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黄花 和师韵赠长安范公】作者:马钰 朝代:元代
[惜黄花-和师韵赠长安范公]惜黄花 和师韵赠长安范公原文
弃财戒酒。
药囊系肘。
常清静,便把虎龙引逗。
心起大慈悲,人人尽欲救。
化愚迷、诗词如咒。
休要攀花柳。
速修神秀。
玉壶中,有个自然红狗。
日日吠青霄,谁知合著口。
更披云、能飞解走。
[惜黄花-和师韵赠长安范公]诗词问答
问:惜黄花 和师韵赠长安范公的作者是谁?答:马钰
问:惜黄花 和师韵赠长安范公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惜黄花 和师韵赠长安范公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马钰的名句有哪些?答:马钰
[惜黄花-和师韵赠长安范公]马钰惜黄花 和师韵赠长安范公 书法图
惜黄花 和师韵赠长安范公书法作品
[惜黄花-和师韵赠长安范公]参考注释
[惜黄花-和师韵赠长安范公]弃财
谓多馀的钱财。 汉 贾谊 《新书·铜布》:“挟铜之积,制吾弃财,以与 匈奴 逐争其民,则敌必坏矣。”
[惜黄花-和师韵赠长安范公]戒酒
(1) 按照誓约或决心戒除含酒精饮料地(的)
我确实喝酒…但是我现在马上就戒酒
(2) 主张或实行不喝酒
(3) 勒卡布戒酒会会员(戒酒者)的实践
[惜黄花-和师韵赠长安范公]系肘
系缚于肘。《后汉书·祭遵传》:“ 丰 好方术,有道士言 丰 当为天子,以五綵囊裹石繫 丰 肘,云石中有玉璽。”《晋书·周顗传》:“今年杀诸贼奴,取金印如斗大繫肘。”
[惜黄花-和师韵赠长安范公]清静
安静;不嘈杂
清静过日而已。——清· 林觉民《与妻书》
清静的地方
[惜黄花-和师韵赠长安范公]引逗
(1) 挑逗
引逗小姐
(2) 引诱
你是何等草芥,无故引逗他出来,如今祸及于我。——《红楼梦》
[惜黄花-和师韵赠长安范公]慈悲
谓给人快乐,将人从苦难中拔救出来,亦泛指慈爱与怜悯
[惜黄花-和师韵赠长安范公]人人
每人
人人自以为必死。——《资治通鉴·唐纪》
[惜黄花-和师韵赠长安范公]愚迷
(1).愚昧而执迷不悟。《隋书·艺术传·庾质》:“臣实愚迷,犹执前见,陛下若亲动万乘,糜费实多。”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二折:“道兄,我看世俗之人,贪嗔爱慾,如青蝇之嗜血,似羣蚁之慕羶,只利趋前,竟忘溺死,好愚迷也。”《三国演义》第八九回:“汝兄愚迷,汝当諫之。”
(2).指愚昧迷惘之人。《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遂使愚迷妄求功德,不惮科禁,轻犯宪章。” 元 石子章 《竹坞听琴》第一折:“问是非海内,人我丛中,将那不晓事的愚迷劝。”
(3).愚弄迷惑。 清 方苞 《书<太史公自序>后》:“乃重为方士所愚迷。”
[惜黄花-和师韵赠长安范公]诗词
(1).诗的词句。 宋 梅尧臣 《张淳叟献诗永叔同永叔和之》:“ 张君 献诗诗词巧,美女插花娇醉春。” 明 吴应箕 《述怀》诗:“《咏怀》好诗词,能无自愧息。”
(2).诗和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匡超人 初时不好问他,偷眼望那书上圈的花花緑緑,是些甚么诗词之类。” 郭小川 《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在病危时还一再聆听 毛主席 的光辉诗词。”
[惜黄花-和师韵赠长安范公]花柳
(1) 鲜花杨柳
花柳的巷,管弦的楼。——《西游记》
(2) *
(3) 妓女
(4) 花柳病的省称
[惜黄花-和师韵赠长安范公]神秀
(1).神奇秀美。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序》:“ 天台山 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 唐 杜甫 《望岳》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清 侯方域 《倪云林十万图记》:“《万松叠翠》、《万横香雪》二图,寄韵设色,并极神秀。”
(2).聪明俊秀。 唐 杜甫 《和少府宴书斋》:“才士得神秀,书斋闻尔为。”
(3).指神采秀发。 唐 杜牧 《杜秋娘》诗:“眉宇儼图画,神秀射朝辉。”
[惜黄花-和师韵赠长安范公]玉壶
(1) 玉制的壶
(2) 计时器,即宫漏
一片冰心在玉壶。——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惜黄花-和师韵赠长安范公]自然
(1) 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择于自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2)
(3)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
自然现象
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
(4)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动作很自然
复得返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
听其自然
(6) 当然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鲁迅《朝花夕拾》
[惜黄花-和师韵赠长安范公]日日
(1) 天天
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一天一天地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贾谊《论积贮疏》
[惜黄花-和师韵赠长安范公]青霄
(1).青天;高空。 晋 左思 《蜀都赋》:“干青霄而秀出,舒丹气而为霞。” 唐 濮阳瓘 《出笼鹘》诗:“一点青霄里,千声碧落中。” 清 纳兰性德 《望江南·咏弦月》词:“初八月,半镜上青霄。”
(2).喻帝都;朝廷。 唐 杜甫 《收京》诗之二:“叨逢罪己日,洒涕望青霄。” 宋 张元干 《满庭芳·寿》词:“朝回处,青霄路稳,黄色起天庭。” 清 黄遵宪 《五用前韵》:“忽传罪己 兴元 詔,霑洒青霄泪万行。”
(3).喻巍科,高第。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 裴公 ( 裴度 )答曰:‘……各怀器业寧推让,俱上青霄岂后先!’” 元 石德玉 《曲江池》楔子:“万丈龙门则一跳,青霄有路终须到。”《再生缘》第四五回:“恐妹命孤无福分,不能平地步青霄。”
(4).清朗的夜晚。 明 秦时雍 《醉花阴·秋怀》套曲:“白昼看云,青霄步月。”
[惜黄花-和师韵赠长安范公]合著
共同编写或制订
[惜黄花-和师韵赠长安范公]披云
(1).拨开云层。 汉 徐干 《中论·审大臣》:“ 文王 之识也,灼然若披云而见日,霍然若开雾而观天。”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天吴踊跃于重渊, 王乔 披云而下坠。” 明 文徵明 《寄许仲贻》诗:“几回对月思 玄度 ,安得披云见 士龙 。”按, 士龙 为 晋 陆云 字, 云间 人。因曾自称“ 云间 陆士龙 ”,故云。
(2).敬词。犹言大驾光临。比之自天而降,故云。《北史·隐逸传·徐则》:“故遣使人,往彼延请……希能屈己,佇望披云。”
(3).冲霄。亦以喻得志。 唐 薛逢 《席上酬东川严中丞叙旧见赠》诗:“昔记披云日,今逾二十年。声名俱是梦,思旧半归泉。” 明 高明 《琵琶记·杏园春宴》:“锦韉灿烂披云,银鐙荧煌曜日。”
元代,马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