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情代八首·其二】作者:江源 朝代:明代
[闺情代八首·其二]闺情代八首·其二原文
西风吹雨滴寒更,泪满罗巾梦不成。
不独凄凉眼前事,更堪江上鼓鼙声。
[闺情代八首·其二]诗词问答
问:闺情代八首·其二的作者是谁?答:江源
问:闺情代八首·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闺情代八首·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江源的名句有哪些?答:江源
[闺情代八首·其二]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庚韵
2. 秦韬玉
[闺情代八首·其二]参考注释
[闺情代八首·其二]西风
(1) 从西方吹来的风
温带的盛行西风
(2)
(3) 指秋风
(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闺情代八首·其二]雨滴
(1) 以滴的形式下落的水,特别是指从云中下落的
(2) 雨点
[闺情代八首·其二]寒更
(1).寒夜的更点。 唐 骆宾王 《别李峤得胜字》诗:“寒更承夜永,凉景向秋澄。” 元 王恽 《秋夜》诗:“鐘鼓寒更永,乾坤夜色苍。” 清 陈维崧 《高山流水·即席别吴门诸子偕园次返梁溪并呈伯成先生》词:“枫桥下,几船夜火,一派寒更。”
(2).借指寒夜。 唐 温庭筠 《宿辉公精舍》诗:“拥褐寒更彻,心知觉路通。” 唐 秦韬玉 《长安书怀》诗:“凉风吹雨滴寒更,乡思欺人拨不平。”《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寒更漏永睡稠穋,魂梦将心处处游。”
[闺情代八首·其二]罗巾
丝制手巾。 唐 白居易 《后宫词》:“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唐 聂夷中 《杂怨》诗:“君泪濡罗巾,妾泪滴路尘。” 宋 张孝祥 《浣溪沙》词:“粉泪但能添 楚 竹,罗巾谁解繫 吴 船。”
[闺情代八首·其二]不成
——作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反问或揣度的语气,常与[难道]、[莫非]等词相呼应
老五不在这儿,莫非又下厂去了不成
[闺情代八首·其二]不独
连词。不但
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鲁迅《祝福》
[闺情代八首·其二]凄凉
(1) 孤寂冷落
夜景凄凉
(2) 悲凉
字字凄凉
[闺情代八首·其二]眼前
(1) 眼睛前面
眼前是一幢幢新建的农舍
(2) 目前,当前或面临
眼前的问题
[闺情代八首·其二]江上
(1).江岸上。《吕氏春秋·异宝》:“﹝ 伍员 ﹞因如 吴 。过於 荆 ,至 江 上,欲涉。”《史记·伍子胥列传》:“ 吴 人怜之,为立祠於 江 上,因命曰 胥山 。” 南朝 宋 鲍照 《发后渚》诗:“ 江 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 唐 岑参 《饯王崟判官赴襄阳道》诗:“津头 习氏宅 , 江 上 夫人城 。” 沉尹默 《燕归梁》词:“江上花开趁蝶寻,拚买醉千金。”
(2).江面上。《史记·伍子胥列传》:“ 伍胥 遂与 胜 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 江 , 江 上有一渔父乘船,知 伍胥 之急,乃渡 伍胥 。” 唐 崔颢 《黄鹤楼》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 江 上使人愁。” 宋 苏轼 《江神子·江景》:“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 清 黄景仁 《太白墓》诗:“清风 江 上洒然来,我欲因之寄微慕。”
(3).江中。 宋 苏辙 《初发嘉山》诗:“洗砚去残墨,遍水如黑雾。至今江上鱼,顶有遗墨处。”
[闺情代八首·其二]鼓鼙
亦作“ 鼓鞞 ”。1.古代军中常用的乐器。指大鼓和小鼓。《礼记·乐记》:“君子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旧唐书·郭子仪传》:“ 子仪 遣六军兵马使 张知节 、 乌崇福 、羽林军使 长孙全绪 等将兵万人为前锋,营於 韩公堆 ,盛张旗帜,鼓鞞震山谷。” 清 恽敬 《答伊扬州书》之二:“是犹毁鼎彝而铸刀剑,舍琴瑟而听鼓鼙。”
(2).借指征战。《晋书·牵秀传》:“自谓居司直之任,当能激浊扬清;处鼓鞞之间,必建将帅之勋。” 唐 刘长卿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诗:“万里辞家事鼓鼙, 金陵 驛路 楚 云西。” 清 吴伟业 《避乱》诗:“为客贪虾菜,逢人厌鼓鼙。”
明代,江源,闺情代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