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从军行·其三】_乾隆 | 清代

【从军行·其三】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从军行·其三]从军行·其三原文

沙漠风高列戍连,寒侵行帐不成眠。

狼山夜半闻新警,披甲争听号令传。

[从军行·其三]诗词问答

问:从军行·其三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从军行·其三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从军行·其三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从军行·其三]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二十五

[从军行·其三]参考注释

[从军行·其三]沙漠

地面完全为沙所覆盖、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的荒芜地区

[从军行·其三]风高

(1).风大。 唐 杜甫 《湖中送敬十使君适广陵》诗:“秋晚岳增翠,风高湖涌波。” 唐 柳宗元 《田家》诗之三:“风高榆柳疎,霜重棃枣熟。”

(2).风仪高超。《魏书·高允传》:“荣曜当时,风高千载。”

[从军行·其三]列戍

(1).防守边塞。列,通“ 迾 ”。 宋 陆游 《贺周丞相启》:“边防寖弛於通知,民力坐穷於列戍。” 明 陈子龙 《出自蓟门行》:“传烽始北塞,列戍登南楼。”

(2).边塞的营垒。 清 张文光 《送季天中秋日东行》诗:“霜侵列戍笳声急,云捲平沙月影新。”

[从军行·其三]行帐

(1).行军或出游时所搭的篷帐。 唐 杜甫 《军中醉歌寄沉八刘叟》:“野膳随行帐,华音发从伶。” 金 元好问 《再到新卫》诗:“行帐马嘶尘澒洞,空邨人去雨淋浪。” 清 黄景仁 《雪后集陶然亭》诗:“尺五 韦杜 天,幕我作行帐。”

(2).泛指高级武官在外的住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三回:“当夜夜静时, 陆观察 便到 叶军门 行帐裡辞行。”

[从军行·其三]不成

——作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反问或揣度的语气,常与[难道]、[莫非]等词相呼应

老五不在这儿,莫非又下厂去了不成

[从军行·其三]夜半

见[半夜]

今夜半。——明· 魏禧《大铁椎传》

[从军行·其三]新警

清新精辟。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赵秋舲》:“犹记其《金陵杂诗》十首之二云:‘璧月姮娥镜殿光,六宫学士女儿妆……’议论新警,足以夺目。”

[从军行·其三]披甲

穿上铠甲

披甲持枪

[从军行·其三]号令

(1) 指挥部队军事行动的命令和指示的统称

以出号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愬军号令。——《资治通鉴·唐纪》

传号令以诛奸贼。——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发布号令

(2) 传呼命令。古代以传叫之法发布命令,故称号令

号令召三老。——《史记·陈涉世家》

号令明肃。——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号令三军

,,

  • 【挽寿州孙国荣联】_方士淦 | 清代
  • 【挽寿州孙国荣联】_方士淦 | 清代 >> 【挽寿州孙国荣联】_方士淦 | 清代...

  • 【赋得九歌扬政要叠旧作韵】_乾隆 | 清代
  • 【赋得九歌扬政要叠旧作韵】_乾隆 | 清代 >> 【赋得九歌扬政要叠旧作韵】_乾隆 | 清代...

  • 【过清河桥二首·其二】_乾隆 | 清代
  • 【过清河桥二首·其二】_乾隆 | 清代 >> 【过清河桥二首·其二】_乾隆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