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衣曲四首·其三】作者:江源 朝代:明代
[寄衣曲四首·其三]寄衣曲四首·其三原文
裁缝值残暑,万里寄边城。
莫道寒衣早,萧关八月冰。
[寄衣曲四首·其三]诗词问答
问:寄衣曲四首·其三的作者是谁?答:江源
问:寄衣曲四首·其三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江源的名句有哪些?答:江源
[寄衣曲四首·其三]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一部
[寄衣曲四首·其三]参考注释
[寄衣曲四首·其三]裁缝
以制作或拆改衣服为职业的人
[寄衣曲四首·其三]残暑
残馀的暑气。 唐 沉佺期 《酬苏员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见赠》诗:“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 白居易 《曲江早秋》诗:“早凉晴后至,残暑暝来散。” 宋 陆游 《风雨》诗:“残暑时当尽,清风势自回。”亦指夏末时节。 宋 范成大 《西楼秋晚》诗:“残暑已随梁燕去,小春应为海棠来。”
[寄衣曲四首·其三]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寄衣曲四首·其三]边城
临近边界的城市
[寄衣曲四首·其三]寒衣
冬天御寒的衣服,如棉衣,棉裤等
就居求寒衣。——《资治通鉴·唐纪》
[寄衣曲四首·其三]萧关
(1).古关名。故址在今 宁夏 固原 东南,为自 关中 通向塞北的交通要冲。《汉书·武帝纪》:“﹝ 元封 四年冬十月﹞通 回中 道,遂北出 萧关 。”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匈奴传》:‘入 朝郍 萧关 ’, 萧关 在 安定 朝郍县 也。” 唐 卢照邻 《上之回》诗:“ 回中 道路险, 萧关 烽候多。”
(2).指 北宋 崇宁 四年为防御 西夏 而筑的 萧关 ,故址在今 固原 北二百馀里。
(3).古县名。 唐 神龙 元年(公元705年)置。治所在今 固原 北一百八十里。 至德 后地入 吐蕃 , 大中 间收复,置 武州 治此,旋废。
(4).古县名。 唐 中和 四年(公元884年)侨置于 潘原县 (今 甘肃省 平凉市 东),仍为 武州 治所。 五代 周 显德 中废。
寄衣曲四首,明代,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