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步廊】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迎步廊]迎步廊原文
人步廊而前,廊似迎人步。
谁主更谁宾,妙趣个中寓。
曰往即具来,谓新已成故。
可以掞毫翰,可以供绘素。
曼回自超超,乃于不知付。
[迎步廊]诗词问答
问:迎步廊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迎步廊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迎步廊]注释
1. 押遇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三十六
[迎步廊]参考注释
[迎步廊]步廊
走廊。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 宣武观 ﹞左右夹列步廊,参差翼跂。” 唐 元稹 《暮秋》诗:“看着墙西日又沉,步廊迴合戟门深。” 宋 曾巩 《繁昌县兴造记》:“既又自大其治所,为重门步廊。”
[迎步廊]迎人
(1).迎接来人。 宋 梅尧臣 《对雪忆林逋》诗:“樵童野犬迎人后,山葛棠梨案酒时。” 沉从文 《湘行散记·鸭窠围的夜》:“两山不高而翠色迎人。”
(2).善待人;令人喜爱。 清 孙道乾 《小螺庵病榻忆语》:“少奇慧,善解书义;性孝,处父母侧,婉婉迎人。”《歧路灯》第六七回:“不知此乃 张类村 一生善气迎人,所以生下这个好后代来。”
[迎步廊]妙趣
(1).精微的旨趣。 汉 刘向 《列仙传·关令尹赞》:“俱济流沙,同归妙趣。”《云笈七籤》卷九:“微旨幽邃,妙趣难详。”
(2).美妙的情趣。 南朝 梁 沉约 《七贤论》:“故於野泽衔杯举樽之致,寰中妙趣,固冥然不覩矣。” 清 钮琇 《觚賸·首尾限字体》:“诗审博,惟博故冥搜广引,妙趣纷披。” 蒋光慈 《鸭绿江上》:“这森林真是一个欣赏自然妙趣的所在啊!”
[迎步廊]个中
此中;其中
个中消息
[迎步廊]可以
(1) 表示可能或能够
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汉· 贾谊《论积贮疏》
(2) 表示许可
现在你可以走了
(3) 不坏;还好
她的英语还可以
(4) 很;厉害
这真闲得可以
[迎步廊]毫翰
(1).指毛笔。亦借指文字、文章。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精微之求,存乎其人,固非毫翰之所备缕也。” 唐 沉佺期 《伤王学士》诗:“目絶毫翰洒,耳无歌讽期。” 唐 孟浩然 《洗然弟竹亭》诗:“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七》:“朕昨亲援毫翰。”
(2).指书法。 南朝 梁 庾肩吾 《书品》:“此二十一人,并擅毫翰,动成楷则。” 北周 庾信 《谢赵王示新诗启》:“八体六文,足惊毫翰。四始六义,实动性灵。”
[迎步廊]绘素
(1).在白色底子上绘画。引申指图画。 唐 李峤 《与崔少府书》:“雕逾绘素,采夺华虫之饰;韵动旋宫,响入飞龙之奏。”
(2).指绘画。 唐 郑谷 《答谢段赞善》诗:“留心於绘素,得事在烟波。” 采畴 《<谢亦嚣诗集>序》:“吾友 谢子 亦嚣 ,性情閒雅,躭吟咏,又擅绘素。”参见“ 绘事后素 ”。
[迎步廊]超超
(1).谓超然出尘。 晋 陶潜 《扇上画赞》:“超超丈人,日夕在耘。”《南史·刘訏传》:“ 訏 超超越俗,如半天朱霞; 歊 矫矫出尘,如云中白鹤。” 宋 苏辙 《江上早起》诗:“逢舟问所如,彼此不知名,超超江湖间,殊胜地上行。”
(2).高高在上貌。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流动》:“超超神明,返返冥无,来往千载,是之谓乎!” 郭沫若 《孔雀胆》第二幕:“他那样一名半倮罗、半蛮子,因为侥幸打了一次胜仗,便高升禄位,超超乎在我们之上。”
(3).犹绰绰。 明 冯惟敏 《僧尼共犯》第三折:“则见他窗儿外超超影影,帘儿前杳杳冥冥。”
(4).见“ 超超玄箸 ”。
[迎步廊]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