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六州歌头(江都)】_汪元量 | 宋代

【六州歌头(江都)】作者:汪元量 朝代:宋代

[六州歌头(江都)]六州歌头(江都)原文

绿芜城上,怀古恨依依。
淮山碎。
江波逝。
昔人非。
今人悲。
惆怅隋天子。
锦帆里。
环朱履。
丛香绮。
展旌旗。
荡涟猗。
击鼓挝金,拥琼璈玉吹。
姿意游嬉。
斜日晖晖。
乱莺啼。
销魂此际。
君臣醉。
貔貅弊。
事如飞。
山河坠。
烟尘起。
风凄凄。
雨霏霏。
草木皆垂泪。
家国弃。
竟忘归。
笙歌地。
欢娱地。
尽荒畦。
唯有当时皓月,依然挂、杨柳青枝。
听堤边渔叟,一笛醉中吹。
兴废谁知。

[六州歌头(江都)]诗词问答

问:六州歌头(江都)的作者是谁?答:汪元量
问:六州歌头(江都)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六州歌头(江都)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汪元量的名句有哪些?答:汪元量

[六州歌头(江都)]参考注释

[六州歌头(江都)]芜城

古城名。即 广陵城 。故址在今 江苏省 江都县 境。 西汉 吴王 刘濞 建都于此,筑 广陵城 。 南朝 宋 竟陵王 刘诞 据 广陵 反,兵败死焉,城遂荒芜, 鲍照 作《芜城赋》以讽之,因得名。 唐 李商隐 《隋宫》诗:“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 芜城 作帝家。” 宋 苏轼 《和陶饮酒》之十八:“ 芜城 閲兴废, 雷塘 几开塞。” 清 方文 《访孙豹人不遇因题其壁》诗:“招我来 芜城 , 江 关好流寓。”

[六州歌头(江都)]古恨

昔日的遗恨。 唐 韩愈 《辞唱歌》:“君教哭古恨,不肯復吞悲。” 唐 刘禹锡 《三良冢赋》:“矧今情之犹悲,谅古恨之潜吞。”

[六州歌头(江都)]依依

(1) 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

杨柳依依

(2) 恋恋不舍的样子

依依不舍

二情同依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尚依依旁汝。——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依稀;隐约

依依墟里烟

[六州歌头(江都)]江波

江水;江中波浪。《文选·左思<蜀都赋>》:“贝锦斐成,濯色江波。” 刘逵 注引 谯周 《益州志》:“ 成都 织锦既成,濯於江水。” 宋 朱熹 《次敬夫登定王台韵》:“山色愁无尽,江波去不回。” 明 黄哲 《过梁昭明太子墓》诗:“虎战龙争二十秋,江波日夜自东流。” 王统照 《遗音》:“江边的风,受了水气的调和,虽是秋末冬初,尚不十分冷冽,有时吹了些树叶子落到江波上,便随着微细的波花,无踪影的流去。”

[六州歌头(江都)]昔人

前人;古人

[六州歌头(江都)]今人

现代人;当代人。与“古人”相对。 唐 韩愈 《与冯宿论文书》:“但不知直似古人,亦何得于今人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端肃拜》:“今人止以为妇人之礼。” 郭小川 《西出阳关》诗:“风砂呵风砂,只望你不把今人当古人!”

[六州歌头(江都)]惆怅

伤感;愁闷;失意

羁旅而无友生,惘怅兮而私自怜。——《楚辞·九辩》

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三国演义》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六州歌头(江都)]天子

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

归来见天子。——《乐府诗集·木兰诗》

天子坐明堂。

[六州歌头(江都)]锦帆

亦作“ 锦颿 ”。1.锦制的船帆。亦指有锦制船帆的船。 唐 颜师古 《大业拾遗记》:“ 煬帝 幸 江都 ……至 汴 ,御龙舟, 萧妃 乘凤舸,锦帆綵缆,穷极侈靡。” 唐 李商隐 《隋宫》诗:“玉璽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清 徐昂发 《扬州》诗:“木鵞沉处锦颿斜, 隋氏 离宫接暮霞。”

(2).借指装饰华丽的船。 南朝 陈 阴铿 《渡青草湖》诗:“ 洞庭 春溜满,平湖锦帆张。”

(3).指 * 越货的亡命徒。典本《三国志·吴志·甘宁传》“民闻铃声,即知是 寧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曜 《吴书》:“ 寧 轻侠 * ,藏舍亡命,闻於郡中。其出入,步则陈车骑,水则连轻舟,侍从被文绣,所如光道路,住止常以繒锦维舟。” 清 乐宫谱 《毛生》:“前 明 熹庙 时,天下多故,盗贼充斥,锦帆緑林之徒,所在多有。”

[六州歌头(江都)]朱履

(1).红色的鞋。古代贵显者所穿。 南朝 梁 沉约 《登高望春》诗:“ 齐 童躡朱履, 赵 女扬翠翰。”《新唐书·车服志》:“皇太子之服……白韈、赤舄、朱履,加金涂银扣饰。”

(2).借指贵显者。 唐 罗隐 《寄锺常侍》诗:“一从朱履步金臺,蘖苦冰寒奉上台。”

(3).见“ 朱履客 ”。

[六州歌头(江都)]旌旗

旗帜

旌旗裂。——《资治通鉴·唐纪》

上建旌旗。——《资治通鉴》

钟鼓旌旗。——宋· 苏轼《教战守》

遍地旌旗。——《广东军务记》

旌旗蔽日

[六州歌头(江都)]涟猗

(1) 被风吹起的水面的波纹

河水清且涟猗。——《诗·魏风·伐檀》

(2) 在平静水面上,微风吹来激起的细浪

[六州歌头(江都)]击鼓

打鼓作声;用鼓声打出信号或表示愿望

击鼓(吹号)要求休战谈判

[六州歌头(江都)]琼璈

玉制的乐器。 宋 王安中 《宣和七年十二月廿一日就睿谟殿张灯预赏元宵曲燕应制》诗:“紫气开三极,琼璈列万仙。”

[六州歌头(江都)]玉吹

管乐器的美称。 唐 温庭筠 《元日》诗:“绪风调玉吹,端日应铜浑。” 宋 汪元量 《六州歌头·江都》词:“击鼓挝金,拥琼璈玉吹,恣意游嬉。”

[六州歌头(江都)]姿意

犹任意。姿,通“ 恣 ”。《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花儿﹞全仗人去护惜他,却反姿意抝折,於心何忍!”《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张皮雀 ﹞姿意饮啖,喫得盘无餘骨,酒无餘滴。”

[六州歌头(江都)]游嬉

游玩,嬉戏;游戏

孩子们在海滩尽情游嬉

[六州歌头(江都)]斜日

傍晚时西斜的太阳。 南朝 梁简文帝 《纳凉》诗:“斜日晚駸駸,池塘生半阴。” 宋 王安石 《杏花》诗:“独有杏花如唤客,倚墻斜日数枝红。” 清 纳兰性德 《南乡子》词:“飞絮晚悠颺,斜日波纹映画梁。”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戛剑生杂记》:“行人於斜日将堕之时……涕不可仰。”

[六州歌头(江都)]晖晖

(1).形容日光灼热。 汉 刘桢 《大暑赋》:“赫赫炎炎,烈烈暉暉,若炽燎之附体,又温泉而沉肌。”

(2).艳丽貌。 隋 江总 《啄燕燕于飞应诏》诗:“二月春暉暉,双燕理毛衣。”

(3).清辉貌。 南朝 梁 虞骞 《视月》诗:“泠泠玉潭水,映见蛾眉月。靡靡露方垂,暉暉光稍没。” 唐 崔橹 《闻笛》诗:“银河漾漾月暉暉,楼碍星边织女机。” 清 周体观 《秋萤和韵》:“可怜秋色里,相映亦暉暉。”

(4).象声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一》:“其来也,自东南暉暉声如雷,野鷄皆鸣,故曰鷄鸣神也。”

[六州歌头(江都)]莺啼

莺鸣。 宋 辛弃疾 《蝶恋花》词:“燕语鶯啼人乍还。却恨西园,依旧鶯和燕。”《水浒传》第八一回:“好梦欲成还又觉,緑窗但觉鶯啼晓。”

[六州歌头(江都)]销魂

形容伤感或欢乐到极点,若魂魄离散躯壳。也作[消魂]

乐乐愈精愈妙了,令人销魂。——《警世通言》

[六州歌头(江都)]此际

此时,这时候。 宋 秦观 《满庭芳》词:“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清 李渔 《奈何天·密筹》:“生平絶少皱眉时,此际偏教愁絶。” 清 陈天华 《猛回头》:“我们到了那个时节,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还有什么好处呢!咱家想到此际,把做官的念头丢了,只想把我们的同种救出苦海。”

[六州歌头(江都)]君臣

(1).君主与臣下。《易·序卦》:“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 唐 韩愈 《送浮屠文畅师序》:“彼见吾君臣父子之懿,文物事为之盛,其心有慕焉。” 宋 范仲淹 《阳礼教让赋》:“侯以明之,罔替君臣之义;礼无违者,遂诣宾主之情。”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黄陶庵集外诗》:“当日君臣荒乐,文武酣嬉之状,如遇目前。”

(2).中医方剂中的主药与辅药。《素问·至真要大论》:“方制君臣何谓也? 岐伯 曰:‘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云笈七籤》卷六六:“君臣相得,浮沉得度,药物和合,即神仙之要妙也。”《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 吴金 害了个寒症, 陈小四 假意殷勤,赎药调理。那药不按君臣,一服见效, 吴金 死了。”

(3).指主食和副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调饮啜》:“可见性好之物,多食不为祟也,但亦有调剂君臣之法,不可不知……肉与食较,则食为君而肉为臣。”详“ 君臣佐使 ”。

[六州歌头(江都)]貔貅

(1) 古书上说的一种凶猛的野兽

前有挚兽,则载貔貅。——《礼记·曲礼》

(2) 比喻骁勇的部队

命貔貅之士,鸣檄前驱。——《晋书·熊远传》

[六州歌头(江都)]山河

山岭和河流,指国家的疆土

锦锈山河

[六州歌头(江都)]烟尘

(1) 烟灰

(2) 烟雾和尘埃

(3) 烽烟和战场上扬起的尘土,旧时指战火

汉家烟尘在东北。——唐· 高适《燕歌行》

九重城阙烟尘生。——唐· 白居易《长恨歌》

(4) 旧时指人烟稠密的地方

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杜甫《为农》

[六州歌头(江都)]凄凄

(1) 形容寒凉

风雨凄凄。——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形容悲伤凄凉

凄凄不似向前声。——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六州歌头(江都)]霏霏

(1).雨雪盛貌。《诗·小雅·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楚辞·王逸<九思·怨上>》:“雷霆兮硠礚,雹霰兮霏霏。”原注:“霏霏,集貌。”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清 唐孙华 《柳絮》诗之一:“搅天晴雪日霏霏,忽漫成团密又稀。”

(2).泛指浓密盛多。《楚辞·九章·涉江》:“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晋书·胡毋辅之传》:“ 澄 ( 王澄 )尝与人书曰:‘ 彦国 吐佳言如锯木屑,霏霏不絶,诚为后进领袖也。’” 唐 欧阳詹 《回鸾赋》:“鬱霏霏以葳蕤,辉熠熠以严顒。”《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阴风惨惨,杀气霏霏。” 清 孙枝蔚 《杂咏》:“渺渺春江孤雁去,霏霏古树暗香来。”

(3).飘洒,飞扬。 晋 潘岳 《西征赋》:“雍人缕切,鸞刀若飞,应刃若俎,靃靃霏霏。” 唐 贾至 《铜雀台》诗:“抚弦心断絶,听管泪霏霏。”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梦》:“俄梦朱衣道人,长丈餘,特以青灰落衣襟霏霏然。”

(4).纷乱貌。 汉 王粲 《羽猎赋》:“鹰犬竞逐,弈弈霏霏。” 唐 韦应物 《赠别河南李功曹》诗:“忽復不相见,心思乱霏霏。”

[六州歌头(江都)]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六州歌头(江都)]垂泪

哭泣而眼边垂挂泪水

伤心垂泪

黯然垂泪

[六州歌头(江都)]家国

家与国。亦指国家。《逸周书·皇门》:“是人斯乃谗贼媢嫉,以不利于厥家国。”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竹林》:“自是后, 顷公 恐惧,不听声乐,不饮酒食肉,内爱百姓,问疾吊丧,外敬诸侯,从会与盟,卒终其身,家国安寧。”《魏书·司马昱传》:“ 超 父 愔 为 会稽 太守, 超 假还东, 昱 谓之曰:‘致意尊公,家国之事,遂至於此。’”《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二载》:“十一月, 广平王 俶 、 郭子仪 来自 东京 ,上劳 子仪 曰:‘吾之家国,由卿再造。’” 明 张居正 《答上师相徐存斋书》:“老师以家国之事託之於不肖也,天下亦莫不闻。” 清 李渔 《奈何天·助边》:“家国虽殊道自均,须知主僕即君臣。” 清 秋瑾 《满江红·感怀》词:“自由香,常思爇;家国恨,何由雪?” 陈毅 《送董老出席旧金山会议》诗:“百年家国恨, 禹 城日倾頽。”

[六州歌头(江都)]忘归

(1).忘返。《楚辞·九歌·山鬼》:“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脩兮憺忘归。” 晋 左思 《吴都赋》:“ 舜 禹 游焉,没齿而忘归。” 唐 白居易 《琵琶行》:“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2).良箭名。以一去不复返,故称。《公孙龙子·迹府》:“ 龙 闻 楚王 张繁弱之弓,载忘归之矢,以射蛟兕於 云梦 之圃。”《文选·嵇康<赠秀才入军>诗之一》:“左揽繁若,右接忘归。” 李周翰 注:“忘归,矢名。”

[六州歌头(江都)]笙歌

(1)

(2) 和笙之歌

(3) 泛指奏乐唱歌;笙歌鼎沸(形容音乐歌舞热闹非凡)

[六州歌头(江都)]欢娱

欢欣娱乐

[六州歌头(江都)]当时

就在那个时刻;马上

当时就签约雇用你

[六州歌头(江都)]皓月

犹明月。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情紆軫其何託,愬皓月而长歌。” 唐 李白 《友人会宿》诗:“良宵宜清谈,皓月未能寝。” 宋 柳永 《倾杯乐》词:“皓月初圆,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晴昼。”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三折:“恰微雨初阴,早皓月穿窗,使行云易飞。” 巴金 《灭亡》第二十章:“一轮明镜似的皓月慢慢地向上面移动。”

[六州歌头(江都)]依然

照往常,依旧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六州歌头(江都)]杨柳青

(1).镇名。在 天津市 西南。以所出丰富多采的民间木版年画而著名,因又为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代称。 清 黄景仁 《舟过杨柳青感旧》诗:“此地尚餘‘杨柳青’,昔年献赋记曾经。”

(2).民间曲调名。五句二十八字,依曲调衬字可适当增减。第一、二、五句通常为七字,第三句必须唱“杨,杨柳青”,第四句必须唱“哎哎哟”。 元 张昱 《戊戌题》诗:“海中又见 蓬莱 浅,门外空传《杨柳青》。”《清明》1982年第4期:“姑娘们常常用银玲般的嗓子,唱起《杨柳青》小调。”

[六州歌头(江都)]渔叟

渔翁。 唐 戴叔伦 《同兖州张秀才过王侍御参谋宅赋十韵》:“岂学 屈大夫 ,忧惭对渔叟。” 唐 方干 《题玉笥山强处士》诗:“世人呼尔为渔叟,尔学钓璜非钓鱼。”

[六州歌头(江都)]一笛

(1).指一支笛的声音。 唐 沉彬 《金陵》诗之二:“一笛月明何处酒?满城秋色几家砧。” 宋 文天祥 《龙雾州觉海寺》诗:“一笛梅边何满子?子簔芦外笔头奴。”

(2).喻轻微的风声。 唐 赵嘏 《华清宫和杜舍人》诗:“月锁千门静,天吹一笛凉。” 唐 杜牧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诗:“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臺一笛风。” 宋 陆游 《饮张公父园》诗:“梅花自避新桃李,不为高楼一笛风。”

[六州歌头(江都)]兴废

(1).盛衰,兴亡。《汉书·匡衡传》:“ 三代 兴废,未有不由此者也。” 唐 温庭筠 《开圣寺》诗:“犹有 南朝 旧碑在,敢将兴废问渔翁。” 陈毅 《游晋祠》诗:“帝王兴废长已矣,人民世纪金不换。”

(2).指兴复废毁的事物。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舄卤可腴,恐时无 史 白 ,兴废之术,矢陈厥谋。”

,

  • 【暇日约诸友生饭於石泉以讲居贫这策枢密富丈】_李弥逊 | 宋代
  • 【暇日约诸友生饭於石泉以讲居贫这策枢密富丈】_李弥逊 | 宋代 >> 【暇日约诸友生饭於石泉以讲居贫这策枢密富丈】_李弥逊 | 宋代...

  • 【冬夜读书示子聿】_陆游 | 宋代
  • 【冬夜读书示子聿】_陆游 | 宋代 >> 【冬夜读书示子聿】_陆游 | 宋代...

  • 【远色阁二首】_郭印 | 宋代
  • 【远色阁二首】_郭印 | 宋代 >> 【远色阁二首】_郭印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