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九日同修能凤仪游九峰寺·其一】_沈守正 | 明代

【九日同修能凤仪游九峰寺·其一】作者:沈守正 朝代:明代

[九日同修能凤仪游九峰寺·其一]原文

门外白衣来者谁,山行约客且犹夷。

蓝堆翠拥如前日,风厉云悠自一时。

古寺久荒存梗槩,寿藤似草作玄之。

沿溪落日频吹帽,何事龙山遍入诗。

[九日同修能凤仪游九峰寺·其一]诗词问答

问:《九日同修能凤仪游九峰寺·其一》的作者是谁?答:沈守正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沈守正的名句有哪些?答:沈守正

[九日同修能凤仪游九峰寺·其一]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九日同修能凤仪游九峰寺·其一]参考注释

[九日同修能凤仪游九峰寺·其一]白衣

(1) 白色衣服

新娘身穿白衣

(2) 平民;未曾获得功名的人

(3) 古代官府中的小吏

[九日同修能凤仪游九峰寺·其一]来者

(1) 将来的事或人

来者犹可追

使来者读之。——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 前来的人或物

来者不拒

[九日同修能凤仪游九峰寺·其一]山行

在山中行走。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登岭始山行,野旷沙岸浄。” 元 刘迎 《车轣辘》诗:“马虺隤,牛觳觫,山行縈紆车轣轆。”

[九日同修能凤仪游九峰寺·其一]且犹

亦作“ 且由 ”。尚且。《穀梁传·僖公十六年》:“君子之於物,无所苟而已,石鶂且犹尽其辞,而况於人乎?”《孟子·尽心上》:“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后汉书·杨终传》:“昔 殷 民近迁 洛邑 ,且犹怨望,何况去中土之肥饶,寄不毛之荒极乎?” 明 周履靖 《锦笺记·协计》:“谩猜嫌,何论年少,我见且犹怜。”

[九日同修能凤仪游九峰寺·其一]前日

前天,昨天的前一天

招前日宾客。——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九日同修能凤仪游九峰寺·其一]风厉

(1).风迅疾猛烈。 晋 张协 《七命》:“天凝地闭,风厉霜飞。”

(2).疾速。 汉 张衡 《南都赋》:“车雷震而风厉,马鹿超而龙驤。” 李善 注:“风厉,言疾也。”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腾山赴壑,风厉猋举。”

(3).犹暴虐,暴戾。《宋书·百官志下》:“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 * ,怒则加罚,喜则任赏,烦扰苛暴,剥戮黎元,为百姓所疾。”《官场现形记》第四七回:“﹝知府 卜琼名 ﹞平时做官极其风厉,在街上看见有不顺眼的人,抓过来就是一顿。” 郑观应 《盛世危言·吏治下》:“更有风厉之官不近人情,循良之吏反滋弊竇。”

(4).严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二回:“思量要怎样一个办法,方可挽回,意思要专折严参几个属员,貌为风厉,或可以息了这件事。”

(1).示意、怂恿。《后汉书·乐恢传》:“ 竇宪 因是风厉州郡迫胁, 恢 遂饮药死。”

(2).鼓励;劝勉。 宋 苏轼 《<六一居士集>叙》:“赖天子明圣,詔修取士法,风厉学者专治 孔氏 ,黜异端,然后风俗一变。” 明 李东阳 《与方石先生书》:“盖当习俗波荡之餘,必得清德重望,乃可廉贪而立懦,所以培植根柢,树揭幖帜,风厉天下,非分一署领一务者比。”《清史稿·礼志六》:“《祭法》,‘以死勤事则祀之’。於以崇德报功,风厉忠节。”

[九日同修能凤仪游九峰寺·其一]一时

(1) 一个时期

此一时彼一时

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短时间

一时半刻

一时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一时从者千人。——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同一时候。

一时收禽(一时:同时。禽:通[擒]。收禽:逮捕奸党)。——《后汉书·张衡传》

一时皆下。——唐·李朝威《柳毅传》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4) 一些时候

攻一时。——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九日同修能凤仪游九峰寺·其一]寿藤

生长年岁长久之藤。 唐 元结 《送谭山人归云阳序》:“近 峻公 有泉石老树,寿藤縈垂。”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三:“门外三峯如削玉,古木寿藤,幽森清峭。”

[九日同修能凤仪游九峰寺·其一]落日

夕阳

[九日同修能凤仪游九峰寺·其一]吹帽

《晋书·孟嘉传》:“九月九日, 温 ( 桓温 )燕 龙山 ,僚佐毕集,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至,吹 嘉 帽堕落, 嘉 不之觉。”后以“吹帽”为重九登高雅集的典故。 唐 杜甫 《九日蓝田崔氏庄》诗:“羞将短髮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唐 韩愈 《荐士》诗:“霜风破佳菊,嘉节迫吹帽。” 宋 柳永 《玉蝴蝶·重阳》词:“良儔,西风吹帽,东篱携酒,共结欢游。” 明 何景明 《九日》诗:“吹帽他时兴,登臺此日情。”

[九日同修能凤仪游九峰寺·其一]何事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沉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

  • 【初五日暮雨后雪霁承宣草制有作呈同行诸公】_李时勉 | 明代
  • 【初五日暮雨后雪霁承宣草制有作呈同行诸公】_李时勉 | 明代 >> 【初五日暮雨后雪霁承宣草制有作呈同行诸公】_李时勉 | 明代...

  • 【送本府陆推府升南京员外】_吴琏 | 明代
  • 【送本府陆推府升南京员外】_吴琏 | 明代 >> 【送本府陆推府升南京员外】_吴琏 | 明代...

  • 【病中呈用升兄】_朱谋晋 | 明代
  • 【病中呈用升兄】_朱谋晋 | 明代 >> 【病中呈用升兄】_朱谋晋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