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英公大师归终南】作者:吕端 朝代:宋代
[送英公大师归终南]送英公大师归终南原文
衡岳烟萝紫阁云,名高湖外晚游秦。
清词古学儒生业,圆笠方袍释子身。
竹杖拄归山里寺,篆书留与世间人。
我疑簪组成为缚,空仰吾师去路尘。
[送英公大师归终南]诗词问答
问:送英公大师归终南的作者是谁?答:吕端
问:送英公大师归终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吕端的名句有哪些?答:吕端
[送英公大师归终南]吕端送英公大师归终南 书法图
送英公大师归终南书法作品
[送英公大师归终南]参考注释
[送英公大师归终南]烟萝
亦作“烟萝”。1.草树茂密,烟聚萝缠,谓之“烟萝”。 唐 李端 《寄庐山真上人》诗:“更説 谢公 南座好,烟萝到地几重阴。” 南唐 李煜 《破阵子》词:“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璚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明 陈所闻 《驻马听·泛西湖》曲:“指点着六桥柳浪,三 竺 云峦, 石屋 烟萝。” 清 周準 《发朱砂庵经观音岩登石人峰》诗:“俯身入烟萝,欲诣仙人宅。”
(2).借指幽居或修真之处。 唐 裴铏 《传奇·文箫》:“一斑与两斑,引入 越王山 。世数今逃尽,烟萝得再还。” 周楞伽 辑注:“烟萝,道家称隐居修真的地方。” 宋 苏舜钦 《离京后作》诗:“脱身离网罟,含笑入烟萝。” 明 屠隆 《綵毫记·别妻走京》:“何意入利名韁锁,惆悵别烟萝。” 康有为 《和临桂周黻卿翰林<有感>》:“只愁好春色,无处着烟萝。”
[送英公大师归终南]紫阁
(1).金碧辉煌的殿阁。多指帝居。 汉 崔琦 《七蠲》:“紫阁青臺,綺错相连。” 南朝 梁 江淹 《宋故银青光禄大夫孙夐墓铭》:“紫阁咸趋,朱轩既履。” 明 高启 《送王哲判官之上党》诗:“朝辞紫阁下,暮宿 黄河 壖。”
(2).指仙人或隐士所居。 晋 陆云 《喜霁赋》:“改 望舒 之离毕兮,曜六龙於紫阁。” 唐 张籍 《寄紫阁隐者》诗:“紫阁气沉沉,先生住处深。”
(3). 唐 代曾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令为紫微令。因称宰相府第为紫阁。 唐 元稹 《酬卢秘书》诗:“梦云期紫阁,厌雨别黄梅。”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紫阁名公,黄扉元宰,三槐位里排列。”
[送英公大师归终南]名高
崇高的声誉;名声显著。《韩非子·说难》:“所説出於为名高者也,而説之以厚利,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必弃远矣。”《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往者 毛孝先 、 崔季珪 等用事,贵清素之士,于时皆变易车服以求名高。” 宋 苏轼 《和刘道原咏史》:“名高不朽终安用,日饮无何计亦良。”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乃学其讲道学,聚徒众,收门生,以博名高,图富贵。”
[送英公大师归终南]清词
清丽的词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诔碑》:“清词转而不穷,巧义出而卓立。” 唐 芮挺章 《<国秀集>序》:“取 太冲 之清词,无嫌近溷;得 兴公 之佳句,寧止掷金。” 清 龚自珍 《西郊落花歌》:“先生读书尽三藏,最喜《维摩》卷里多清词。”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孔另境编<当代文人尺牍钞>序》:“先前是在看朝章国故,丽句清词,如何抑扬,怎样请托。”
[送英公大师归终南]古学
(1).研究古文经、古文字之学。 汉 何休 《<春秋公羊传>序》:“是以治古学、贵文章者,谓之俗儒。” 徐彦 疏:“《左氏》先著竹帛,故 汉 时谓之古学;《公羊》 汉 世乃兴,故谓之今学。” 汉 许冲 《上<说文解字>书》:“臣父故大尉南閤祭酒 慎 ,本从 逵 受古学。” 段玉裁 注:“古学者,《古文尚书》、《诗毛氏》、《春秋左氏传》及《仓頡古文》、《史籀大篆》之学也。”《后汉书·郑玄传》:“中兴之后, 范升 、 陈元 、 李育 、 贾逵 之徒争论古今学,后 马融 答 北地 太守 刘瓌 及 玄 答 何休 ,义据通深,由是古学遂明。” 明 杨慎 《谭苑醍醐·庄子解》:“《庄子》为书……士无古学,不足以知之。”后泛指研究古代文化学术。 胡适 《<国学丛刊>发刊宣言》:“近年来,古学的大师渐渐死完了。”
(2).科举功令文字如策论、律赋、经义、八股文、试帖诗以外的经史学问,称古学。 宋 李幼武 《宋名臣言行录外集》卷六:“﹝ 吕希哲 ﹞从 王安石 学。 安石 以为:凡士未官而事科举者,为贫也;有官矣,而復事科举,是侥倖富贵利达,学者不由也。公闻之,遽弃科举,一意古学。”《儒林外史》第四六回:“ 唐二棒椎 道:‘ 老华 ,我正有件事要来请教你这通古学的。’ 虞华轩 道:‘我通甚么古学,你拿这话来笑我。’”
[送英公大师归终南]儒生
指遵从儒家学说的读书人。后来泛指读书人
云间有儒生 莫后光见之。——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送英公大师归终南]方袍
(1).僧人所穿的袈裟。因平摊为方形,故称。 唐 许浑 《泊蒜山津闻东林寺光仪上人物故》诗:“云斋曾宿借方袍,因説浮生大梦劳。”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僧 从诲 ﹞累年供奉,望方袍之赐,以耀法门。”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道人灵一》:“一食自甘,方袍便足;灵台澄皎,无事相干。”
(2).借指僧人。 唐 司空曙 《题凌云寺》诗:“不与方袍同结社,下归尘世竟如何?”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下:“ 赞皇 李公 之镇 浙 右,以 南朝 众寺,方袍且多,其中必有妙通《易》道者。因帖下诸寺,令择一人,送至府中。”
[送英公大师归终南]释子
僧徒的通称。取 释迦 弟子之意。《杂阿念经》:“若欲为福者,应於沙门释子所作福。” 唐 韦应物 《寄皎然上人》诗:“ 吴兴 老释子,野雪盖精庐。”《初刻拍案惊奇》卷七:“ 玄宗 虽崇奉道流,那 惠妃 却篤信佛教,各有所好。 惠妃 信的释子,叫做 金刚三藏 。”
[送英公大师归终南]竹杖
竹制的手杖。《汉书·西域传赞》:“睹犀布、瑇瑁则建 珠崖 七郡,感枸酱、竹杖则开 牂柯 、 越嶲 。” 唐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仙翁遗竹杖, 王母 留桃核。” 清 唐孙华 《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一百韵》:“颇恋桃笙稳,行烦竹杖持。”
[送英公大师归终南]归山
(1) 回山。如:放虎归山
(2) 下山
(3) 婉辞,指人死
[送英公大师归终南]篆书
汉语字体之一。有大篆和小篆之分。大篆即金文,又称镏书;小篆为秦统一后规定的书体写法
[送英公大师归终南]世间
人世间;世界上。《百喻经·观作瓶喻》:“诸佛大龙出,雷音徧世间。”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三:“有饮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唐 裴铏 《崑崙奴》:“其警如神,其猛如虎,即 曹州 孟海 之犬也。世间非老奴不能毙此犬耳。” 宋 陆游 《高枕》诗:“高枕闲看古篆香,世间万事本茫茫。” 明 袁宏道 《寄散木》:“凡艺到极精处,皆可成名,强如世间浮泛诗文百倍。” 杨朔 《滇池边上》:“自古以来,人们常有个梦想,但愿世间花不谢,叶不落,一年到头永远是春天。”
[送英公大师归终南]簪组
(1).冠簪和冠带。 唐 王维 《留别丘为》诗:“亲劳簪组送,欲趁鶯花还。”
(2).借指官宦。《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四》:“伪宰相 郑珏 等一十一人,皆本朝簪组,儒苑品流。” 宋 苏轼 《寄刘孝叔》诗:“高踪已自杂渔钓,大隐何曾弃簪组。” 明 李东阳 《张侍御世用藏山水图歌》:“吾生早觉簪组累,十年邱壑成膏肓。”
[送英公大师归终南]成为
变成。《魏书·崔鸿传》:“自 晋 永寧 以后,虽所在称兵,竞自尊树,而能建邦命氏成为战国者,十有六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所以那‘空心大老官’,居然成为 上海 的土产物。” 茅盾 《子夜》三:“自从她成为这里的主妇以来,这‘缺少了什么的’感觉,即使时隐时现,可是总常在她心头。”
[送英公大师归终南]路尘
道路上飞扬的灰尘。 金 郭邦彦 《村行》诗之一:“枣花初落路尘香,燕掠麻池乍頡頏。” 明 高启 《与客饮西园花下》诗:“相逢莫学花无赖,明日分飞随路尘。”
吕端,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