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皇帝挽歌辞五首·其二】作者:沈遘 朝代:宋代
[大行皇帝挽歌辞五首·其二]大行皇帝挽歌辞五首·其二原文
历数当兴运,讴歌属太平。
成康能述业,文景善持盈。
海外咸来献,区中不识兵。
至仁终莫报,何以尽群情。
[大行皇帝挽歌辞五首·其二]诗词问答
问:大行皇帝挽歌辞五首·其二的作者是谁?答:沈遘
问:大行皇帝挽歌辞五首·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大行皇帝挽歌辞五首·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沈遘的名句有哪些?答:沈遘
[大行皇帝挽歌辞五首·其二]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大行皇帝挽歌辞五首·其二]参考注释
[大行皇帝挽歌辞五首·其二]历数
一件一件地列举
历数敌人的罪行
[大行皇帝挽歌辞五首·其二]兴运
时运昌隆。《北史·杨愔传》:“既潜窜累载,属 齐神武 至 信都 ,遂投刺辕门,便蒙引见,赞扬兴运,陈诉家祸。言辞哀壮,涕泗横集。” 宋 曾巩 《福州谢到任表》:“遇继承于兴运,未进望于清光。”
[大行皇帝挽歌辞五首·其二]讴歌
1.亦作"讴歌"。 2.歌唱。 3.歌颂。 4.颂歌。
[大行皇帝挽歌辞五首·其二]太平
社会安定
安于太平之乐。——宋· 苏轼《教战守》
[大行皇帝挽歌辞五首·其二]成康
周成王 与 周康王 的并称。史称其时天下安宁,刑措不用,故用以称至治之世。《诗·周颂·执竞》:“不显 成 康 ,上帝是皇。”《汉书·景帝纪赞》:“ 周 云 成 康 , 汉 言 文 景 ,美矣。” 元 揭傒斯 《奎章阁贺表》:“惟上有 成 康 之君,下有 周 召 之臣。”
[大行皇帝挽歌辞五首·其二]文景
西汉 文帝 与 景帝 的并称。两帝相继,社会比较安定富裕,史称“ 文 景 之治”。 汉 桓宽 《盐铁论·救匮》:“ 文 景 之际, 建元 之始,大臣尚有争引守正之义。” 唐 刘知几 《史通·鉴识》:“《老经》撰於 周 日,《庄子》成於 楚 年,遭 文 景 而始传,值 嵇 阮 而方贵。” 清 方苞 《书<史记>十表后》:“ 文 景 以前,凡所论述,皆其父所次,旧闻具见矣。”
[大行皇帝挽歌辞五首·其二]持盈
保守成业。语本《老子》:“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国语·越语下》:“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 韦昭 注:“持,守也。盈,满也。”《后汉书·蔡邕传》:“心恬澹於守高,意无为於持盈。” 唐 刘禹锡 《上门下裴相公启》:“然持盈之术,古所难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俾后御民者咸知懔朽索,戒持盈。”
[大行皇帝挽歌辞五首·其二]海外
超出国界,即国外
海外同胞
[大行皇帝挽歌辞五首·其二]区中
人世间。《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迫区中之隘陜兮,舒节出乎北垠。” 唐 王昌龄 《裴六书堂》诗:“窗下长啸客,区中无遗想。” 宋 范仲淹 《老子犹龙赋》:“圣人之道也,无幽不通,一则致霖雨於天下,一则宣教化於区中。” 清 魏源 《杂诗》之四:“寧知区中士,中有百年恨。维帝高冥冥,安闻下土怨。”
[大行皇帝挽歌辞五首·其二]不识
(1).不知道,不认识。《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韩愈 《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鲁迅 《<集外集>序言》:“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识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周礼·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识。” 郑玄 注:“识,审也。不审,若今仇讎当报甲,见乙,诚以为甲而杀之者。”
[大行皇帝挽歌辞五首·其二]至仁
(1).最大的仁德。《庄子·天运》:“曰:‘谓问至仁?’ 庄子 曰:‘至仁无亲。’”《孔子家语·屈节解》:“躬敦厚,明亲亲,尚篤敬,施至仁,加恳诚,致忠信,百姓化之。”
(2).指最有仁德的人。《孟子·尽心下》:“仁人无敌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大行皇帝挽歌辞五首·其二]何以
(1) 用什么
何以教我
(2) 为什么
何以出尔反尔
[大行皇帝挽歌辞五首·其二]群情
群众或众人的情绪
群情激奋
群情鼎沸(形容群众的情绪高涨,像锅里的开水沸腾起来)
宋代,沈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