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作者:吴芾 朝代:宋代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原文
晚上危亭顾四隅,小松环绕几千株。
他年黛色侵天去,应记栽时是老夫。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诗词问答
问: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的作者是谁?答:吴芾
问: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吴芾的名句有哪些?答:吴芾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吴芾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 书法图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书法作品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参考注释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晚上
从日落或晚饭至寝宴的一段时间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危亭
耸立于高处的亭子。 唐 白居易 《春日题乾元寺上方最高峰亭》诗:“危亭絶顶四无邻,见尽三千世界春。” 朱自清 《南京》:“ 燕子矶 在 长江 里看,一片绝壁,危亭翼然,的确惊心动魄。”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四隅
(1).四角。《礼记·檀弓上》:“蚁结于四隅。” 郑玄 注:“画褚之四角。”《尔雅·释宫》“西南隅谓之奥,西北隅谓之屋漏,东北隅谓之宧,东南隅谓之窔” 宋 邢昺 疏:“此别宫中四隅之异名也。”
(2).四方;四周。《淮南子·原道训》:“经营四隅,还返於枢。” 高诱 注:“隅,犹方也。” 晋 潘岳 《为贾谧作赠陆机》诗:“强 秦 兼并,吞灭四隅。” 唐 白居易 《官舍内新凿小池》诗:“中底铺白沙,四隅甃青石。”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环绕
(1) 沿由路程、行进和旅行所形成的圆圈运动
环绕世界一周
(2) 在四周构成圆环;构成弯曲或圆形边界
林地环绕着村庄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他年
(1).犹言将来,以后。《左传·成公十三年》:“ 曹 人使公子 负芻 守…… 负芻 杀其大子而自立也,诸侯乃请讨之。 晋 人以其役之劳,请俟他年。” 唐 杜牧 《寄题甘露寺北轩》诗:“他年会著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 清 龚自珍 《乙酉十二月十九日得汉凤纽白玉印一枚喜极赋诗》:“引我飘摇思,他年能不能?”
(2).往年;以前。 唐 杜甫 《千秋节有感》诗之二:“圣主他年贵,边心此日劳。” 唐 韩愈 《祭虞部张员外文》:“他年诸人,莫有能比。” 唐 薛能 《雕堂》诗:“他年谁识我,心跡在 徐州 。”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黛色
青黑色。 南朝 宋 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从岭而上,气尽金光,半山以下,纯为黛色。” 南朝 梁 何逊 刘绮 《照水联句》:“临桥看黛色,映渚媚铅辉。” 唐 王维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诗:“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五代 鹿虔扆 《虞美人》词:“ 九疑 黛色屏斜掩,枕上眉心歛。” 周立波 《民兵》:“天正下着,空际灰蒙蒙。远山被雨染得迷迷茫茫的,有些地方,露出了一些黛色。”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侵天
逼近云天。极言其高。 唐 韩愈 《游城南·风折花枝》诗:“浮艳侵天难就看,清香扑地只遥闻。”《警世通言·乐小舍弃生觅偶》:“看潮人成羣作队,不待中秋,相随相趁,尽往江边游戏。沙滩畔,远望潮头,不觉侵天浪起。”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应记
谓与所记的符合。《汉书·薛宣传》:“ 宣 察 湛 有改节敬 宣 之效,乃手自牒书,条其姦臧,封与 湛 …… 諶 自知罪臧皆应记,而 宣 辞语温润,无伤害意。” 颜师古 注:“与 宣 书记相当。”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老夫
年老的男子自称
老夫自有主张,尔等不必多言
吴芾,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