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巡抚陈淮奏报秋收九分有馀诗以志慰】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贵州巡抚陈淮奏报秋收九分有馀诗以志慰]原文
黔省山田广,漏天水下流。
润禾无碍涝,幸岁有登秋。
又报九分胜,为欣万户庥。
吾民衣食足,此外更何求。
[贵州巡抚陈淮奏报秋收九分有馀诗以志慰]诗词问答
问:《贵州巡抚陈淮奏报秋收九分有馀诗以志慰》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贵州巡抚陈淮奏报秋收九分有馀诗以志慰]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七十六
2. 黔省本年春夏以来雨旸时若二麦收成既报九分有馀五六月间雨泽益称优渥该处多属山田利于多雨所莳早晚二禾日加畅茂又以遇闰七月下旬即当成熟之时兹据陈淮奏通省秋收分数所有十分收成者贵阳等干府仁怀一同知都江清江二通判册亨一州同罗斛一州判定番等七州贵筑等十四县共三十六处九分收成者平越镇远二府长寨等五同知水城等四通判开州等七州贵定等二十县共三十八处通省合计秋收实共九分有馀现在粮价平减民苗无不乐业
[贵州巡抚陈淮奏报秋收九分有馀诗以志慰]参考注释
[贵州巡抚陈淮奏报秋收九分有馀诗以志慰]山田
(1).山中狩猎。《周礼·地官·山虞》:“若大田猎,则莱山田之野。” 贾公彦 疏:“若田在山,则山虞芟莱草木於可陈之处。”
(2).指下等田。对高田(上等田)、间田(中等田)而言。《管子·山国轨》:“山田以君寄币振其不赡,未淫失也。”
(3).山间的田地。《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免为庶人,屏居山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汶水》:“林木緻密,行人鲜有能至矣。又有少许山田,引灌之踪尚存。” 清 顾炎武 《江上》诗:“岁旱耕山田,抱瓮禾不长。”
[贵州巡抚陈淮奏报秋收九分有馀诗以志慰]漏天
(1).谓如天泻漏。比喻多雨、久雨或飞泉盛大。 宋 苏轼 《广州蒲涧寺》诗:“千章古木临无地,百尺飞涛泻漏天。”
(2).地名。在今 四川省 雅安县 境。其地多雨,故称。 唐 杜甫 《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楼得风字》诗:“朝廷烧栈北,鼓角 漏天 东。” 杨伦 笺注:“《梁益记》:‘ 雅州 西北有大、小 漏天 ,以其西北阴盛常雨,如天之漏也。’” 宋 晁说之 《晁氏客语》:“ 雅州 蒙山 常阴雨,谓之 漏天 。产茶极佳,味如 建 品。 纯夫 有诗云:‘ 漏天 常洩雨,蒙顶半藏云’,为此也。”
[贵州巡抚陈淮奏报秋收九分有馀诗以志慰]水下
水面以下
对这个海湾水下情况了如指掌
[贵州巡抚陈淮奏报秋收九分有馀诗以志慰]无碍
(1).没有阻碍;没有妨碍。 汉 扬雄 《法言·君子》:“子未覩 禹 之行水与?一东一北,行之无碍也。君子之行,独无碍乎?”《红楼梦》第四一回:“有木头的杯取个来,我就失了手,掉了地下也无碍。” 茅盾 《色盲》三:“﹝ 林白霜 ﹞毫无瞻顾地钉住说:‘如果你觉得告诉我是和 赵筠秋 无碍,还是请你直说罢!’”
(2).佛教语。谓通达自在,没有障碍。 南朝 梁简文帝 《 * 颂》:“我有无碍,共向圆常。” 宋 朱松 《书永和寺壁》诗:“道人法力真无碍,解遣龙孙吐浪花。”
[贵州巡抚陈淮奏报秋收九分有馀诗以志慰]登秋
(1).秋收。 三国 魏 曹植 《喜雨》诗:“嘉种盈膏壤,登秋必有成。” 南朝 齐 谢朓 《赛敬亭山庙喜雨》诗:“登秋虽未献,望岁佇年祥。”
(2).入秋,进入秋凉。 唐 孟浩然 《他乡七夕》诗:“绪风初减热,新月始登秋。”
[贵州巡抚陈淮奏报秋收九分有馀诗以志慰]万户
(1).一万户。《史记·高祖本纪》:“诸将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亦指万人。 宋 陈师道 《赠魏衍》诗之二:“寧须万户权轻重,不待千篇一已多。”
(2).万家;万室。万,极言其多。 汉 班固 《西都赋》:“张千门而立万户,顺阴阳以开闔。”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三:“ 长安 一片月,万户擣衣声。”
(3).官名。 金 初设置, 元 代相沿,为世袭官职。万户为“万夫之长”,总领于中央的枢密院;驻于各路者,则分属于行省。设万户府以统领千户所,诸路万户府各设达鲁花赤一员,万户一员。又有海道运粮万户府,设官与诸路万户府同。参阅《元史·百官志七》。
[贵州巡抚陈淮奏报秋收九分有馀诗以志慰]衣食
衣服和食物,泛指各种基本生活资料
[贵州巡抚陈淮奏报秋收九分有馀诗以志慰]此外
(1) 除此以外
(2) 在已提到的东西上外加的事情
此外,还可以使这个小机件用来压印可爱的浮雕图案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