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若岘驿望庐山】作者:独孤及 朝代:唐代
[早发若岘驿望庐山]早发若岘驿望庐山原文
雨罢山翠鲜,泠泠东风好。
断崖云生处,是向峰顶道。
谁谓峰顶远,跂予可瞻讨。
忘缘祛天机,脱屣恨不早。
只恐岁云暮,遂与空名老。
心往迹未并,惭愧山上草。
[早发若岘驿望庐山]诗词问答
问:早发若岘驿望庐山的作者是谁?答:独孤及
问:早发若岘驿望庐山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早发若岘驿望庐山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独孤及的名句有哪些?答:独孤及
全唐诗:卷246_22
[早发若岘驿望庐山]参考注释
[早发若岘驿望庐山]山翠
翠绿的山色。 南朝 梁 庾肩吾 《奉和春夜应令》:“水光悬荡壁,山翠下添流。” 唐 王维 《华子冈》诗:“云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 宋 欧阳修 《逸老亭》诗:“池光开小幌,山翠入重城。” 清 厉鹗 《永兴寺二雪堂晓起看绿萼梅》诗:“是时春空霽,山翠争便娟。”
[早发若岘驿望庐山]泠泠
(1) 形容清凉;冷清
白露泠泠
(2) 本指流水声。借指清幽的声音
[早发若岘驿望庐山]东风
(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早发若岘驿望庐山]断崖
亦作“ 断厓 ”。陡峭的山崖。 唐 周贺 《寄新头陀》诗:“远洞省穿湖底过,断崖曾向壁中禪。” 宋 辛弃疾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词:“断崖脩竹,竹里藏冰玉。”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 修黎 ﹞尝曰:‘吾幼即爱山河林壑之幽寂,游戏于断厓絶壁之为危险,吾伴侣也。’” 华山 《远航集·窑洞阵地战》:“光线从通到外面断厓上的气孔里,透视到人住的窑洞里。”
[早发若岘驿望庐山]生处
(1).生长的地方。 唐 李咸用 《苔》诗:“几年风雨跡,叠在石孱颜。生处景长静,看来情儘閒。” 金 元好问 《野谷道中怀昭禅师》诗:“説向阿师应被笑,人生生处果难忘。” 元 曹之谦 《送李郭二子还乡》诗:“丧乱身为客,淹流泪满衣。亦知生处乐,未卜有年归。”
(2).指聚集之处。 唐 杜牧 《山行》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3).佛教谓转世轮回之处。《魏书·释老志》:“善恶生处凡有六道焉。”
(4).指转生之处。 元 觉岸 《释氏稽古略》卷二:“﹝ 道安法师 ﹞正月晦日命门徒具浴。忽有异僧出入隙中。 安 以生处问之,僧指西北,云即开,见楼阁如幻出,曰:‘彼兜率天也。’”
(5).产地。 清 翟灏 《通俗编·货财》:“生处不如聚处。”
[早发若岘驿望庐山]峰顶
1.亦作"峰顶"。
2.山峰的顶端。
3.喻事物发展的顶点。
[早发若岘驿望庐山]瞻讨
观览探寻。 唐 闾丘均 《临水亭》诗:“清朗悟心术,幽遐备瞻讨。”
[早发若岘驿望庐山]天机
(1) 上天的机密
(2) 泛指秘密
一语道破天机
(3) 天赋的灵机,即灵性
[早发若岘驿望庐山]脱屣
比喻看得很轻,无所顾恋,犹如脱掉鞋子。《汉书·郊祀志上》:“嗟乎!诚得如 黄帝 ,吾视去妻子如脱屣耳!” 颜师古 注:“屣,小履。脱屣者,言其便易,无所顾也。” 唐 李颀 《缓歌行》:“一沉一浮会有时,弃我翻然如脱屣。” 宋 王禹偁 《潘阆咏潮图序》:“脱屣场屋,耻原夫之流;栖心云泉,有终焉之计。” 清 侯方域 《重修颜鲁公碑亭记》:“夫 鲁公 之见厄於当时,而直伸其志,其视卿相王侯与其国封邸第,曾不若脱屣,而何有於亭?” 梁启超 《意大利建国三杰传》:“ 加里波的 之脱屣爵禄,兔起鶻落于 卡菩列拉 之一孤岛,其高风亮节,为史家所津津乐道。”
[早发若岘驿望庐山]空名
(1) 虚名
不务空名
(2) 和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名义
他挂了个副职的空名,一点主也做不了
[早发若岘驿望庐山]心往
犹向往,向慕。 清 刘大櫆 《吴蕊圃先生七十寿序》:“予心往先生,而自恨无因缘相见也。”
[早发若岘驿望庐山]惭愧
(1) 因有缺点或错误而感到不安;羞愧
(2) 幸运,侥幸
那王俊得知这个消息,叫声惭愧,幸而预先走脱了。——《荡寇志》
唐代,独孤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