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哀诗李牧】作者:司马光 朝代:宋代
[五哀诗李牧]五哀诗李牧原文
椎牛飨壮士,拔距养奇材。
虏帐方惊避,秦金已闇来。
旌旗移幕府,荆棘蔓丛台。
部曲依稀在,犹能话郭开。
[五哀诗李牧]诗词问答
问:五哀诗李牧的作者是谁?答:司马光
问:五哀诗李牧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司马光的名句有哪些?答:司马光
[五哀诗李牧]参考注释
[五哀诗李牧]椎牛
(1).谓击杀牛。《韩诗外传》卷七:“是故椎牛而祭墓,不如鸡豚之逮亲存也。” 宋 黄庭坚 《明叔知县和示过家上冢二篇复次韵》:“且当置是事,椎牛会宾亲。” 周实 《岁暮杂感》诗:“安能跨凤寻仙侣,未必椎牛尽将才。”参见“ 槌牛 ”。
(2).见“ 椎牛恨 ”。
[五哀诗李牧]壮士
勇士,心雄胆壮的人;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
壮士十年归。——《乐府麻集·木兰诗》
壮士不死。——《史记·陈涉世家》
田横齐之壮士。——《资治通鉴》
壮士从之。——《资治通鉴·唐纪》
[五哀诗李牧]拔距
亦作“ 拔拒 ”。比腕力。一说,跳跃。古代的一种练武活动。《汉书·甘延寿传》:“少以良家子善骑射为羽林,投石拔距絶於等伦,尝超踰羽林亭楼,由是迁为郎。” 颜师古 注:“ 应劭 曰:‘投石,以石投人也。拔距,即下超踰羽林亭楼是也。’…… 师古 曰:‘投石, 应 説是也。拔距者,有人连坐相把据地,距以为坚而能拔取之,皆言其有手掣之力,超踰亭楼,又言其趫捷耳,非拔距也。今人犹有拔爪之戏,盖拔距之遗法。’” 晋 左思 《吴都赋》:“袒裼徒搏,拔距投石之部。” 唐 皮日休 《<鹿门隐书>序》:“然后世之君,犹有喜角觝而忘政,爱拔拒而过贤者。” 宋 司马光 《李牧》诗:“椎牛饗壮士,拔距养奇才。” 清 赵翼 《行园即景》诗:“海上漫传着翅人,军前已掩拔距卒。”
[五哀诗李牧]奇材
见“ 奇才 ”。
[五哀诗李牧]惊避
惊慌逃避。 清 毛奇龄 《打虎儿行》:“假虎隐幔恐小儿,小儿惊避力不支。”
[五哀诗李牧]旌旗
旗帜
旌旗裂。——《资治通鉴·唐纪》
上建旌旗。——《资治通鉴》
钟鼓旌旗。——宋· 苏轼《教战守》
遍地旌旗。——《广东军务记》
旌旗蔽日
[五哀诗李牧]幕府
(1) 旧时将帅办公的地方,后也泛指衙署
(2) 日本明治以前执掌全国政权的军阀
[五哀诗李牧]荆棘
荆:荆条,无刺;棘,酸枣,有刺。两者常丛生为从莽。也泛指丛生于山野间的带棘小灌木
斩荆棘。——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五哀诗李牧]丛台
(1).台名。 战国 赵 筑,在 河北 邯郸 城内,数台相连,故名。《汉书·邹阳传》:“夫全 赵 之时,武力鼎士袨服 丛臺 之下者一旦成市,而不能止 幽王 之湛患。” 唐 李远 《听话丛台》诗:“有客新从 赵 地回,自言曾上古 丛臺 。” 清 吴伟业 《读魏石生<怀古诗>》诗:“家近 丛臺 推意气,山开全 赵 见平芜。”
(2).台名。 战国 楚 筑,在今 河南 商水 县。 宋 乐史 《太平寰宇记·河南道十·陈州》:“此臺盖 襄王 所筑也,非 赵 之 丛臺 ,名同事异。按 郎蔚之 《陈州旧图》云:‘ 楚王 游观弋钓地,或税驾於此,往往有嘉禾丛生,因以为名也。’”
[五哀诗李牧]部曲
(1).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大将军营五部,校尉一人;部有曲,曲有军候一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睨部曲之进退,览将帅之变态。”《新唐书·李光弼传》:“甲夜,士持炬徐引,部曲重坚,贼不敢逼。”
(2).借指军队。《后汉书·董卓传》:“寻而 何进 及弟 苗 先所领部曲皆归於 卓 , 卓 又使 吕布 杀执金吾 丁原 而并其众, 卓 兵士大盛。” 南朝 宋 鲍照 《代东武吟》:“将军既下世,部曲亦罕存。” 清 黄遵宪 《聂将军歌》:“将军麾军方寸乱,将军部曲已云散。”
(3).古代豪门大族的私人军队,带有人身依附性质。《三国志·魏志·邓艾传》:“ 孙权 已没,大臣未附, 吴 名宗大族,皆有部曲。”《南史·张瓌传》:“ 瓌 宅中常有父时旧部曲数百。”《续资治通鉴·宋徽宗政和四年》:“遂命诸将传梃而誓曰:‘汝等同心尽力,有功者,奴婢部曲为良,庶人官之。’”
(4).部属;部下。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今将军既有元舅之尊,二府并领劲兵,部曲将吏皆英俊之士,乐尽死力,事在掌握,天赞之时也。” 宋 张元干 《叶少蕴生朝》诗:“小试擒纵孰敢攖?部曲爱戴如父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当年宿将,久经战阵者尚不乏人,若择其威望素著者,使其统带旧部,协同进剿,准其部曲诸将以原官酌补新兵制之缺,新旧相閒,不能为变,而易於图功。”
[五哀诗李牧]依稀
含糊不清地,不明确地
依稀掩映。——清· 林觉民《与妻书》
司马光,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