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汪水云诗卷】作者:夏天民 朝代:宋代
[题汪水云诗卷]题汪水云诗卷原文
仰峰花昨夜三尺花雪,梅花吟老坐如橛。
道人吸扉来掺别,茗盌冰胶不堪啜。
袖中枝桐半皴裂,为予载拊舒郁结。
谁裁古调多曲折,拍拍胡笳中音节。
燕山孤累心石花,神物护持笔生舌。
杜陵老翁代佛说,长歌自击唾壶缺。
万古剑铓倒流血,花发森森照关月。
於乎嵇康东市计仍拙,广陵一散何尝绝。
[题汪水云诗卷]诗词问答
问:题汪水云诗卷的作者是谁?答:夏天民
问:题汪水云诗卷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夏天民的名句有哪些?答:夏天民
[题汪水云诗卷]参考注释
[题汪水云诗卷]昨夜
(1).昨天夜里。 南朝 宋 鲍照 《上浔阳还都道中》诗:“昨夜宿 南陵 ,今旦入 芦洲 。” 前蜀 毛文锡 《醉花间》词之一:“昨夜雨霏霏,临明寒一阵。” 巴金 《探索集·长崎的梦》:“昨夜,我梦见我在 长崎 。”
(2).日前。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夫人与 郑恆 亲。虽然昨夜见许,未足取信。”
[题汪水云诗卷]三尺
(1) 指剑,剑约长三尺,故以[三尺]为剑的代称
(2) 指法律。古时把法律条文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法律为[三尺法],简称[三尺]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题汪水云诗卷]花雪
(1).即霰。俗称雪珠。《宋书·符瑞志下》:“ 大明 五年正月戊午元日,花雪降殿庭……史臣按,《诗》云:‘先集为霰。’《韩诗》曰:‘霰,英也。’花叶谓之英。《离骚》云‘秋菊之落英’, 左思 云‘落英飘颻’,是也。然则霰为花雪矣。草木花多五出,花雪独六出。”
(2).指柳絮。 宋 张先 《千秋岁》词:“ 永丰 柳,无人尽日飞花雪。”
[题汪水云诗卷]梅花
(1) 梅树的花
(2) 〈方〉∶腊梅
(3) 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题汪水云诗卷]道人
(1)
(2) 旧时对道士的尊称
(3) 称道教徒为道人
(4) 和尚的旧称
[题汪水云诗卷]冰胶
冰冻。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余从 关中 闻一縉绅谈,边欲造战舰数百艘,以阨 青海 之要。开府 沉公 詰之云:‘虏犯多在寒候,冰胶柰何?’其人思惟少顷曰:‘闻 西寧 暖水流入 清海 ,当无患也。’开府为之絶倒。” 清 倪承茂 《苦寒行》:“ 燕山 九月即飞雪,玄冬寒气更慄烈。河西冰胶午不开,山头冻雀眼流血。”
[题汪水云诗卷]不堪
(1)
用于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深
忙碌不堪
疲备不堪
(2)
坏到极点
那饭菜都系不堪之物。——《红楼梦》
[题汪水云诗卷]皴裂
皮肤因寒冷而冻裂
手足皴裂
[题汪水云诗卷]郁结
指忧思烦冤纠结不解
[题汪水云诗卷]古调
(1).古代的乐调。 唐 刘长卿 《听弹琴》诗:“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一:“ 隋 氏取 汉 以来乐器、歌章、古调併入清乐,餘波至 李唐 始絶。”
(2).比喻高雅脱俗的诗文、言论。常以称颂他人。 唐 杜审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忽闻歌古调,归思欲霑巾。” 清 黄鷟来 《和韵送戚缄子归蠙城》之三:“古调岂终絶?《阳春》原和稀。”
(3).见“ 古调诗 ”。
[题汪水云诗卷]曲折
(1) 弯曲
一条曲折的小路
(2) 委曲
巷道曲折
(3) 复杂的、不顺当的情节
这件事情里面还有不少曲折
(4) 违背自己本意的奉承
据经正对,无所曲折
[题汪水云诗卷]拍拍
(1).象声词。鼓翅起飞声。 唐 韩愈 《病鸱》诗:“青泥掩两翅,拍拍不得离。” 宋 梅尧臣 《和永叔雨中》:“锦鞍切莫九衢去,拍拍一如鹅鸭池。” 宋 苏轼 《游桓山得泽字》诗:“春风在流水,鳧雁先拍拍。” 明 高启 《送徐七山人往蜀山书舍》诗:“溪晴雁拍拍,村曙鷄胶胶。”
(2).象声词。枪响声。《东北人民抗日歌谣选·俏大姐》:“伸手举起小 * ,叫声特务看我的。只听拍拍两声响,特务啃泥爬不起。”
(3).充满。 宋 范成大 《玉楼春》词:“云横水绕芳尘陌,一万重花春拍拍。” 宋 赵长卿 《虞美人·江乡对景》词:“雨声破晓催行桨,拍拍溪流长。” 金 元好问 《清平乐》词:“香团娇小,拍拍春多少。”
[题汪水云诗卷]胡笳
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管乐器,传说由 汉 张骞 从 西域 传入, 汉 魏 鼓吹乐中常用之。 汉 蔡琰 《悲愤诗》之二:“胡笳动兮边马鸣,孤雁归兮声嚶嚶。” 唐 岑参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緑眼胡人吹。” 宋 张孝祥 《浣溪沙·坐上十八客》词:“同是 瀛洲 册府仙,只今聊结社中莲,胡笳按拍酒如川。”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三折:“韵悠悠胡笳慢品,阿来来口打番言。”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记辛亥败兵事》:“未数里,闻胡笳声远作。”
[题汪水云诗卷]音节
(1) 声音高低,缓急的节奏
音节谐捷
(2) 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的语言单位,其中包含一个比较响亮的中心。一般来说,一个汉字是一个音节
[题汪水云诗卷]燕山
中国河北省北部山脉。西起八达岭,东到山海关,主峰雾灵山2116米。著名的明朝万里长城在河北省、北京市部分即沿其山脊而筑
[题汪水云诗卷]孤累
指失去依靠的家室儿女。《南史·隐逸传上·宗少文》:“二兄早卒,孤累甚多,家贫无以相赡,颇营稼穡。”
[题汪水云诗卷]石花
(1).钟乳水的花状凝结物。即碳酸钙。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二》:“又石穴中水,所滴皆为钟乳、殷孽。春秋分时,汲井泉则结石花。”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三·殷孽》﹝集解﹞引 苏恭 曰:“乳水滴石上,散如霜雪者。”
(2).茶名。产于 四川 。 宋 叶廷珪 《海录碎事·饮食器用》:“石花、紫笋,皆茶名也。 剑 南有 蒙顶 石花, 湖州 有 顾渚 紫笋。” 宋 杨万里 《谢木韫之舍人分送讲筵赐茶》诗:“石花紫笋可衙官,赤印白泥牛走尔。”
(3).乌韭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十·乌韭》。
(4).珊瑚的一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三·殷孽》﹝附录﹞引 寇宗奭 曰:“石花白色,圆如覆大马杓,上有百十枝,每枝各槎牙分歧如鹿角。上有细文起,以指撩之,錚錚然有声。其体甚脆,不禁触击。”《人民文学》1981年第1期:“美丽的贝壳是它(小圆镜)的框,洁白的石花是它的座。”
(5).即石花菜。一种产于沿海的藻类植物,可供食用和提炼琼脂。
[题汪水云诗卷]神物
(1).神灵、怪异之物。《易·繫辞上》:“探賾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 唐 李白 《梁甫吟》:“ 张公 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明 张纶 《林泉随笔》:“雷虽只是气,但有气便有形。神物气聚,则须有纔过便散。既有神物,则震死人书其背,夫復何怪?”
(2).指神仙。《史记·孝武本纪》:“上即欲与神通,宫室被服不象神,神物不至。”
[题汪水云诗卷]持笔
执笔,执笔为文。 汉 王充 《论衡·量知》:“荷斤斧、把筑鍤,与彼握刀持笔何以殊?”《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 植 益内不安”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曹丕 《典略》:“又尝亲见执事握牘持笔,有所造作。”《新唐书·陆贽传》:“使臣持笔无所忌,庶叛者革心。”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俄见真人若持笔判断者,度必邪魅事。”
[题汪水云诗卷]杜陵老
指 唐 杜甫 。 宋 黄庭坚 《过洞庭青草湖》诗:“我虽贫至骨,犹胜 杜陵老 。” 宋 戴复古 《论诗七绝》:“飘零忧国 杜陵老 ,感寓伤时 陈子昂 。”
[题汪水云诗卷]佛说
谓佛所宣扬的教义。 南朝 梁武帝 《断酒肉文》之一:“凡出家人,所以异於外道者,正以信因信果,信经所明,信是佛説。”《新五代史·周世宗纪赞》:“吾闻佛説以身世为妄,而以利人为急,使其真身尚在,苟利於世,犹欲割截,况此铜像,岂其所惜哉?” 苏曼殊 《寄调筝人》诗之一:“禪心一任蛾眉妒,佛説原来怨是亲。”
[题汪水云诗卷]长歌
(1).放声高歌。 汉 张衡 《西京赋》:“女娥坐而长歌,声清畅而蜲蛇。” 唐 李贺 《长歌续短歌》:“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髮。” 明 何景明 《赠郑佐》诗:“ 老郑 空同 客,长歌 北海 尊。” 清 邹容 《和西狩》:“目瞑负多久,长歌招国魂。”
(2).篇幅较长的诗歌。 唐 司空图 《冯燕歌》:“为感词人 沉下贤 ,长歌更与分明説。”
[题汪水云诗卷]击唾壶
见“ 击碎唾壶 ”。
[题汪水云诗卷]万古
万世
万古长青
[题汪水云诗卷]剑铓
亦作“ 剑芒 ”。剑锋。 唐 韩愈 《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冲天鹏翅阔,报国剑鋩寒。” 宋 梅尧臣 《猛虎行》:“掉尾为旗纛,磨牙为剑鋩。” 明 王世贞 《鸣凤记·林公避兵》:“方成睡梦,一伙强徒仗剑芒。”
[题汪水云诗卷]流血
(1) 人或动物的血液从伤口流出
伤口大量地流血
(2) 特指负伤或牺牲
[题汪水云诗卷]森森
(1) 形容繁密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唐· 杜甫《蜀相》
(2) 形容阴沉可怕
看了这水泡子四边黑压压的老树,不禁有一种鬼域森森之感。——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
(3) 形容寒冷
冷森森
[题汪水云诗卷]於乎
呜呼
[题汪水云诗卷]东市
(1) 东面的市场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乐府诗集·木兰诗》
(2) ∶刑场。汉代在长安东市处决死刑犯,后来泛称刑场为[东市]
身送东市。——南朝齐· 丘迟《与陈伯之书》
[题汪水云诗卷]广陵
见“ 广陵散 ”。
[题汪水云诗卷]何尝
(1) 用在肯定形式前表示否定,有[未尝]、[哪里]、[并不是]的意思
我何尝说过这样的话?(=我未尝说过这样的话)
历史的教训人们何尝忘记?
在那艰苦的条件下,我们何尝叫过一声苦?
(2) 用在否定形式前表示肯定
我何尝不想去?只是没有工夫(=我很想去,只是没工夫)
生物都有新陈代谢,细菌又何尝不是如此?
夏天民,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