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咏史诗青冢】_胡曾 | 唐代

【咏史诗青冢】作者:胡曾 朝代:唐代

[咏史诗青冢]咏史诗青冢原文

玉貌元期汉帝招,谁知西嫁怨天骄?至今青冢愁云起,疑是佳人恨未销。

[咏史诗青冢]诗词问答

问:咏史诗青冢的作者是谁?答:胡曾
问:咏史诗青冢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咏史诗青冢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胡曾的名句有哪些?答:胡曾

[咏史诗青冢]胡曾咏史诗青冢 书法图

【咏史诗青冢】_胡曾 | 唐代
咏史诗青冢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647-48

[咏史诗青冢]参考注释

[咏史诗青冢]玉貌

(1).对人容颜的敬称。《战国策·赵策三》:“ 辛垣衍 曰:‘今吾视先生之玉貌,非有求於 平原君 者。’” 汉 刘向 《说苑·修文》:“故君子衣服中而容貌得,接其服而像其德,故望玉貌而行能有所定矣。” 清 姚鼐 《遇刘朴夫》诗:“新诗别更奇,玉貌看犹昨。”

(2).谓貌美如玉。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东都妙姬,南国丽人;蕙心紈质,玉貌絳脣。”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酒失》:“为惊玉貌郎君坠,不得华轩更一嘶。” 明 单本 《蕉帕记·幻形》:“昨见 东吴 龙驤 ,羡他玉貌冰姿,兼有仙风道骨。”

(3).指青春年少。 唐 卢纶 《送黎燧尉阳翟》诗:“玉貌承严训,金声称上才。”

(4).指美女。 战国 楚 宋玉 《笛赋》:“頳颜臻,玉貌起;吟《清商》,追流徵。” 唐 长孙佐辅 《古宫怨》诗:“三千玉貌休自夸,十二金釵独相向。” 明 范廷瓒 《玉钩斜》诗:“ 吴公 臺下坟,玉貌化为土。”《说岳全传》第七八回:“玉貌娉婷,嬾傍妆臺骋马游。”

[咏史诗青冢]汉帝

(1). 汉 朝皇帝。 汉 张衡 《东京赋》:“ 汉帝 之德,侯其禕而!”

(2).指 汉武帝 。 南朝 梁 沉约 《游沉道士馆》诗:“ 秦皇 御宇宙, 汉帝 恢武功。”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之六:“ 汉帝 看桃核, 齐侯 问枣花。” 唐 李白 《妾薄命》诗:“ 汉帝 重 阿娇 ,贮之黄金屋。”

(3).指 汉成帝 。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头吟》:“ 申 黜 褒女 进, 班 去 赵姬 昇。 周王 日沦惑, 汉帝 益嗟称。”

[咏史诗青冢]西嫁

特指 王昭君 嫁 匈奴 故事。 唐 李白 《王昭君》诗之一:“ 汉 月还从东海出, 明妃 西嫁无来日。” 唐 胡曾 《青冢》诗:“玉貌元期 汉 帝招,谁知西嫁怨天骄。”

[咏史诗青冢]天骄

汉代人称北方匈奴单于为天之骄子,后来称某些北方强盛的民族或其君主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咏史诗青冢]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咏史诗青冢]青冢

亦作“ 青冢 ”。1.指 汉 王昭君 墓。在今 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市 南。传说当地多白草而此冢独青,故名。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三:“一去紫臺连朔漠,独留青塚向黄昏。” 仇兆鳌 注:“《归州图经》:边地多白草, 昭君 塚独青。”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二折:“怎下的教他环佩影摇青塚月,琵琶声断黑江秋。”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出塞》词:“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塚黄昏路。” 翦伯赞 《内蒙访古》:“在 大青山 脚下,只有一个古迹是永远不会废弃的,那就是被称为青冢的 昭君 墓。”

(2).泛指坟墓。 唐 于武陵 《有感》诗:“四海故人尽,九原青冢多。” 阿英 《关于<巴黎茶花女遗事>》:“至今青冢埋香骨,一片山茶湿冷红。”

(3).借指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唐 贾岛 《送于中丞使回纥册立》诗:“渐通青塚乡山尽,欲达皇情译语初。” 南唐 陈陶 《关山月》诗:“青塚曾无尺寸归,锦书多寄穷荒骨。”

见“ 青塚 ”。

[咏史诗青冢]云起

如云涌起。比喻众多的事物一下子出现。《艺文类聚》卷六二引 汉 刘歆 《甘泉宫赋》:“离宫特观,楼比相连,云起波骇,星布弥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诔碑》:“自 后汉 以来,碑碣云起。”《云笈七籤》卷二八:“糗粮山积,匠石云起。” 汪辟疆 《唐人小说·<玄怪录>叙录》:“且小説自 贞元 、 元和 之间,作者云起,情文交互。”

[咏史诗青冢]佳人

(1) 貌美的女子

(2) 美好的人,指怀念的人或理想中的人

(3) 有才干的人

,

【咏史诗青冢】_胡曾 | 唐代
  • 【五更转·其五·七夕相望五首】_敦煌曲子 | 唐代
  • 【五更转·其五·七夕相望五首】_敦煌曲子 | 唐代 >> 【五更转·其五·七夕相望五首】_敦煌曲子 | 唐代...

    【咏史诗青冢】_胡曾 | 唐代
  • 【赠王司马】_张籍 | 唐代
  • 【赠王司马】_张籍 | 唐代 >> 【赠王司马】_张籍 | 唐代...

    【咏史诗青冢】_胡曾 | 唐代
  • 【赠别王十七管记】_高适 | 唐代
  • 【赠别王十七管记】_高适 | 唐代 >> 【赠别王十七管记】_高适 |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