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飨奠礼成述事】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飨奠礼成述事]飨奠礼成述事原文
平明飨奠举陵园,会典沿称酌易原。
颖达牵文殊未合,康成注义雅堪尊。
将行永古嗟心痛,少住数朝慰自存。
咫尺菆宫终契阔,人生至此更何言。
[飨奠礼成述事]诗词问答
问:飨奠礼成述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飨奠礼成述事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飨奠礼成述事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飨奠礼成述事]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四十二
2. 日行梓宫奉安名遣隆恩殿翼大祭礼旧奠载在会典而未详其义思遣字意涉轻忽称用殊不安于心因命儒臣稽所自昉则称礼经并无明文惟见于孔颍达士丧礼疏唐以后相沿用之盖颖达第用仪礼葬日将行祭毕苞牲体之车名为遣车遂取遣字为奠名牵合无当复考仪礼叙将行之祭彻中苞牲郑康成注云象既飨而归宾俎也又礼记杂记云大飨既飨卷三牲之俎归于宾馆所以为哀也郑注云既飨归宾俎言孝子哀亲之去也是将行之祭原用飨礼旧称遣奠似不若作飨奠为长既与郑注相合称名亦理得心安并请敕部更正因从之
[飨奠礼成述事]参考注释
[飨奠礼成述事]平明
天亮的时候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 楚山孤。——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飨奠礼成述事]飨奠
祭奠。设酒食以祭。饗,通“ 享 ”。《陈书·后主纪》:“蕙房桂栋,咸使惟新,芳蘩洁潦,以时饗奠。” 唐 白居易 《祭弟文》:“朔望晨夕饗奠,復尝来无?”一本作“嚮奠”。
[飨奠礼成述事]陵园
(1) 本指帝王或诸侯的墓地,今通称以陵墓为主的园林。也作[园陵]
(2) 公墓
烈士陵园
[飨奠礼成述事]会典
记录古代官府更迭、政务要闻的典籍
《唐会典》
[飨奠礼成述事]牵文
谓拘泥于字面。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所谓动静无端,阴阳无始,在知道者默而识之,非可以言语穷也。若只牵文泥句,比较倣像,则所谓心从法华转,非是转法华矣。”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大学·补传》:“然后知正心工夫之在言外,而不牵文害义,以虚明无物为证。”
[飨奠礼成述事]未合
(1).谓尚未交战。《史记·淮阴侯列传》:“ 齐王广 、 龙且 并军与 信 战,未合。”
(2).不合,不应该。《太平广记》卷二八一引 唐 戴孚 《广异记·李进士》:“须臾,见緋衣人至,为 李 陈谢:‘此人尚有命,未合即留住,但令送钱还耳。’”
[飨奠礼成述事]康成
汉 郑玄 之字。《后汉书·郑玄传》:“ 郑玄 ,字 康成 , 北海 高密 人也。” 唐 刘长卿 《送郑说之歙州谒薛侍御》诗:“尝闻 马南郡 ,门下有 康成 。” 宋 司马光 《为庞相公让明堂加恩第二表》:“ 昆仑 倣玉带之图,路寝采 康成 之义。”
[飨奠礼成述事]将行
(1).率领随从的人。《韩非子·内储说上》:“ 中山 之相 乐池 ,以车百乘使 赵 ,选其客之有智能者,以为将行。”《汉书·司马相如传下》:“使 句芒 其将行兮,吾欲往乎南娭。” 颜师古 注:“将行,将领从行也。”
(2).官名。 秦 置。 汉景帝 时改为大长秋,掌皇后宫事。《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将行, 秦 官。 景帝 中六年更名大长秋,或用中人,或用士人。”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皇后卿也。”
[飨奠礼成述事]永古
永远。 太平天囯 洪仁玕 《钦定英杰归真》:“钦定士子各衔,固是名正义彰,永古可传矣。”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六:“只要湖水不枯,湖石不烂,我的一片寄托此中的乡心,也永古不能磨灭的!”
[飨奠礼成述事]心痛
心脏所在部位感觉疼痛
[飨奠礼成述事]少住
暂留;稍住一此时候。《晋书·庾亮传》:“诸君少住,老子於此兴復不浅。” 宋 朱淑真 《蝶恋花·送春》词:“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繫青春、少住春还去。” 元 颜子俞 《清平乐·留王静得》词:“留君少住,且待晴时去。”
[飨奠礼成述事]自存
(1).自谋生计。《汉书·成帝纪》:“遣光禄大夫博士 嘉 等十一人,行举濒 河 之郡,水所毁伤,困乏不能自存者,财振贷。” 南朝 梁 沉约 《改天监元年赦诏》:“鰥寡孤独不能自存者,人穀五斛。” 唐 韩愈 《马君墓志》:“始余初冠,应进士贡,在京师,穷不自存。”
(2).自察;自思。《荀子·修身》:“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宋 苏辙 《闭门》诗:“掩卷默无言,闭目中自存。”
(3).保全自己。《商君书·慎法》:“千乘能以守者,自存;万乘能以战者,自完也。” 宋 杨万里 《国势》卷中:“奄是数者而有之,而日夕惴焉不能以自存,常若敌人之制其命,是挟千金而忧贫,有 孟賁 之力而忧弱者也。” 明 周履靖 《咏竹》:“自存君子操,不向俗人看。”
[飨奠礼成述事]咫尺
(1) 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违颜咫尺。——《左传·僖公九年》
咫尺之遥
(2) 比喻微小
无咫尺之功
[飨奠礼成述事]契阔
久别的情怀
死生契阔。——《诗·邶风·击鼓》
行路仓卒,非陈契阔之所。——《后汉书·范冉传》
[飨奠礼成述事]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飨奠礼成述事]至此
(1) 到此
你领着他们向前走,至此停下
(2) 到此时
至此,共有五十个人报名
(3) 达到这种情形
事情缘何至此?
乾隆,清代