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旧锺馗】作者:苏辙 朝代:宋代
[题旧锺馗]题旧锺馗原文
济南书记今白须,岁节锺馗旧录襦。
举手托天欣见雪,破鞋踏冻可怜渠。
滔滔时辈今黄壤,六六年华属老夫。
儿女未容翁便去,银瓶隔夜浸屠酥。
[题旧锺馗]诗词问答
问:题旧锺馗的作者是谁?答:苏辙
问:题旧锺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辙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辙
[题旧锺馗]参考注释
[题旧锺馗]济南
山东省省会。位于山东省西部,南临泰山,北临黄河,面积4875平方公里,人口335万,其中市区132万。位于丘陵和平原交界地,泉水很多,素有[泉城]之称。为山东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
[题旧锺馗]书记
(1)
(2) 旧称从事文书工作的人
(3) 党、团等各级组织的主要负责人
(4) 指书籍
涉猎书记
(5) 书信
数通书记相报谢
(6) 在罗马帝国时期具有一些公证人权力的公证人
[题旧锺馗]白须
见“ 白鬚 ”。
亦作“ 白须 ”。白色的胡须。形容年老。 唐 元稹 《西归绝句》之十:“寒窗风雪拥深炉,彼此相伤指白鬚。” 宋 苏轼 《赠黄山人》诗:“倦游不拟谈玄牝,示病何妨出白须。”一本作“ 白鬚 ”。 宋 陆游 《一年老一年》诗:“平生常笑 愚公 愚,欲栽堕齿染白须。”一本作“ 白鬚 ”。 牛放 《鄂尔多斯草原》:“老牧人,白发连着白须,静静地呷着奶茶。”
[题旧锺馗]岁节
(1).年节。《后汉书·张酺传》:“﹝ 酺 父﹞尝来候 酺 ,适会岁节,公卿罢朝,俱诣 酺 府奉酒上寿。”《宋书·谢方明传》:“从兄 混 有重名,唯岁节朝宗而已。”《剪灯新话·秋香亭记》:“每岁节伏腊,仅以兄妹礼见於中堂而已。”
(2).岁月。 宋 朱淑贞 《舟行即事》诗之七:“岁节将残恼闷怀,庭闈献寿阻传盃。”
[题旧锺馗]托天
1.靠天。谓寄希望于天。
2.寄托于天空。
[题旧锺馗]破鞋
(1) 破旧的鞋子
一辈子尽穿破鞋
(2) 指乱搞男女关系的女人
[题旧锺馗]踏冻
踏着冰冻。谓冒着严寒。 唐 白居易 《风雪中作》诗:“踏冻侵夜行,凌寒未明起。” 清 王元勋 《海上观冰山歌同毛海客赋》:“余时踏冻访海客,惊见冰山高崱屴。” 清 何耳 《燕台竹枝词·毛儿窝》:“四围温厚中深稳,踏冻应无捲地风。”
[题旧锺馗]可怜
(1) 值得怜悯
露出一副可怜相
(2) 数量少或质量坏得不值一提
可怜的家产
[题旧锺馗]滔滔
(1) 形容大水奔流貌
白浪滔滔
(2) 比喻言行或其他事物连续不断
他滔滔地辩论着,脸上兴奋得通红。——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
这使他们骄傲了,一路滔滔开向平型关,…。—— 周立波《悼田守尧同志》
年滔滔而自远兮,寿冉冉而愈衰。——《楚辞·东方朔·七谏》
(3) 盛大;普遍
天下滔滔,知我者希。——《新唐书》
况且老荆那样的人,滔滔者皆是,换一个来,何尝会比他好?—— 茅盾《路》
(4) 和暖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楚辞·九章》
[题旧锺馗]时辈
当时的著名人物
深为时辈推重
礼与 卢毓同郡时辈,而情好不睦。——《三国志·孙礼传》
[题旧锺馗]黄壤
(1).即黄土。《书·禹贡》:“ 雍州 ……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 晋 潘岳 《西征赋》:“蹈 秦 郊而始闢,豁爽塏以宏壮,黄壤千里,沃野弥望。”参见“ 黄土 ”。
(2).分布在热带、 * 带潮湿地区的黄色土壤,含有大量铁的氧化物,有黏性和强酸性,缺乏磷分。我国南方和西南有这种土壤。俗称“黄泥”。
(3).犹黄泉。《三国志·吴志·孙晧传》“以济元元”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天匪亡 吴 ,孤所招也。瞑目黄壤,当復何颜见四帝乎!” 唐 杜牧 《池州李使君殁后十一日处州新命始到后见归妓感而成诗》:“黄壤不知新雨露,粉书空换旧铭旌。” 清 洪楝园 《悬岙猿·岛别》:“休思量,滩头戏嬉枝头望,故山风月任徜徉,只怕你主人不日归黄壤。”参见“ 黄泉 ”。
(4).地中;地底下。 唐 高彦休 《唐阙史·薛氏子为左道所悮》:“左道曰,家童暨役客辈,悉命具畚鍤之类,俟择日发土,须臾可以目验矣。无术以制,则逃匿黄壤,不復能追。”
[题旧锺馗]六六
(1).六的六倍,三十六。《鹖冠子·度万》:“五音六律,稽从身出,五五二十五以理天下,六六三十六以为岁式。” 陆佃 解:“六六,六其律之六也。”
(2).谓 巫山 三十六峰。 宋 范成大 《范氏庄园》诗:“夕阳尘土涨郊墟,六六峯头梦觉餘。” 明 汪道昆 《高唐梦》:“人醉我何醒,莫待黄粱先熟;明烛明烛,梦断 巫山 六六。” 清 袁于令 《西楼记·私契》:“ 巫山 六六梦难成,一幅花笺作主盟。”
(3).鲤鱼的别称。《埤雅·释鱼》:“鲤三十六鳞,具六六之数,阴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 胡书巢 ﹞《寄香亭》云……森森九种竹,灿灿十样笺。六六双鲤鳞,泠泠三峡泉。”详“ 六六鳞 ”。
[题旧锺馗]老夫
年老的男子自称
老夫自有主张,尔等不必多言
[题旧锺馗]儿女
(1) 儿子和女儿,子女
儿女成群
(2) 青年男女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儿女泪,君休滴
[题旧锺馗]银瓶
银制的瓶,汲水器
银瓶乍破。——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题旧锺馗]隔夜
过一夜
不喝隔夜茶
[题旧锺馗]屠酥
见“ 屠苏 ”。
宋代,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