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州西湖】作者:李絅 朝代:元代
[济州西湖]济州西湖原文
渺渺澄湖望不穷,画船曾驻夕阳中。
千峰倒映嶙峋碧,一水平铺潋滟红。
鸦背浮金归古戍,雁行如字写晴空。
玉箫吹彻游人醉,十里荷香送晚风。
[济州西湖]诗词问答
问:济州西湖的作者是谁?答:李絅
问:济州西湖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济州西湖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济州西湖]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御选元诗卷五十
[济州西湖]参考注释
[济州西湖]渺渺
形容悠远;久远
云海渺渺无际
[济州西湖]不穷
(1).无穷尽;无终极。《老子》:“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惟工匠之多端,固万变之不穷。”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一书》:“其仁与义,磊磊然横天地冠古今不穷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梅女》:“愈出愈幻,不穷於术。”
(2).不陷于困境。《孙子·地形》:“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梅尧臣 注:“无所不知,则动不迷暗,举不困穷也。”《孔子家语·三恕》:“今欲身亦不穷,道亦不隐,为之有道乎!”
(3).不停止。《礼记·儒行》:“博学而不穷,篤行而不倦。” 郑玄 注:“不穷,不止也。”
(4).远离或排斥不肖之人。《逸周书·常训》:“丑明乃乐义,乐义乃至上,上贤而不穷。” 孔晁 注:“穷谓不肖之人。”
[济州西湖]画船
装饰华美的游船。 南朝 梁元帝 《玄圃牛渚矶碑》:“画船向浦,锦缆牵磯。” 宋 范仲淹 《献百花洲图上陈州晏相公》诗:“步随芳草远,歌逐画船移。”《儒林外史》第二四回:“﹝ 秦淮河 ﹞水满的时候,画船簫鼓,昼夜不絶。”
[济州西湖]夕阳
傍晚的太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济州西湖]倒映
人或物的形象倒着映在水面上
[济州西湖]嶙峋
(1) 形容山石峻峭、重叠
岭巆嶙峋,洞无涯兮。——《汉书·扬雄传》
海之波澜,山之嶙峋。——司空图《诗品》
怪石嶙峋
(2) 形容人消瘦或刚直有骨气
瘦骨嶙峋
[济州西湖]水平
(1) 平行于水平面的
水平距离
水平梯田
(2) 在某一专业方面所达到的高度
业务水平
文学水平
水平甚低
[济州西湖]潋滟
(1) 形容水盈溢
(2) 形容水波荡漾
浟湙潋滟,浮天无岸。——木华《海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湖光潋滟
[济州西湖]浮金
(1).相传一种轻质的金属。《太平广记》卷二九引 汉 郭宪 《洞冥记》:“ 汉武帝 起 招仙阁 於 甘泉宫 西偏。其上悬浮金轻玉之磬。浮金者,自浮於水上;轻玉者,其质贞明而轻。” 晋 王嘉 《拾遗记·颛顼》:“﹝ 顓頊 ﹞有浮金之鐘,沉明之磬,以羽毛拂之则声振百里。”
(2).水面闪耀光芒。多指水面反射出的日光或月光。 隋 江总 《芳林园天渊池铭》序:“晓川漾璧,似日御之在河宿;夜浪浮金,疑月轮之驰水府。” 唐 杜牧 《金陵》诗:“风清舟在鑑,日落水浮金。”
[济州西湖]古戍
边疆古老的城堡、营垒。 唐 陶翰 《新安江林》诗:“古戍悬渔网,空林露鸟巢。” 宋 韩琦 《过故关》诗:“古戍餘荒堞,新耕入乱山。” 明 刘基 《古戍》诗:“古戍连山火,新城殷地笳。” 清 林则徐 《出嘉峪关感赋》诗:“ 长城 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
[济州西湖]雁行
(1) 飞雁的行列
(2) 并行或走在前头。引申为有次序的排列,借指兄弟
两骖雁行。——《诗·郑风·大叔于田》
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 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晋书·王羲之传》
雁行有序。——丘迟《与陈伯之书》
[济州西湖]如字
一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依本音读叫“如字”。 唐 陆德明 《经典释文·毛诗音义·周南关雎》:“好, 毛 如字, 郑 呼报反。”按,“好”有上、去二音, 毛亨 传读上声,为字之本音,故称如字。 郑玄 读去声。
[济州西湖]晴空
晴朗的天空
晴空万里
[济州西湖]箫吹
箫声。 唐 上官仪 《奉和秋日即日应制》:“緹油泛行幔,簫吹转浮梁。”
[济州西湖]游人
见[游客]
元代,李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