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黄长孺】作者:陈著 朝代:宋代
[次韵黄长孺]次韵黄长孺原文
玉润深惭冰未清,午轩杯酒见人情。
艰难方识山林味,亲戚还兼朋友盟。
安用白头伤世变,又看黄叶报秋成。
羡君燕奉潘舆处,淡泊中閒礼乐声。
[次韵黄长孺]诗词问答
问:次韵黄长孺的作者是谁?答:陈著
问:次韵黄长孺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著的名句有哪些?答:陈著
[次韵黄长孺]陈著次韵黄长孺 书法图
次韵黄长孺书法作品
[次韵黄长孺]参考注释
[次韵黄长孺]玉润
像宝玉一样润朗光滑
[次韵黄长孺]杯酒
(1).一杯酒。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未尝衔盃酒,接慇懃之欢。”
(2).指饮酒。《新唐书·张延赏传》:“吾武夫,虽有旧恶,盃酒间可解。”
[次韵黄长孺]人情
(1) 人的感情;人之常情
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世说新语·自新》
(2) 情面;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3) 恩惠,情谊
做个人情
(4) 赠品、礼品
送人情
忙又引了拜见贾母,将人情土物各种酬献了。——《红楼梦》
[次韵黄长孺]艰难
艰苦困难
历艰难险巇。——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漫长而艰难的行军
[次韵黄长孺]山林
有山和树木的地方
山林地区
[次韵黄长孺]亲戚
(1) 有血统或婚姻关系的人
(2) 指父母及兄弟等
去亲戚而事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亲戚安居。——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独身无亲戚。——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指内外亲属
亲戚畔之。——《孟子·公孙丑下》
亲戚之所畔。
悦亲戚之情话。——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当如亲戚。——唐· 李朝威《柳毅传》
送给朋友和亲戚的礼物
[次韵黄长孺]朋友
(1) 除情人或亲属之外彼此有交情的人
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清· 刘开《孟涂文集》
(2) 恋爱的对象
谈朋友
(3) 指幕友
我那里左右要请朋友,你就可以拣一个合式的事情,代我办办。——《二刻拍案惊奇》
[次韵黄长孺]白头
(1) 白头发,多指年老
少白头
白头到老
(2) 老年
(3) 不署名的
白头帖子(不署名的字帖儿)
白头材料
[次韵黄长孺]世变
时代的变迁;世事的变化。《书·毕命》:“既歷三纪,世变风移,四方无虞。” 宋 陆游 《月下小酌》诗:“世变浩无穷,成败翻覆手。” 清 恽敬 《乙瑛碑跋》:“盖 东汉 之末,其风气渐及 六朝 ,可以观世变也。” 朱自清 《<文集>二自序》:“中间相隔五年,看过了多少世变;写到这里,不由得要停笔吟味起来。”
[次韵黄长孺]黄叶
(1).枯黄的树叶。亦借指将落之叶。 南朝 梁 丘迟 《赠何郎》诗:“檐际落黄叶,堦前网緑苔。” 唐 李白 《秋思》诗:“ 燕支 黄叶落,妾望 白登臺 。” 元 范梈 《题李白郎官湖》诗:“黄叶当头乱打人,门前繫着青驄马。”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崔孝廉》:“丹枫江冷人初去,黄叶声多酒不辞。”
(2).佛教语。以杨树黄叶为金,比喻天上乐果,能止人间众恶。 前蜀 贯休 《题惠琮律师院》诗:“苦节兼青目,公卿话有餘。唯传黄叶喻,还似白泉居。”
[次韵黄长孺]秋成
(1).秋季成熟。 南朝 梁 王僧孺 《吏部郎表》:“寧为天覆地长,復与雨露相滋,秋成春发,必如暄寒无爽。”
(2).收获;收成。 唐 杜牧 《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馆因题长句四韵》:“万家相庆喜秋成,处处楼臺歌板声。”《元史·李元礼传》:“时当盛夏,禾稼方茂,百姓岁计,全仰秋成,扈从经过,千乘万骑,不无蹂躪。”《醒世姻缘传》第三一回:“这秋成的时候尚且如此,若到了冬春,这些飢民若不设法救济,必定半个不存。”
(3).指秋季成熟的庄稼。 隋 李播 《周天大象赋》:“荐秋成於八穀,务春採於扶筐。”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 復之 ( 胡復之 )有庄,与 马士英 之庄邻,田甚腴。 士英 令其子以三千金强买之……未几国变,田仍归 胡 ,官价半原值耳,田中秋成已熟, 马氏 之工本也。”
[次韵黄长孺]潘舆
晋 潘岳 《闲居赋》:“太夫人乃御版舆,升轻轩,远览王畿,近周家园。体以行和,药以劳宣,常膳载加,旧痾有痊。”后因以“潘舆”为养亲之典。 唐 杜甫 《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夫人》诗:“ 卫 幕衔恩重, 潘 舆送喜频。” 宋 刘克庄 《得家讯》诗:“羈臣一掬泪,慈母两行书……何时真宦达,处处奉 潘 舆。” 清 朱彝尊 《送周赞善视学浙江》诗:“兰陔花暖日初晴, 莱 服 潘 舆次第迎。几日官程乡路便,全家催上锦军城。”
[次韵黄长孺]淡泊
(1) 对于名利淡漠,不看重
实淡泊而寡欲兮。——曹植《蝉赋》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 家道清贫
家私产业,仍是祖宗流传的,甚是淡泊。——《梼杌闲评—明珠缘》
[次韵黄长孺]礼乐
礼节和音乐。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礼记·乐记》:“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统同,礼辨异。礼乐之説,管乎人情矣。” 孔颖达 疏:“乐主和同,则远近皆合;礼主恭敬,则贵贱有序。”《吕氏春秋·孟夏》:“乃命乐师习合礼乐。” 高诱 注:“礼所以经国家,定社稷,利人民;乐所以移风易俗,荡人之邪,存人之正性。” 唐 杜甫 《秋野》诗之三:“礼乐攻吾短,山林引兴长。”
宋代,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