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近复兄送伯发侄南征三首·其一】作者:李全昌 朝代:明代
[次近复兄送伯发侄南征三首·其一]原文
才堪压众定争先,甲榜悬知映卯躔。
正巧寓中力贯札,复申剥后总邀天。
共看云梦长吞腹,好拉姮娥笑拍肩。
门阀自今勤再整,从来接翼比联蝉。
[次近复兄送伯发侄南征三首·其一]诗词问答
问:《次近复兄送伯发侄南征三首·其一》的作者是谁?答:李全昌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全昌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全昌
[次近复兄送伯发侄南征三首·其一]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近复兄送伯发侄南征三首·其一]参考注释
[次近复兄送伯发侄南征三首·其一]争先
争着赶在前头
争先恐后
[次近复兄送伯发侄南征三首·其一]甲榜
(1). 元 明 以来称进士为甲榜。 元 武汉臣 《玉壶春》第一折:“甲榜争先,独占文场选。” 明 魏万 《三报恩·嘱女》:“家乘阀閲,世业诗书,曾捷乡闈,未登甲榜。”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甲榜乙榜》:“今世谓进士为甲榜,以其曾经殿试,列名于一二三甲也。”
(2).指中进士的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郭安》:“此等明决,皆是甲榜所为,他途不能也。”
[次近复兄送伯发侄南征三首·其一]悬知
料想;预知。 北周 庾信 《和赵王看伎》:“悬知曲不误,无事畏 周郎 。”《太平广记》卷七一引《玄门灵妙记》:“法之效验,未敢悬知。” 宋 秦观 《和东坡红鞋带》:“悬知百年事已定,却笑列仙形甚臞。” 明 吴承恩 《移竹寺中得诗》之四:“悬知此君意,亦自要狂夫。”
[次近复兄送伯发侄南征三首·其一]正巧
(1) 刚巧
(2) 正好
我去找他,他正巧不在家
[次近复兄送伯发侄南征三首·其一]贯札
谓箭矢穿透铠甲上的叶片。亦形容力大善射。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器用》:“ 镇戎军 有一铁甲……强弩射之不能入。尝有一矢贯札,乃是中其钻空,为钻空所刮,铁皆反卷,其坚如此。” 清 顾汧 《射猎篇》:“帐前射艺分队进,穿扬贯札惊鲸鯢。”
[次近复兄送伯发侄南征三首·其一]云梦
亦作“ 云瞢 ”。1.古薮泽名。 汉 魏 之前所指 云梦 范围并不很大, 晋 以后的经学家才将 云梦泽 的范围越说越广,把 洞庭湖 都包括在内。《周礼·夏官·职方氏》:“正南曰 荆州 ,其山镇曰 衡山 ,其泽藪曰 云瞢 。” 郑玄 注:“ 衡山 在 湘 南, 云瞢 在 华容 。” 南朝 陈 张正见 《赋得韩信》:“ 淮阴 总 汉 兵, 燕 齐 擅远声……所悲 云梦泽 ,空伤狡兔情。” 唐 李频 《湘口送友人》诗:“去雁远衝 云梦 雪,离人独上 洞庭 船。”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哭主》:“你看浩浩 洞庭 ,苍苍 云梦 ,控西南之险,当 江 汉 之衝。”
(2).借指古代 楚 地。 唐 陆龟蒙 《庆封宅古井行》:“一朝 云梦 围兵至,胸陷锋鋩脑涂地。”
[次近复兄送伯发侄南征三首·其一]姮娥
神话中的月中女神。即[嫦娥]
[次近复兄送伯发侄南征三首·其一]拍肩
轻拍别人的肩膀。表示友好或爱护。 清 唐孙华 《双凤村居诗以志之》:“拍肩同辈多零落,陇畔何人许耦耕?” 清 唐孙华 《题眼医何藏之小照》诗:“拍肩羣瞽世何限,补救造化天无功。”
[次近复兄送伯发侄南征三首·其一]门阀
门第阀阅,指世代显贵、有功勋的世家
声荣无晖于门阀。——《后汉书·宦者传论》
[次近复兄送伯发侄南征三首·其一]从来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次近复兄送伯发侄南征三首·其一]接翼
翅膀挨着翅膀。多形容亲近。 汉 枚乘 《梁王菟园赋》:“翱翔羣熙,交颈接翼。”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薰蕕不同器,梟鸞不接翼。” 后蜀 顾夐 《更漏子》词:“浓柳翠,晚霞微,江鸥接翼飞。”
[次近复兄送伯发侄南征三首·其一]联蝉
连续。多指连任官职。 南朝 梁 江淹 《无为论》:“有奕叶公子者,联蝉七代,冠冕组望,多素紈黼衣绣裳。” 唐 骆宾王 《上李少常启》:“奕叶龙光,联蝉龟纽。” 明 徐渭 《问军中之系于国用》:“先人秉鱼须,联蝉及诸季。”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景》:“小鼎繁声逗响泉,篷窗夜静话联蝉。”参见“ 蝉联 ”。
明代,李全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