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金鸿胪三首·其一】作者:何巩道 朝代:明代
[上金鸿胪三首·其一]上金鸿胪三首·其一原文
名署皇家作重臣,姻连藩邸是天亲。
何曾宠辱惊方寸,只觉安危系一身。
龙出匣时知气魄,鹤临风处想精神。
金华本属钟灵地,况复金华殿上人。
[上金鸿胪三首·其一]诗词问答
问:上金鸿胪三首·其一的作者是谁?答:何巩道
问:上金鸿胪三首·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上金鸿胪三首·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何巩道的名句有哪些?答:何巩道
[上金鸿胪三首·其一]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上金鸿胪三首·其一]参考注释
[上金鸿胪三首·其一]皇家
(1) 皇室
(2) 国王或女王的家室
[上金鸿胪三首·其一]重臣
在朝廷中地位举足轻重的大臣
元老重臣
[上金鸿胪三首·其一]姻连
亦作“婣连”。1.姻亲。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之一:“少之时,隣里见其癖於学,多指目以为迂,虽婣连密邇者皆然也。”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四篇:“主从之外,姻连亦众。”
(2).结成姻亲;婚配。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四》:“ 磊塘 张氏 , 庄懿公 之后,世有厚德,与余家姻连。”
[上金鸿胪三首·其一]藩邸
藩王之第宅。《北齐书·昭帝纪》:“月餘,﹝ 高演 ﹞乃居藩邸,自是詔勑多不关帝。”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上於藩邸时,每戏游城南 韦 杜 之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锺生》:“闻藩邸有道士,知人休咎,心向往之。”
[上金鸿胪三首·其一]天亲
(1).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血亲。《隋书·杨庆传》:“ 娄敬 之与 汉高 ,殊非血胤; 吕布 之於 董卓 ,良异天亲。”《醒世姻缘传》第三一回:“起初也只互相喫那异姓,后来骨肉天亲即父子兄弟、夫妇亲戚,得空杀了就喫。”《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那 项王 是个 * 不眨眼的魔君, 汉王 岂不深知?岂有以父子天亲这等赌气斗智的?”
(2).人名。即 世亲 。古 印度 佛教哲学家,大乘佛教瑜伽宗开创者 无著 之弟。 唐 王维 《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丘兰若》诗:“ 无著 、 天亲 弟与兄, 嵩邱 兰若一峯晴。”
[上金鸿胪三首·其一]何曾
反问表示未曾
你何曾想到他今天会成为总统?
[上金鸿胪三首·其一]宠辱
荣宠与耻辱。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栖逸》:“ 阮光禄 在 东山 ,萧然无事,常内足於怀。有人以问 王右军 , 右军 曰:‘此君近不惊宠辱,虽古之沉冥,何以过此。’” 唐 陈子昂 《夏日晖上人房别李参军崇嗣》诗:“是非纷妄作,宠辱坐相惊。”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上金鸿胪三首·其一]方寸
(1) 一寸的平方大小
方寸之地起波澜
(2) 一平方寸
(3) ∶心神。语出《三国志》:徐庶母亲被曹操抓去,徐指着胸口对刘备说:[方寸乱矣!]
[上金鸿胪三首·其一]安危
平安和危险
奋勇抢救溺水儿童,不顾自己的安危
[上金鸿胪三首·其一]一身
(1) 全身,浑身
一身正气
(2) 一套(衣服)
一身新衣服
(3) 一个人
孑然一身
[上金鸿胪三首·其一]气魄
(1) 某人身上或行动上被激发出来的做事的魄力
好大的气魄
(2) 想象力或看法的大胆
以革命家的气魄
(3) 气势
天安门城楼的气魄十分雄伟
[上金鸿胪三首·其一]临风
迎风;当风。《楚辞·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 唐 杜甫 《与严二郎奉礼别》诗:“出涕同斜日,临风看去尘。”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水浒传》第三九回:“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 苏曼殊 《寄调筝人》诗:“偷尝仙女脣中露,几度临风拭泪痕。” 冰心 《寄小读者》五:“我想起我的母亲,不觉凭在甬道的窗边,临风偷洒了几点酸泪。”
[上金鸿胪三首·其一]精神
(1) 指意识、思维、神志等
精神为之。——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复旧。——《聊斋志异·促织》
(3) 指内容的实质所在;主要的意义
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饱满
(5) 活跃;有生气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挠之精神。——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牺牲精神。
[上金鸿胪三首·其一]金华
浙江省县级市及专区政府所在地。位于浙江省中部,面积2227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8平方公里,人口84万,市区人口11万。经济以农业为主,出产以金华火腿闻名
[上金鸿胪三首·其一]本属
谓本族的世系。《孔丛子·独治》:“虽国君有合族之道,宗人掌其列,继之以姓而无别,缀之以食而无殊。各随本属之隆杀,属近则死为之兑,属远则吊之而已。”
[上金鸿胪三首·其一]钟灵
谓灵秀之气汇聚。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三》:“ 顾 宗伯 与成 ,少参 与行 ,宪副 与新 ,三先生……并负才艺,钟灵五泽,竞爽 三吴 。”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裕陵闻香》:“甫启地宫石门,闻有异香自隧道出,清芬可爱,如是者数日乃已。盖寝宫幽閟日久,山岳秀气所钟灵也。” 吴伯箫 《攀金顶》:“ 郭老 生在 乐山 的 沙湾 ,‘ 绥山 毓秀, 沫水 钟灵’,自名为‘沫若’。”
[上金鸿胪三首·其一]况复
亦作“况復”。1.更加;加上。 隋炀帝 《白马篇》:“本持身许国,况復武功彰。” 唐 杜甫 《寄杜位》诗:“干戈况復尘随眼,鬢髮还应雪满头。” 明 梁辰鱼 《于虎丘殿阶遇张月容》曲:“眼波横,况復香肩偷凭。”
(2).何况,况且。《陈书·江总传》:“况復才未半古,尸素若兹。” 唐 马总 《意林·傅子》:“蜘蛛作罗,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况復人乎?” 唐 刘驾 《寄远》诗:“得书喜犹甚,况復见君时。”
(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诗》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视,况復不相识。”
[上金鸿胪三首·其一]金华殿
(1).古殿名。殿在 未央宫 内。 西汉 中常侍 班伯 曾于此受业。《汉书·叙传上》:“大将军 王凤 荐 伯 ( 班伯 )宜劝学,召见 宴昵殿 ,容貌甚丽,诵説有法,拜为中常侍。时上方乡学, 郑宽中 、 张禹 朝夕入説《尚书》、《论语》於 金华殿 中,詔 伯 受焉。” 颜师古 注:“ 金华殿 在 未央宫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刘尹 与 桓宣武 共听讲《礼记》。 桓 云:‘时有入心处,便觉咫尺玄门。’ 刘 曰:‘此未关至极,自是 金华殿 之语。’”
(2).借指内庭。 唐 李白 《送杨燕之东鲁》诗:“一辞 金华殿 ,蹭蹬 长江 边。”亦省称“ 金华 ”。 宋 司马光 《神宗皇帝挽辞》之三:“鼇禁叨承詔, 金华 侍执经。” 明 张居正 《便殿奏事纪恩》诗:“造膝 金华 祕,承颜玉陛春。” 清 味榄生 《题<十洲春语>》诗:“短衣未入 金华 队,走轂归来拼长醉。”
[上金鸿胪三首·其一]上人
(1) 旧时尊称僧人
(2) 佛教称德行高尚的人
知道善而行之,上人矣
(3) 指职位高的统治者
(4) 上等人
农工商贾劳苦营生,非上人之所为
(5) 〈方〉∶指父母或祖父母
(6) 凌驾于他人之上
上金鸿胪,何巩道,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