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哭友人魏台司避乱山居遂亡】_李孔昭 | 明代

【哭友人魏台司避乱山居遂亡】作者:李孔昭 朝代:明代

[哭友人魏台司避乱山居遂亡]哭友人魏台司避乱山居遂亡原文

蓟门英敏士,避世筑山阿。

浩歌响林木,心气高嵯峨。

坐待天地清,自恃发未皤。

造化竟无情,贤豪如之何。

是为志士师,猛省惧蹉跎。

[哭友人魏台司避乱山居遂亡]诗词问答

问:哭友人魏台司避乱山居遂亡的作者是谁?答:李孔昭
问:哭友人魏台司避乱山居遂亡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李孔昭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孔昭

[哭友人魏台司避乱山居遂亡]注释

1. 押歌韵

[哭友人魏台司避乱山居遂亡]参考注释

[哭友人魏台司避乱山居遂亡]蓟门

即 蓟丘 。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古蓟门》:“京师古 蓟 地,以蓟草多得名……今都城 德胜门 外有 土城关 ,相传是古 蓟门 遗址,亦曰 蓟邱 。”参见“ 蓟丘 ”。

[哭友人魏台司避乱山居遂亡]英敏

谓聪慧而有卓识。《资治通鉴·梁武帝普通五年》:“ 崇 贵戚重望,器识英敏。”《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元普 见 张氏 德性温存, 春郎 才华英敏,更兼谦谨老成,愈加敬重。” 清 唐甄 《潜书·无助》:“多闻多见,士多英敏,岂无贤哉?” 郭沫若 《战声集·题廖仲恺先生遗容》:“这样精锐,沉毅,英敏的遗容,呜呼 仲恺先生 ,你诚然是精神不死。”

[哭友人魏台司避乱山居遂亡]避世

离世隐居,避免和外界接触

[哭友人魏台司避乱山居遂亡]山阿

山岳;小陵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晋· 淘潜《挽歌》

[哭友人魏台司避乱山居遂亡]歌响

犹歌声。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歌响未终,餘景就毕。” 唐 崔液 《踏歌词》之一:“歌响舞分行,艳色动流光。”

[哭友人魏台司避乱山居遂亡]林木

(1) 生长在树林中的树

(2) 树林

林木葱郁

[哭友人魏台司避乱山居遂亡]心气

(1) 心意,心思

(2) 志气

心气高,干劲大

(3) 心情

心气不顺

(4) 气量

他的心气窄,说不通

[哭友人魏台司避乱山居遂亡]嵯峨

形容山势高峻

故园不可见,巫山田郁嵯峨。——杜甫《江海》

山顶嵯峨

怪石嵯峨

[哭友人魏台司避乱山居遂亡]坐待

坐等

[哭友人魏台司避乱山居遂亡]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哭友人魏台司避乱山居遂亡]自恃

(1) 自以为有所依靠;倚仗

自恃人多势大

(2) 过分自信而骄傲

[哭友人魏台司避乱山居遂亡]造化

(1) 福分;好运气

子女都这么孝敬,你可真有造化

(2) 自然界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信造化之尤物。——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与造化抗衡

[哭友人魏台司避乱山居遂亡]无情

(1) 没有感情

无情无义

(2) 不留情

水火无情

[哭友人魏台司避乱山居遂亡]贤豪

(1).贤明豪迈。 汉 刘向 《说苑·政理》:“ 文侯 曰:‘子往矣,是无邑不有贤豪辩博者也。’” 宋 苏轼 《东坡志林·柳宗元敢为诞妄》:“其称 温 之弟 恭 亦贤豪絶人者。” 明 许三阶 《节侠记·开宗》:“公子贤豪,将军义侠。”

(2).贤士豪杰。《史记·刺客列传》:“ 荆軻 虽游於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新五代史·吴越世家·钱鏐》:“ 起 乃为置酒,悉召贤豪为会,阴令术者徧视之,皆不足当。”《明史·俞大猷传》:“ 大猷 负奇节,以古贤豪自期。” 孙中山 《檀香山兴中会成立宣言》:“用特集会众以兴中协贤豪而共济,抒此时艰,奠我中夏。”

[哭友人魏台司避乱山居遂亡]如之何

(1).怎么;为什么。《诗·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孟子·梁惠王上》:“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礼记·檀弓上》:“ 子柳 曰:‘如之何其粥人之母以葬其母也?不可。’”

(2).怎么样;怎么办。《诗·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唐 柳宗元 《师友箴》:“不师如之何?吾何以成?不友如之何?吾何以增?”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如若此子至,其事将如之何?”

[哭友人魏台司避乱山居遂亡]志士

有远大志向和高尚节操的人

爱国志士

[哭友人魏台司避乱山居遂亡]猛省

(1).猛然觉悟;忽然明白过来。《朱子语类》卷二七:“ 曾子 迟钝,直是辛苦而后得之。故闻一贯之説,忽然猛省,谓这个物事元来只是恁地。”《三国演义》第二二回:“ 玄德 猛省曰:‘莫非 郑康成 先生乎?’” 清 黄景仁 《乙未除夕前五日》诗:“下士方在迷,达人已猛省。” 巴金 《春》一:“她不用思想茫然地过了片刻,然后猛省地拿起书。”

(2).忽然忆起。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十五出:“沉吟一和,猛省孩儿事未员。”

(3).深刻反省。 明 高攀龙 《讲义·十室之邑》:“若使十室之忠信,有肯回头猛省的,岂不是絶世聪明睿知!”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自尽》:“尔等试静思,猛省毋忽。” 巴金 《灭亡》第六章:“在从前她一点也不觉得,现在猛省起来才觉得从前的生活是何等危险的了。”

[哭友人魏台司避乱山居遂亡]蹉跎

(1) 时间白白地去;虚度光阴

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晋书·周处传》

白日忽蹉跎,驱马复来归。——三国 魏· 阮籍《咏怀诗》

日月蹉跎

(2) 失足

,

  • 【甲辰守岁】_何巩道 | 明代
  • 【甲辰守岁】_何巩道 | 明代 >> 【甲辰守岁】_何巩道 | 明代...

  • 【紫溪庵】_安君山 | 明代
  • 【紫溪庵】_安君山 | 明代 >> 【紫溪庵】_安君山 | 明代...

  • 【送别归浙】_李贤 | 明代
  • 【送别归浙】_李贤 | 明代 >> 【送别归浙】_李贤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