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送历阳潘司户瑶移令归东鲁】_贺铸 | 宋代

【送历阳潘司户瑶移令归东鲁】作者:贺铸 朝代:宋代

[送历阳潘司户瑶移令归东鲁]送历阳潘司户瑶移令归东鲁原文

衰俗纷纷务近功,几人心迹与君同。
低回州县青衫列,踊跃圣贤黄卷中。
牛渚江山空夜月,河阳桃李再春风。
相望鲁卫无多远,异日能寻卖药翁。

[送历阳潘司户瑶移令归东鲁]诗词问答

问:送历阳潘司户瑶移令归东鲁的作者是谁?答:贺铸
问:送历阳潘司户瑶移令归东鲁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贺铸的名句有哪些?答:贺铸

[送历阳潘司户瑶移令归东鲁]贺铸送历阳潘司户瑶移令归东鲁 书法图

【送历阳潘司户瑶移令归东鲁】_贺铸 | 宋代
送历阳潘司户瑶移令归东鲁书法作品

[送历阳潘司户瑶移令归东鲁]参考注释

[送历阳潘司户瑶移令归东鲁]衰俗

衰败的世俗。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知己》:“僕不幸,生於衰俗,所不耻者,识 元紫芝 。” 宋 王安石 《寄曾子固》诗:“高论几为衰俗废,壮怀难值故人倾。” 明 宋濂 《清风亭记》:“宜名亭曰 清风 ,以励衰俗。”

[送历阳潘司户瑶移令归东鲁]纷纷

(1) 多而杂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一个接一个地,接二连三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送历阳潘司户瑶移令归东鲁]近功

指目前的功利。 宋 曾巩 《秘书监制》:“故书省之设,吾不计近功,而要於广畜德,所以厚其礼秩。” 明 王鏊 《震泽长语·食货》:“不拘文法,不求近功,不听浮言。” 朱自清 《<文心>序》:“没有忍耐而求近功,实在是苟且的心理。”

[送历阳潘司户瑶移令归东鲁]心迹

思想与行为;犹心事;心情

[送历阳潘司户瑶移令归东鲁]低回

(1) 也作[低徊]

(2) 徘徊;流连

人们在堤边低回,欣赏着澄江如练的水色

低佪夷犹,宿 * 兮。——《楚辞·九章·抽思》

(3) 回旋起伏

拂水低回舞袖翻。——杜甫《乐游园歌》

(4) 纡回曲折

大道低回。——《汉书·扬雄传》

[送历阳潘司户瑶移令归东鲁]州县

(1).州与县的合称。 唐 韩愈 《进士策问》:“今将自州县始,请各诵所怀,聊以观诸生之志。” 宋 欧阳修 《吉州学记》:“今州县之吏,不得久其职而躬亲於教化也。”

(2).指州县官。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应知不知》:“今之州县死一州一县之社稷。”

[送历阳潘司户瑶移令归东鲁]青衫

青色的衣衫;黑色的衣服。古代指书生

江州司马青衫湿。——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送历阳潘司户瑶移令归东鲁]踊跃

(1) 向上跳起

踊跃欢呼

(2) 欢欣奋起的样子

踊跃参加

[送历阳潘司户瑶移令归东鲁]圣贤

圣人与贤人的合称;亦指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送历阳潘司户瑶移令归东鲁]黄卷

(1).书籍。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杂碎故事,盖是穷巷诸生,章句之士,吟咏而向枯简,匍匐以守黄卷者所宜识。” 杨明照 校笺:“古人写书用纸,以黄蘗汁染之防蠹,故称书为黄卷。” 唐 刘肃 《大唐新语·举贤》:“黄卷之中,圣贤备在。” 明 高明 《琵琶记·琴诉荷池》:“黄卷看来消白日,朱絃动处引清风。”

(2).指记录官吏功过,考核能否称职的专门文书。 唐 杜甫 《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黄卷真如律,青袍也自公。” 仇兆鳌 注引《唐会要》:“ 天宝 四载十一月,勅御史依旧置黄卷,书闕失,每岁委知杂御史长官比类能否,送中书门下,改转日褒贬。”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食毕,则主簿持黄卷揖曰:‘请举事。’于是臺院长白杂端曰:‘举事。’则举曰:‘某姓侍御史有某过,请準条。’主簿书之。”

(3).诏敕。 宋 陆游 《乞致仕札子》二:“万签黄卷,悵已负于初心;十具乌犍,冀获安于故里。”

(4).指道书或佛经。因佛道两家写书用黄纸。 唐 皎然 《兵后早春登故鄣南楼望昆山寺白鹤观亦清道人并沉道士》诗:“耳目何所娱,白云与黄卷。”

[送历阳潘司户瑶移令归东鲁]江山

江河和山岭,指国家的疆土或政权

江山如此多娇

江山险固。——《资治通鉴》

江山如画。——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送历阳潘司户瑶移令归东鲁]河阳

古地名,在现在河南省孟县西

[送历阳潘司户瑶移令归东鲁]桃李

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喻人的青春年少;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送历阳潘司户瑶移令归东鲁]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送历阳潘司户瑶移令归东鲁]相望

互相对望

雕栏相望焉。——《虞初新志·魏学洢·核舟记》

邻国相望。——《史记·货殖列传》

死者相望。——《资治通鉴·唐纪》

东西相望。——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送历阳潘司户瑶移令归东鲁]鲁卫

(1).语本《论语·子路》:“ 鲁 衞 之政,兄弟也。”后以“鲁衞”代称兄弟。 唐玄宗 《过大哥宅探得歌字韵》:“ 鲁 衞 情先重,亲贤爱转多。”

(2).比喻情况类似、实质相同。 明 李贽 《战国论》:“乃 曾子固 自负不少者也,咸谓文章本於‘六经’矣,乃讥 向 ( 刘向 )自信之不篤,邪説之当正,则亦不知‘六经’为何物,而但窃褒贬以绳世,则其视 鲍 ( 鲍彪 )与 吴 ( 吴师道 )亦 鲁 衞 之人矣。”

(3).泛指礼义之邦。 宋 苏轼 《答丁连州启》:“自疑本 儋 崖 之人,难復见 鲁 衞 之士,而况清时雅望、令德高标,固已闻名而自惭。” 清 钱谦益 《锡山赵太史六十序》:“太史强学束脩,道明德立,布衣蔬食,卓肰以古人自命,而贤士大夫望其羽仪,以为此邦今之 鲁 衞 , 忠定 、 忠宪 之后犹有人焉。”参见“ 鲁衞之政 ”。

[送历阳潘司户瑶移令归东鲁]无多

没有多少。 唐 杜荀鹤 《和友人寄孟明府》:“莫嫌月入无多俸,须喜秋来不废吟。” 清 周亮工 《郭去问还家未半载复作章贡之行送之》诗:“乱后还家庆更生,无多日月復成行。”

[送历阳潘司户瑶移令归东鲁]异日

(1) 以后的一天或一段时间

留待异日再议

曰姑俟异日观,云尔。——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2) 往日;从前

异日情谊,记忆犹新

,

【送历阳潘司户瑶移令归东鲁】_贺铸 | 宋代
  • 【齐俗】_刘克庄 | 宋代
  • 【齐俗】_刘克庄 | 宋代 >> 【齐俗】_刘克庄 | 宋代...

    【送历阳潘司户瑶移令归东鲁】_贺铸 | 宋代
  • 【颂古二十六首】_释嗣宗 | 宋代
  • 【颂古二十六首】_释嗣宗 | 宋代 >> 【颂古二十六首】_释嗣宗 | 宋代...

    【送历阳潘司户瑶移令归东鲁】_贺铸 | 宋代
  • 【天童寺】_顾逢 | 宋代
  • 【天童寺】_顾逢 | 宋代 >> 【天童寺】_顾逢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