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秀才下第东归】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送沈秀才下第东归]送沈秀才下第东归原文
曲言恶者谁,悦耳如弹丝。
直言好者谁,刺耳如长锥。
沈生才俊秀,心肠无邪欺。
君子忌苟合,择交如求师。
毁出疾夫口,腾入礼部闱。
下第子不耻,遗才人耻之。
东归家室远,掉辔时参差。
浙云近吴见,汴柳接楚垂。
明年春光别,回首不复疑。
[送沈秀才下第东归]诗词问答
问:送沈秀才下第东归的作者是谁?答:贾岛
问:送沈秀才下第东归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送沈秀才下第东归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贾岛的名句有哪些?答:贾岛
全唐诗:卷571-27
[送沈秀才下第东归]参考注释
[送沈秀才下第东归]曲言
(1).婉言。《子华子·阳城胥渠问》:“太古之圣人,所以范世训俗者,有直言者,有曲言者。直言者,直以情贡也;曲言者,假以指喻也。言之致曲,则其传也久。”
(2).犹曲解。 汉 桓宽 《盐铁论·论灾》:“灾异之变,夭寿之期……曲言之故,何所本始。不知则默,无苟乱耳。”
(3).违心的话。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不諂笑以取悦,不曲言以负心。”
[送沈秀才下第东归]悦耳
动听;好听
雄壮悦耳进行曲
[送沈秀才下第东归]弹丝
弹奏弦乐器。 隋 江总 《宴乐修堂应令》诗:“弹丝命琴瑟,吹竹动笙簧。” 唐 元稹 《春六十韵》:“启齿成编贝,弹丝动削葱。” 明 刘基 《北岭将军庙碑》:“吹竹兮弹丝。”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 阮亭 善为角徵之声,吹竹弹丝,易入人耳。”
[送沈秀才下第东归]直言
诚挚地和直率地说
恕我直言
[送沈秀才下第东归]刺耳
(1) 声音或话语使人听着不舒服的
刺耳的电铃声
(2) 说话刻薄的
刺耳的话
[送沈秀才下第东归]沈生
亦作“沉生”。香木名。 晋 王嘉 《拾遗记·方丈山》:“﹝ 方丈山 ﹞臺左右种恒春之树,叶如莲花,芬芳如桂,花随四时之色……恒春一名沉生,如今之沉香也。”
[送沈秀才下第东归]俊秀
容貌清秀漂亮;秀美
她生得美貌俊秀
[送沈秀才下第东归]心肠
心地
[送沈秀才下第东归]无邪
没有 * 的想法
无邪的儿童
[送沈秀才下第东归]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送沈秀才下第东归]苟合
(1) 无原则地附合
你既说出这话,必定与他苟合,必定也是妖精。——《西游记》
(2) 男女间非婚姻的性关系
[送沈秀才下第东归]择交
择友;有选择性地结交朋友
安民之本,在于择交。——《史记·苏秦列传》
乃知择交难,须有知人明。——白居易《寓意》
[送沈秀才下第东归]疾夫
妒忌者。 唐 贾岛 《送沉秀才下第东归》诗:“毁出疾夫口,腾入礼部闈。”
[送沈秀才下第东归]礼部
官署名,清代中央政府的六部之一,掌礼乐、祭祀、封建、宴乐文学校贡举的政令
[送沈秀才下第东归]下第
(1) 下等;劣等
(2) 科举时代指殿试或乡试没考中
应举下第。——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
昨下第
[送沈秀才下第东归]不耻
不顾羞耻不以为有失体面;不以为耻
下第子不耻,遗才人耻之。——唐·贾岛《送沈秀才下第东归》
[送沈秀才下第东归]才人
才子;有文学才能的人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 赵翼《论诗》
[送沈秀才下第东归]东归
指回故乡。因 汉 唐 皆都 长安 ,中原、 江 南人士辞京返里多言东归。 三国 魏 曹操 《苦寒行》:“我心何怫鬱,思欲一东归。” 唐 郑谷 《送京参翁先辈归闽中》诗:“解印东归去,人情此际多。” 唐 郑谷 《贺进士骆用锡登第》诗:“春榜到春晚,一家荣一乡……好是东归日,高槐蕊半黄。”
[送沈秀才下第东归]家室
(1) 妻子或配偶
(2) 家属
(3) 住宅;房子
杀贼护家室。——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送沈秀才下第东归]参差
(1) 不齐
参差荇菜。——《诗·周南·关睢》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早晚相差
参差了三两年
(3) 差池;失误
没半点儿参差
译意参差
(4) 马虎
不敢参差
(5) 关系不融洽
人人不睦,个个参差
[送沈秀才下第东归]明年
今年的下一年
越明年。——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明年复攻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明年陵降。——《汉书·李广苏建传》
[送沈秀才下第东归]回首
(1) 把头转向后方
(2) 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唐代,贾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