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春寒吟七首】作者:方回 朝代:宋代
[六十五春寒吟七首]六十五春寒吟七首原文
知旧惊嗟踵丧亡,劣容此老据藜床。
六旬有五犹穷健,百拙无双但醉狂。
莳菜连畦终岁饱,种梅匝屋满家香。
不须苦怨春寒恶。
榾柮炉边味最长。
[六十五春寒吟七首]诗词问答
问:六十五春寒吟七首的作者是谁?答:方回
问:六十五春寒吟七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方回的名句有哪些?答:方回
[六十五春寒吟七首]参考注释
[六十五春寒吟七首]知旧
知交旧友。《三国志·魏志·荀彧传》:“ 彧 及 攸 并贵重,皆谦冲节俭,禄赐散之宗族知旧,家无餘财。”《宋书·颜延之传》:“﹝ 延之 ﹞又好骑马,遨游里巷,遇知旧輒据鞍索酒,得酒必頽然自得。” 唐 薛能 《雨霁宿望喜驿》诗:“閒想更逢知旧否,馆前杨柳种初成。” 章炳麟 《八月十五夜咏怀》:“知旧半凋落,忍此同倾輈。”
[六十五春寒吟七首]惊嗟
犹惊叹。《南史·曹景宗传》:“ 约 ( 沉约 )及朝贤惊嗟竟日。”《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场中恐怯并惊嗟,两两相看齐道好。” 宋 苏舜钦 《王公行状》:“一日,以所著文献於 文正 , 文正 览之惊嗟,亲为作诗以美之。”
[六十五春寒吟七首]丧亡
死亡;灭亡
丧亡甚众
[六十五春寒吟七首]藜床
藜茎编的床榻。泛指简陋的坐榻。《北堂书钞》卷一三三引 汉 王粲 《英雄记》:“ 向詡 常坐藜牀上。” 北周 庾信 《小园赋》:“ 管寧 藜床,虽穿而可坐; 嵇康 锻灶,既暖而堪眠。” 唐 杜甫 《寒雨朝行视园树》诗:“衰颜动觅藜牀坐,缓步仍须竹杖行。” 金 元好问 《赠张文举》诗:“安稳藜床坐欲穿,合教絶学到真传。” 清 纳兰性德 《金缕曲·慰西溟》词:“独卧藜牀看北斗,背高城玉笛吹成血,听譙鼓,二更彻。”
[六十五春寒吟七首]五犹
古称恶臭的下等土壤为五犹。犹,通“ 蕕 ”,臭草。《管子·地员》:“下土曰五犹。五犹之状如粪。” 张佩纶 注:“恶臭如粪,故曰五犹。”参见“ 五粟 ”。
[六十五春寒吟七首]百拙
事事笨拙。 宋 黄庭坚 《和答魏道辅寄怀》之十:“机巧生五兵,百拙可用过。” 元 萨都剌 《鹦鹉曲》:“偶然持赠百拙人,眉眶眼精生丑色。”
[六十五春寒吟七首]无双
没有可相比的;独一无二
精妙世无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程艺天下无双。—— 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六十五春寒吟七首]醉狂
谓沉醉。 唐 白居易 《醉中留别杨六兄弟》诗:“春初携手春深散,无日花间不醉狂。”
[六十五春寒吟七首]终岁
一年到头
终岁不闻丝竹声。——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终岁勤苦。——宋· 苏轼《教战守》
[六十五春寒吟七首]不须
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六十五春寒吟七首]春寒
指春季寒冷的气候
春寒料峭
冬暖易春寒
[六十五春寒吟七首]榾柮
(1).木柴块,树根疙瘩。可代炭用。 前蜀 贯休 《深山逢老僧》诗之一:“衲衣线粗心似月,自把短锄锄榾柮。” 宋 陆游 《霜夜》诗之二:“榾柮烧残地炉冷,喔吚声断天窗明。” 清 曹寅 《和静拙翁围炉原韵》:“絶塞穹庐火,山堂榾柮炉。” 郁达夫 《出奔》一:“同村同姓的闲人等,当冬天农事之暇,坐上香火炉前去烤榾柮火。”
(2).泛指根部。
宋代,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