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庐山简寂观三首·其一】作者:释德洪 朝代:宋代
[游庐山简寂观三首·其一]游庐山简寂观三首·其一原文
庐山觉未老,俨然旧风姿。
树石亦仙骨,逢春更华滋。
爪分烟翠层,千丈垂白霓。
贪看让争席,舍者尔为谁。
[游庐山简寂观三首·其一]诗词问答
问:游庐山简寂观三首·其一的作者是谁?答:释德洪
问:游庐山简寂观三首·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德洪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德洪
[游庐山简寂观三首·其一]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游庐山简寂观三首·其一]参考注释
[游庐山简寂观三首·其一]庐山
山名,为中国著名避暑胜地。位于江西省九江以南,主峰海拔1474米,夏季凉爽,多雾,风景秀美, * 带作物茂盛
[游庐山简寂观三首·其一]俨然
(1) 形容整齐
阵容俨然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形容特别像
蹲石鳞鳞,俨然类画。——《聊斋志异·促织》
(3) 形容庄重严肃
闻之俨然
晚饭摆出来了,四叔俨然的陪着。——鲁迅《祝福》
[游庐山简寂观三首·其一]风姿
风度仪态。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士有风姿丰伟,雅望有餘,而怀空抱虚,干植不足,以貌取之,必不得贤。” 唐 温庭筠 《春暮宴罢寄宋寿先辈》诗:“ 苏小 风姿迷 下蔡 , 马卿 才调似 临邛 。” 罗广斌 杨益言 《红岩》第四章:“ 江姐 的仪容本来是端庄的,经过化装,更显出一种典雅的风姿。”
[游庐山简寂观三首·其一]仙骨
(1).道教语。谓成仙的资质。《太平广记》卷五引 晋 葛洪 《神仙传》:“於是神人授以素书……凡二十五篇,告 墨子 曰:‘子有仙骨,又聪明,得此便成,不復须师。’” 唐 许浑 《与侯春时同年南池夜话》诗:“寻仙在仙骨,不用废牛刀。”
(2).比喻超凡拔俗的气质。 唐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
(3).喻不同凡响的艺术特质。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文献》:“ 张南华 前辈真天才……今所流传诗画,气韵絶高,自有仙骨。” 鲁迅 《花边文学·看书琐记》:“一有变化,即非永久,说文学独有仙骨,是做梦的人们的梦话。”
[游庐山简寂观三首·其一]华滋
(1).形容枝叶繁茂。《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緑叶发华滋。” 宋 王安石 《今日非昨日》诗:“仰看青青叶,亦復少华滋。” 清 方文 《送三兄仁植先生 * 北上》诗之四:“受气本不殊,华滋有先后。”
(2).润泽。 唐 李白 《大猎赋》:“诞金德之淳精兮,漱玉露之华滋。” 明 刘基 《述志赋》:“漱飞泉之华滋兮,浥灝露之醇英。”
(3).形容容色丰美滋润。 唐 骆宾王 《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诗之二:“坐叹华滋歇,思君谁为言?” 郑泽 《赠钝根游海上》诗:“归期準如燕,颜色当华滋。”
(4).比喻优美的文辞。 清 吴定 《祭家蕙川文》:“子之文章,具体吾师,灌 欧 沃 苏 ,献其华滋。”
[游庐山简寂观三首·其一]分烟
分灶为炊。《艺文类聚》卷八十引《鲁连子》:“灶五突,分烟者众也。”
[游庐山简寂观三首·其一]千丈
极言其长、高、深。《史记·货殖列传》:“薪稾千车,船长千丈。” 北周 庾信 《终南山义谷铭》:“壁立千丈,峯横万仞。” 唐 白居易 《续古诗》之七:“盈盈一尺水,浩浩千丈河。”
[游庐山简寂观三首·其一]白霓
见“ 白蜺 ”。
[游庐山简寂观三首·其一]争席
争坐位。表示彼此融洽无间,不拘礼节。《庄子·寓言》:“其往也,舍者迎将其家,公执席,妻执巾櫛,舍者避席,煬者避灶。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 郭象 注:“去其夸矜故也。” 成玄英 疏:“除其容饰,遣其矜夸,混迹同尘,和光顺俗,於是舍息之人与争席而坐矣。” 唐 王维 《积雨辋川庄作》诗:“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金 元好问 《上致政冯内翰》诗之二:“少日打门无俗客,老年争席有樵夫。” 明 高启 《出郊抵东屯》诗之四:“忽逢一田父,舍畊拜路隅。疑我是长官,恠我体貌殊……不能使争席,心愧 御寇 徒。”
宋代,游庐山简寂观,释德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