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汎舟水底见山有感而作】作者:雷渊 朝代:宋代
[济南汎舟水底见山有感而作]济南汎舟水底见山有感而作原文
南山已在风尘外,更恐飞埃涴碧巅。
一棹晚凉波底看,浴沂面目本天然。
[济南汎舟水底见山有感而作]诗词问答
问:济南汎舟水底见山有感而作的作者是谁?答:雷渊
问:济南汎舟水底见山有感而作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济南汎舟水底见山有感而作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雷渊的名句有哪些?答:雷渊
[济南汎舟水底见山有感而作]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济南汎舟水底见山有感而作]参考注释
[济南汎舟水底见山有感而作]南山
指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
[济南汎舟水底见山有感而作]风尘
(1) 比喻旅途的艰辛劳累
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杜甫《赠别贺兰铦》
风尘仆仆
(2) 比喻纷乱的社会或漂泊江湖的境况
风尘知己
(3) 旧指娼妓生涯
沦落风尘
[济南汎舟水底见山有感而作]一棹
一桨。借指一舟。 唐 杜牧 《送薛种游湖南》诗:“怜君片云意,一棹去 瀟 湘 。” 宋 辛弃疾 《洞仙歌·开南溪初成赋》词:“十里涨春波,一棹归来,只做箇、 五湖 范蠡 。”
[济南汎舟水底见山有感而作]凉波
(1).月光。 唐 李商隐 《令狐舍人说昨夜西掖玩月因戏赠》诗:“凉波衝碧瓦,晓晕落金茎。”
(2).水面。 宋 晏殊 《浣溪沙》词:“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阑干影入凉波。”
[济南汎舟水底见山有感而作]浴沂
语出《论语·先进》:“浴乎 沂 ,风乎舞雩,咏而归。”谓在 沂水 洗澡。后多用“浴沂”喻一种怡然处世的高尚情操。 宋 林逋 《溪上春日》诗:“独有浴 沂 遗想在,使人终日此徘徊。” 元 马祖常 《寄舒真人》诗:“伊我逢休澣,从兹咏浴 沂 。” 明 李东阳 《卜树村新庄约方石先生不至》诗:“浴 沂 真乐许同寻,过眼春光次第深。”
[济南汎舟水底见山有感而作]面目
(1) 相貌
面目可憎
(2) 事物的外表、形态;面貌
还其本来面目
入世之面目。——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忠烈之面目
(3) 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
显出庐山真面目
(4) 指面子、脸面
愧无面目见人
何面目以归汉。——《汉书·李广苏建传》
何面目见吾邑义士。——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济南汎舟水底见山有感而作]天然
(1) 自然赋予的;生来就有的;自然生成的;自然形成的
天然气
天然港湾
天然放射性
(2) 理所当然,自然而然
瑞丰觉得假若 冠先生出头和 东阳竞争,他天然的应当帮助 冠先生。—— 老舍《四世同堂》
宋代,雷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