唐孙华 《哭顾观庐侍郎》诗:“共惜斯人没,谁令薄俗敦?”
[古意·其五]鲜德
犹缺德。 明 徐渭 《设官论》:“如此,则凡鲜德者,其为官之责而非设官之责也亦明矣。”
[古意·其五]籧篨
(1).粗竹席。《方言》第五:“簟,其粗者谓之籧篨。”《晋书·皇甫谧传》:“以籧篨裹尸,麻约二头,置尸牀上。”《隋书·刑法志》:“﹝ 齐文帝 ﹞尝幸 金凤臺 受佛戒,多召死囚,编籧篨为翅,命之飞下,谓之放生。坠皆致死,帝视之为欢笑。” 宋 王安石 《独饭》诗:“窗明两不借,榻净一籧篨。” 清 方文 《大孤塘阻雪》诗:“卧困籧篨中,唧唧闻叹声。”
(2).亦作“ 籧蒢 ”。有丑疾不能俯身的人。《诗·邶风·新台》:“燕婉之求,籧篨不鲜。” 毛 传:“籧篨,不能俯者。”《北史·阳固传》:“有诡其行,有佞其音,籧篨戚施,邪媚是钦,既谗且妬,以逞其心。”
[古意·其五]俚语
粗俗的口语。常带有方言性
古意,宋代,释契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