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迩英阁讲毕五经】作者:宋祁 朝代:宋代
[皇帝迩英阁讲毕五经]皇帝迩英阁讲毕五经原文
太极洪枢暇,西清秘阁开。
文从壁府降,辇自殿中来。
捧帙诸儒进,繙经宝思该。
书留孔子宅,礼识汉家台。
诂传风兼颂,阳秋富并裁。
观图龙夭矫,启柙凤毰毸。
遂使民胥效,咸知上育材。
星钩参婉曲,天汉助昭回。
章甫惭无状,华光信滥陪。
愿因稽古日,拜手颂明哉。
[皇帝迩英阁讲毕五经]诗词问答
问:皇帝迩英阁讲毕五经的作者是谁?答:宋祁
问:皇帝迩英阁讲毕五经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宋祁的名句有哪些?答:宋祁
[皇帝迩英阁讲毕五经]参考注释
[皇帝迩英阁讲毕五经]太极
(1).古代哲学家称最原始的混沌之气。谓太极运动而分化出阴阳,由阴阳而产生四时变化,继而出现各种自然现象,是宇宙万物之原。《易·繫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孔颖达 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2). 宋 代理学家则认为“太极”即是“理”。《朱子语类》卷七五:“太极只是一箇浑沦底道理,里面包含阴阳、刚柔、奇耦,无所不有。”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太和》:“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谓太极也。”
(3).谓天宫,仙界。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七二:“时路乌足争?太极可翱翔。”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园囿拟上林,馆第僭太极。”《云笈七籤》卷八:“太极有元景之王,司摄三天之神仙者也。”
[皇帝迩英阁讲毕五经]清秘
见“ 清秘 ”。
亦作“ 清祕 ”。1.谓清净秘密之所。多指宫禁之地。 唐 张九龄 《酬通事舍人寓直见示篇中兼起居陆舍人景献》诗:“轩掖殊清祕,才华固在斯。”
(2).引申为清贵。 明 李东阳 《赠右谕德谢君序》:“储宫之左右春坊,犹朝之有翰林,以讲説道德制作文章为职,地位清秘。”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南书房》:“ 唐 宋 优重词林,最为清秘。”
(3).犹秘密。 清 钮琇 《觚賸·姜楚兰》:“ 刘 掀髯大笑曰:‘解语花亦欲窥我清秘耶?’”
[皇帝迩英阁讲毕五经]文从
旧时写信对人的敬称。不直指其人,而婉称其仆从。 明 唐玉 《翰府紫泥全书·拜访不遇式》:“别久思深,适感夜舟之兴,擅造门下,不意文从他出。”
[皇帝迩英阁讲毕五经]繙经
犹读经。 清 徐增 《送中洲大师往庐山》诗:“繙经悟空假,缮性了真妄。” 清 唐孙华 《长椿寺拜瞻明慈圣李太后御容恭赋四十韵》:“繙经梵夹字,爇鼎水沉烟。”
[皇帝迩英阁讲毕五经]宝思
赞美之词。多以称扬人的襟怀、谋划、文思等。 南朝 梁 沉约 《高松赋》:“擢柔情於蕙圃,涌宝思於珠泉。”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紫庭合粹,括宇宙於宸襟;丹扆凝尊,运陶钧於宝思。” 唐 卢照邻 《驸马都尉乔君集序》:“雍容车骑,屡动雕章;啸傲烟霞,仍含宝思。” 唐 宋之问 《荐福寺》诗:“水入禪心定,云从宝思飞。”
[皇帝迩英阁讲毕五经]孔子
(公元前551—前479) 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幼年生活贫困。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子。50岁时任鲁国司寇,摄行相事。后同学生周游列国,终不见用。晚年致力教育事业,传弟子有3000人,著名者72人。政治上主张[正名],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名实相副,以巩固等级名分和社会秩序。提倡德治教化,反对苛政。 * 思想上宣传[仁]。[仁]是符合等级制度的言行规范,又是维护家长制的精神支柱,是品德素养恭、宽、信、敏、惠的总称。教育思想上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知新]。重视因材施教。现存《论语》集录孔子言行
[皇帝迩英阁讲毕五经]汉家
即汉朝
汉家山东二百州。—— 唐· 杜甫《兵车行》
为汉家除残去秽。——《资治通鉴》
[皇帝迩英阁讲毕五经]传风
见“ 传讽 ”。
[皇帝迩英阁讲毕五经]阳秋
(1).指 孔子 所著《春秋》。 晋 时因避 晋简文帝 郑后 阿春 讳,改春为“阳”。 唐 司空图 《华帅许国公德政碑》:“虽乏润色之功,夙慕《阳秋》之旨。” 清 钱谦益 《与吉水李文孙书》:“循览行状,文直事覈,大阐 定 哀 之微词,一洗《阳秋》之典笔。”
(2).史书的通称。 宋 梅尧臣 《依韵和钱深推官见寄》:“无才不敢学《阳秋》,嗜酒时能问大酋。” 清 孙枝蔚 《广化寺谒忠烈祠步吴梅村韵》之三:“何人直笔擅《阳秋》,可惜清流葬浊流。”
(3).谓褒贬。《晋书·褚裒传》:“ 譙国 桓彝 见而目之曰:‘ 季野 有皮里阳秋。’言其外无臧否,而内有所褒贬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郭生》:“ 王 諦视之,其所涂留,似有阳秋。”
(4).指年龄。《晋书·王献之传》:“陛下践阼,阳秋尚富,尽心竭智以辅圣明。”
[皇帝迩英阁讲毕五经]夭矫
形容姿态的伸展屈曲而有气势
抚凌波而凫跃,吸翠霞而夭矫。——郭璞《江赋》
船头龙夭娇。——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
[皇帝迩英阁讲毕五经]毰毸
形容羽毛披散
[皇帝迩英阁讲毕五经]使民
(1).统治人民,使其服从自己。《管子·权修》:“故曰察能授官,班禄赐予,使民之机也。”《国语·周语上》:“然则长众使民之道,非精不和,非忠不立,非礼不顺,非信不行。”
(2).使用民力。《论语·学而》:“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皇帝迩英阁讲毕五经]育材
见“ 育才 ”。
[皇帝迩英阁讲毕五经]婉曲
委婉;婉转
我婉曲地请求他再帮一次忙
[皇帝迩英阁讲毕五经]天汉
(1)
(2) 书面语称银河
(3) 汉武帝刘彻的年号(公元前100——前97)
天汉元年。——《汉书·李广苏建传》
[皇帝迩英阁讲毕五经]昭回
(1).谓星辰光耀回转。《诗·大雅·云汉》:“倬彼云汉,昭回于天。” 朱熹 集传:“昭,光也。回,转也。言其光随天而转也。” 唐 卢照邻 《释疾文·粤若》:“泮涣粲烂兮,象星汉之昭回。” 明 李贽 《杂说》:“喷玉唾珠,昭回云汉,为章於天矣。”
(2).指星辰。 唐 杨炯 《老人星赋》:“昼观云物,夜察昭回。”
(3).指日月。 唐 上官婉儿 《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图》诗:“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 唐 沉佺期 《巫山高》诗:“ 巫山 峰十二,环合隐昭回。” 前蜀 贯休 《寿春进祝圣·千载降祥》诗:“九天宫上圣,降世共昭回。”
[皇帝迩英阁讲毕五经]章甫
古代一种礼帽
端章甫。——《论语·先进》
[皇帝迩英阁讲毕五经]无状
(1).没有形状。《老子》:“绳绳不可名,復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王弼 注:“欲言无邪,而物由以成;欲言有邪,而不见其形,故曰:‘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也。”《吕氏春秋·大乐》:“有知不见之见,不闻之闻,无状之状者,则几於知之矣。”
(2).没有功绩。《史记·夏本纪》:“﹝ 舜 ﹞行视 鯀 之治水无状,乃殛 鯀 於 羽山 以死。” 唐 元稹 《裴誗充河南节度判官制》:“尔等佐 釗 ,斯任不细,苟或无状,其思有尤。可依前件。” 宋 叶适 《始议一》:“然宰辅无状,踵失策,继旧盟,卒亦黽勉割四要郡畀之。”
(3).谓行为失检,没有礼貌。《史记·项羽本纪》:“诸侯吏卒异时故繇使屯戍过 秦中 , 秦中 吏卒遇之多无状。”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汪端明》:“陛下方以天下养,有司无状,褻慢如此。”《封神演义》第五十回:“尔师见吾且躬身稽首,你焉敢无状!”京剧《白蛇传》第十六场:“ 小青儿 性粗鲁出言无状,怎比得老禅师量似海洋?”
(4).谓所行丑恶无善状。亦多作自谦之辞。《汉书·东方朔传》:“妾无状,负陛下,身当伏诛。” 宋 王安石 《与徐贤良书》:“向蒙贤者不以无状,远赐存省。” 清 姚鼐 《吴荀叔<杉亭集>序》:“余之庸闇无状,固不足比儕类。”
(5).谓罪大不可言状。《汉书·翟方进传》:“丞相、御史请遣掾史与司隶校尉、部刺史并力逐捕,察无状者。”《新唐书·孙伏伽传》:“臣愚以为贼党於赦当免者,虽甚无状,宜一切加原,则天下幸甚!”《续资治通鉴·宋孝宗隆兴元年》:“ 张栻 奏 卢仲贤 辱国无状,擅许四州,下大理寺,夺三官。”
(6).没有事实;没有根据。《后汉书·窦武传》:“抑夺宦官欺国之封,案其无状诬罔之罪。”《新唐书·张嘉贞传》:“﹝ 嘉贞 ﹞明年入朝,或告其反,按无状。帝令坐告者。”《宋史·傅尧俞传》:“皇城逻卒 吴清 诬奏富民 * ,鞠治无状。”
(7).引申为无缘故。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我昔昏醉,汝无状杀我。我昔醉,不识汝面,故三年不相知;今日来就死。”《北齐书·娄昭传》:“此州无状,横被残贼,其君是怨,其人何罪?”《太平广记》卷四四九引 唐 戴孚 《广异记·谢混之》:“县令无状,杀我父兄。今我二弟诣臺诉冤。”
[皇帝迩英阁讲毕五经]华光
光华;美丽的光彩。《汉书·礼乐志》:“璧玉精,垂华光。” 颜师古 注:“言礼神之璧乃玉之精英,故有光华也。” 唐 元稹 《会真诗三十韵》:“华光犹冉冉,旭日渐曈曈。” 冰心 《国庆节前北京郊外之夜》:“忽然远处西边的树梢上,哗哗地喷出一阵华光。”
[皇帝迩英阁讲毕五经]稽古
考察古事。《书·尧典》:“曰若稽古。 帝尧 曰 放勋 。”《汉书·武帝纪赞》:“ 高祖 拨乱反正, 文 景 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闕焉。”《晋书·裴頠传》:“博学稽古,自少知名。”《明史·邓继曾传》:“割恩以定礼,稽古以崇孝。” 清 方文 《单质生见访僧舍并惠三忠集畣此》诗:“稽古式芳躅,怀忠耿遐眷。”
[皇帝迩英阁讲毕五经]拜手
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行礼时,跪下,两手拱合到地,头靠在手上
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郭沫若《雷电颂》
宋代,宋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