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武恭王挽词】作者:楼钥 朝代:宋代
[杨武恭王挽词]杨武恭王挽词原文
父祖成完节,丹心激懦夫。
忱戈枭逆虏,抚剑志伊吾。
忠孝公何愧,哀荣世所无。
从今紫荷橐,接武上亨衢。
[杨武恭王挽词]诗词问答
问:杨武恭王挽词的作者是谁?答:楼钥
问:杨武恭王挽词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楼钥的名句有哪些?答:楼钥
[杨武恭王挽词]参考注释
[杨武恭王挽词]父祖
父亲和祖父。泛指祖先。《三国志·魏志·陈琳传》:“卿昔为 本初 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为人之父祖者,孰不欲教其子孙?为人之子孙者,孰不欲宠荣其父祖?” 魏鉴勋 袁闾琨 《试论皇太极的改革及智囊团》:“﹝ 努尔哈赤 ﹞提出‘七大恨’,以报父祖之仇为号召,组织 女真 人起兵反 明 ,得到了 女真 人民的拥护。”
[杨武恭王挽词]完节
(1).保持贞节;保全节操。《新唐书·列女传·李德武妻裴淑英》:“ 德武 更娶 尒朱氏 ,遇赦还,中道闻其完节,乃遣后妻,为夫妇如初。” 明 刘瑜 《谢恩表》:“卓哉,圣祖之知!故在军则称之曰 子房 ,其命词至比之为 诸葛 ,始终完节,上下交孚。”
(2).指完美的节操。 清 赵翼 《瓯北诗话·元遗山诗》:“ 郝经 所撰《墓誌》及《金史》本传,皆云‘ 金 亡不仕’,是可谓完节矣。”
[杨武恭王挽词]丹心
(1) 忠诚之心
一片丹心
(2) 又叫[丹寸]、[丹魄]、[丹襟]、[丹诚]、[丹慊]、[丹恳]、[丹愚]、[丹款]、[丹悃]、[丹抱]、[丹府]、[丹衷]、[丹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杨武恭王挽词]懦夫
软弱无所作为的人
[杨武恭王挽词]逆虏
对叛逆者的蔑称。《后汉书·朱浮传》:“从围城而不救,放逆虏而不讨,臣诚惑之。”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 康成 之里,逆虏望拜; 林宗 之庭,莫不卑肃。” 宋 陆游 《送王景文》诗:“逆虏犹遗种,皇天夺老臣。” 明 王琼 《双溪杂记》:“﹝ 赵鑑 、 邓璋 ﹞以 土鲁番 书闻,且言逆虏所求不可允。”
[杨武恭王挽词]抚剑
(1).按剑。《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遂超乘,右抚剑,左援带,命驱之出。”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奋袂攘袵,抚剑东顾,而心已驰於 吴会 矣。” 唐 司空图 《冯燕歌》:“ 冯君 抚剑即迟疑,自顾平生心不欺。”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三:“非贸贸然暴虎冯河、抚剑疾视者所可与议也。”
(2).指从戎。 南朝 齐 谢朓 《和江丞北戍琅琊城》:“岂不思抚剑,惜哉无轻舟。”
[杨武恭王挽词]伊吾
(1).象声词。读书声。 宋 黄庭坚 《考试局与孙元忠博士竹间对窗夜闻元忠诵书声调悲壮戏作竹枝歌三章和之》:“南窗读书声伊吾,北窗见月歌竹枝。” 明 高启 《卧病夜闻邻儿读书》诗:“月淡梧桐雨后天,伊吾声在北窓前。”
(2).古地名。 汉 伊吾卢 地区, 隋 大业 六年置 伊吾郡 。治所在今 新疆 哈密县 。亦泛指边疆。《后汉书·班超传》:“将兵别击 伊吾 战於 蒲类海 ,多斩首虏而还。” 李贤 注:“ 伊吾 , 匈奴 中地名,在今 伊州 纳职县 界。”《新唐书·西域传下》:“ 伊吾城 者, 汉 宜禾 都尉所治。商胡杂居,胜兵千,附 铁勒 。人驍悍,土良沃。 隋 末内属,置 伊吾郡 。天下乱,復臣 突厥 。 贞观 四年,城酋来朝。 頡利 灭,举七城降,列其地为 西伊州 。” 元 郭钰 《和酬宋竹坡韵》:“鸥社共盟君未弃,何须驰志向 伊吾 。” 清 高其倬 《蓟州新城》诗:“志鸣 伊吾 劒,意洗鱼海兵。长计一蹉失,塞马仍纵横。”参见“ 伊州 ”。
[杨武恭王挽词]忠孝
忠于君国,孝于父母。《孝经·开宗明义》“终於立身” 汉 郑玄 注:“忠孝道著,乃能扬名荣亲,故曰终於立身也。”《东观汉记·北海敬王刘睦传》:“大王忠孝慈仁,敬贤乐士。” 唐 韩愈 《潮州请置乡校牒》:“人吏目不识乡饮酒之礼,或未尝闻《鹿鸣》之歌,忠孝之行不劝,亦县之耻也。”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王风既降,圣教莫修,忠孝情衰,廉耻道丧。”
[杨武恭王挽词]公何
复姓。 春秋 时 鲁国 有 公何藐 。见《左传·定公五年》。
[杨武恭王挽词]哀荣
死后办得很隆重的丧事
褒奖之命,虽已表于哀荣,遗奠之恩,宜再申于轸悼。——白居易《祭卢虔文》
[杨武恭王挽词]从今
从现在起。《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 宋 郭应祥 《玉楼春》词:“从今对酒与当歌,空惹离情千万绪。”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从今经懺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 杜鹏程 《延安人》:“从今向后要和他一道工作的工程处长,是什么模样?”
[杨武恭王挽词]紫荷橐
即紫荷。《梁书·文学传·刘杳》:“ 周捨 又问 杳 :‘尚书官著紫荷橐,相传云“挈囊”,竟何所出?’ 杳 答曰:‘《张安世传》曰:“持橐簪笔,事 孝武皇帝 数十年。” 韦昭 、 张晏 注并云:“橐,囊也。近臣簪笔,以待顾问。”’”参见“ 紫荷 ”。
[杨武恭王挽词]接武
(1).步履相接。谓小步前进。《礼记·曲礼上》:“堂上接武,堂下布武。” 郑玄 注:“武,迹也。亦相接,谓每移足半躡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哄丁》:“楹鼓逢逢将曙天,诸生接武 杏坛 前。”
(2).步履相接。指舞步相接。《楚辞·大招》:“二八接武,投诗赋只。” 朱熹 集注:“接,连也。武,迹也。”
(3).步履相接。形容人多拥挤。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是以遐览渊博者,旷代而时有;面墻之徒,比肩而接武也。”《魏书·李谐传》:“异人相趋于絳闕,鸿生接武于儒馆。”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当今朝号得人,国称多士。 蓬山 之下,良直差肩;芸阁之中,英奇接武。”《金史·崔立传》:“当时冒进之徒,争援 刘 齐 故事以冀非分者,比肩接武。”
(4).步履相接。形容亲近;接近。 唐 权德舆 《户部王曹长杨考功崔刑部二院长并同锺陵使府之旧因以寄赠》诗:“外庭时接武,广陌更连鑣。” 宋 司马光 《与吕晦叔简》:“自 晦叔 入都,及得共事,每与僚寀行坐不相离,未尝得伸悃愊,虽日夕接武,犹隔阔千里也。”
(5).步履相接。前后相接;继承。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古来辞人,异代接武,莫不参伍以相变,因革以为功。”《新唐书·上官仪传》:“御史供奉赤墀下,接武夔龙,簉羽鵷鷺,岂 雍州 判佐比乎?” 马宗霍 《书林藻鉴》:“ 唐 代书家之盛,不减于 晋 ,因由接武六朝,家传世习,自易为工。”
[杨武恭王挽词]亨衢
(1).四通八达的大道。《易·大畜》:“何天之衢,亨。” 孔颖达 疏:“乃天之衢亨,无所不通也。” 唐 元稹 《苦雨》诗:“东西生日月,昼夜如转珠。百川朝巨海,六龙踏亨衢。”
(2).常以喻美好的前程。 唐 李商隐 《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糲食空弹剑,亨衢詎置锥!” 宋 沉括 《贺赵龙图》:“妙策凌云,擢起英豪之域;亨衢振翼,俄登直侍之联。” 清 朱彝尊 《曹先生溶挽诗六十四韵》:“壮日膺乾顾,亨衢协泰交。”
宋代,楼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