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元郎中、杨员外喜乌见寄(四十四字成)】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答元郎中、杨员外喜乌见寄(四十四字成)]原文
南宫鸳鸯地,何忽乌来止。故人锦帐郎,闻乌笑相视。
疑乌报消息,望我归乡里。我归应待乌头白,
惭愧元郎误欢喜。
[答元郎中、杨员外喜乌见寄(四十四字成)]诗词问答
问:《答元郎中、杨员外喜乌见寄(四十四字成)》的作者是谁?答:白居易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答:白居易
[答元郎中、杨员外喜乌见寄(四十四字成)] 书法图
答元郎中、杨员外喜乌见寄(四十四字成)书法作品
[答元郎中、杨员外喜乌见寄(四十四字成)]参考注释
[答元郎中、杨员外喜乌见寄(四十四字成)]南宫
复姓
[答元郎中、杨员外喜乌见寄(四十四字成)]鸳鸯
(1) 亚洲一种亮斑冠鸭(Aix galericulata),它与西半球的林鸭关系较近,常被人工饲养。比鸭小,雄的羽毛美丽,头有紫黑色羽冠,翼的上部黄褐色;雌的全体苍褐色;栖息于池沼之上,雌雄常在一起
自名为鸳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比喻恩爱夫妻
[答元郎中、杨员外喜乌见寄(四十四字成)]故人
(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答元郎中、杨员外喜乌见寄(四十四字成)]锦帐郎
汉 制,尚书郎入值台中,官供锦被、锦帐等。后即以“锦帐郎”指朗官之属。《后汉书·锺离意传》“自此詔太官赐尚书以下朝夕餐,给帷被皁袍,及侍史二人” 李贤 注引 汉 蔡质 《汉官仪》:“尚书郎入直臺中,官供新青縑白綾被,或锦被,昼夜更宿,帷帐画,通中枕,卧旃蓐,冬夏随时改易。” 唐 杜牧 《除官归京睦州雨霁》诗:“岂意笼鸟飞,还为锦帐郎。” 前蜀 韦庄 《九江逢卢员外》诗:“ 陶潜 岂是铜符吏, 田凤 终为锦帐郎。”
[答元郎中、杨员外喜乌见寄(四十四字成)]相视
彼此看着对方
相视无语
[答元郎中、杨员外喜乌见寄(四十四字成)]消息
(1) 情况报道
消息灵通人士
(2) 音信
杳无消息
[答元郎中、杨员外喜乌见寄(四十四字成)]乡里
(1) 家乡(指小城镇或农村)
(2) 同一城镇或乡村的人
为乡里所患。——《世说新语·自新》
(3) 又
乡里皆谓已死。
[答元郎中、杨员外喜乌见寄(四十四字成)]应待
(1).应接;接待。《墨子·非命上》:“外无以应待诸侯之宾客,内无以食饥衣寒。”《韩诗外传》卷十:“为宾客莫应待邪?则行人 子牛 在。” 唐 韩愈 《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中人使授命书,应待失礼。” 前蜀 尹鹗 《清平乐》词:“应待少年公子,鸳幃深处同欢。”
(2).犹应对。《文子·微明》:“道可以弱,可以强;可以柔,可以刚;可以阴,可以阳;可以幽,可以明;可以苞裹天地,可以应待无方。”
[答元郎中、杨员外喜乌见寄(四十四字成)]乌头白
乌头变白。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 唐 白居易 《答元郎中》诗:“我归应待乌头白,慙愧 元郎 误欢喜。” 唐 李商隐 《人欲》诗:“ 秦中 已久乌头白,却是君王未备知。” 宁调元 《用东坡狱中遗子由韵寄约真戊沙》:“几时待得乌头白, 弱水 东流更向西。”参见“ 乌头白马生角 ”。
[答元郎中、杨员外喜乌见寄(四十四字成)]惭愧
(1) 因有缺点或错误而感到不安;羞愧
(2) 幸运,侥幸
那王俊得知这个消息,叫声惭愧,幸而预先走脱了。——《荡寇志》
[答元郎中、杨员外喜乌见寄(四十四字成)]欢喜
(1) 喜爱、爱好
她欢喜拉手风琴
(2) 喜欢、喜爱
欢喜滑水
唐代,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